张 晶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带来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快速形成的“现代化”演绎成了“千城一面”。此外,研究显示,8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城市,过度的城市建设造成浪费性的碳排放,城市环境日益严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广泛,关注城市的品质,生活的健康,环境的绿色。城市建设面临着种种问题,但无论当下面临的新问题如何涌现,其核心内容始终围绕着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特色和优化人居环境三大目标。城市也应基于新的社会现状和矛盾寻求变革和发展,本文旨在城市风貌营造背景下探讨绿色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同质化建设中,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1]。城市风貌在保持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竞争力之外,也保存了人类文化,区域资源的多样性,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绿色城市的定义并不统一,但内涵是一致的。绿色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资源的高效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以及健康的生活。绿色城市综合考虑人与自然、技术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问题。
由此来看,城市风貌管控与绿色城市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建设绿色城市可以与城市风貌管控并抓,即从城市风貌管控的多方面切入,助力绿色城市建设。城市风貌是由城市中的物质环境风貌和非物质环境风貌共同来表现的。接下来即从物质风貌和非物质风貌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风貌管控背景下绿色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思维导图
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用地功能,追求职住平衡,坚持城市的紧凑性。紧凑城市不仅能够减少占用土地,而且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以同样的能耗支持更多的经济活动。同时,紧凑且平衡的空间也是更加人性的,居民减少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幸福感自然提升了。另外,道路上的车辆少了,车辆通行距离减少,碳排放自然也会减少。
区域空间功能复合,职住平衡,“睡城”和“空城”的现象减少。从晨光熹微到华灯落幕,片区从晨练的悠然持续到晚上夜宵的烟火气,升腾着人气儿与活力。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城市绿色发展从来都是顺向而行。
例如,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国内首个将职住平衡量化指标引入控制指标体系的生态城市。均衡度是判断职住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在限定一定的区域范围的基础上测定内部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住宅单元数量两者的比例,当两者的比例值介于0.8~1.2区间内时,就可以认定为范围内的职住是平衡的。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40%,居住区作为城市中的基本组成,也是和人民生活最密不可分的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创建绿色社区、推广绿色生活势在必行。
2019年11月,发改委出台《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方案》,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60%,60%以上的社区要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
绿色社区的建设可以从两方面思考:①区域层面,重视区域层面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各部门利益协调,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生活服务、绿化游憩等综合系统,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为单个住区开发奠定基础;②个体层面,目标导向明确,以成本合理、可持续原则为目标,在环境营造上重视生活设施配套、气候改良有效,景观适宜,切忌单纯追求华而不实的景观装饰;在建筑建造上注重多种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以提高能源等综合效率,而不是建筑外观的标新立异和华丽粉饰。
针对绿色社区的建设标准不应一刀切,新建小区与老旧小区不同,气候冷区和暖区不同,应设置不同的定量化技术指标。新建社区应建立多方参与、多部门协调、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城市双修”要求,逐步实现绿色化改造。
2.3.1 打造“小街区,密路网”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十六)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2]。
《江苏省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试行)》中提出打造慢行友好,利于步行的小尺度街区,商业办公街区一般宜在150m以内,居住街区一般宜在250m以内,工业街区宜不超过350m[3]。
国家和地方都在致力于推进“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骨架,打破超宽道路的宏大格局。细密路网给交通流提供更多的机动和疏散机会,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交线网的通达性和站点服务覆盖率,提升步行、自行车交通网络的连通性、便捷性,均衡道路交通流分布、改善微循环交通组织等。同时,小街区更有利于构建更多尺度宜人、开放相容、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提高城市活力、品质和民众互动交流的机会;“小街区、密路网”经济意义、社会文化意义、交通意义显著。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网密度普遍偏低,应结合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逐步疏通城市支路“毛细血管”,加强城市交通微循环。
2.3.2 改善慢行交通
绿色城市倡导绿色出行,首先要规划合理连续的步道和自行车道。《珠海市城市街道交通规划导则》强调慢行活动空间连续和独立。
其次应有宜人的步行环境。比如人行道的遮阴率、地面透水率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提高居民步行出行舒适性。除此之外,南方炎热地区可以设计一些避暑、避雨设施提升居民户外步行幸福感,如骑楼等。
另外还应规划布局合理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考虑居民出行的OD关系。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共同提升居民绿色出行便捷性。
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应有机相容,建设低碳环保、智慧高效的绿色城市。
首先,结合绿色城市的目标定位,充分利用河流、山体、城市公共绿地等营造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框架。在营造良好的景观风貌的同时,保证5分钟步行时间公园覆盖率。例如《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到2035年建成区内的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由现状的67.2%提高到95%。
其次,结合风环境特点,优化绿地和广场布局,优化道路走向,形成通风廊道,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
近些年,许多城市展开“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在城市建设的不同层面应用缓解夏日城市风道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应对城市高温热浪,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作为国家首批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合肥致力于投建“城市新风系统”。根据规划,合肥市将形成“4+9+18”的通风廊道体系,对于老城区,可结合旧城改造,腾出通风廊道空间,也可以布置点状绿地,促使局部风循环。
现代城市的发展史就是建筑不断刷新高度的历史。城市不断向高空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以能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以及改善交通问题。但无限制的高度发展带来的是“高楼林立”和“水泥森林”的城市形态。同时,无限追求建筑高度对于建筑消防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安全的。李晓江认为今天已经建成了数量巨大但设计、施工粗陋,使用不便,存在大量结构与设备隐患的高层、超高层住宅将会成为“中国未来最沉重、无解的社会负担”[4]。
2018年12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一次以国家标准方式对“高楼林立、水泥森林”现象的正式干预。2020年4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
在实际使用中,高层住宅的消防、应急、公共卫生、邻里交往、居住心理压力等等都带来很多难题和风险。管控合理的建筑高度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同时也是降低住宅碳排放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很多城市和地区已致力于改变城市建筑形态。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分别提出了一般建筑36m、45m的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高度的合理把控也是“健康”“绿色”的密码,对于营造绿色城市也很重要。
城市夜景照明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品质,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如西安大雁塔的灯光秀表演、重庆解放碑CBD夜景,已成为城市对外名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夜间停留,夜景照明非常重要,是城市的另一个面孔。但值得关注的是应避免照明滥用,合理的控制光色、照度与亮度。合理节约能源,该亮的地方亮起来,该暗的地方暗下去,加强现代化的智能控制应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例如:杭州的照明多功能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杭州地区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当天的天气状况,科学地控制路灯的开关时间。可以精准地调整杭州主城区路灯每一天的运行时间,节电率可达10%~40%[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逐步形成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对于先进绿色技术的应用、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绿色环境意识的培育。推广城市建设的正确理念和价值,引导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普及低碳理念,推动生活低碳化、城市空间紧凑化、物质生产循环化。绿色城市只有全面的贯彻和落实绿色城市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以构建智能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创新理念为绿色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美好生活,绿色应是本底。城市建设应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绿色建筑占比,推行绿色人文理念等,由点及面,由内生向外延,不断充实绿色城市建设路径,最终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