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江西中成人药业有限公司,江西 进贤 331700)
栀子(Cape Jasmine Fruit)乃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原名厄子,别名山栀子、黄栀子等。最早见于东汉(公元25—220年)《神农本草经》,列木部中品。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药用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果实栀子,形态略小,俗称山栀子[1],与之相对的是形态略大的水栀子。这一大一小两种形态栀子是目前市场上常见栀子果的形态,而水栀子是中药材栀子的混淆品。历代《本草》专著,均将山栀子与水栀子分列,各有所用。早在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就将栀子纳入首批药食同源名单,颁布为药食两用品,一直沿用至今,详见《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2]。栀子是一种极具观赏性、食用性与药用性的植物[3],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尤其适宜生长于江西、湖南等低山丘陵红壤地带。
历来果实中药材入药多以果大而丰满为上品。然栀子入药恰与此相反,历来以皮薄而圆小者为上品,盖因山栀子形小而水栀子形大之故。
2.1.1 栀子、山栀子与水栀子的联系与区别
2.1.1.1 栀子名称的由来
栀 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入药始载于成书于汉代(公元前220~202年)托名“神农”氏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又名《本草经》、《本经》),原名卮子[4,5],《伤寒论》(东汉·张仲景著)、《圣济总录》(宋·太医院编,成书于1117年)、《普济方》(明·滕硕、刘醇等编撰,1406年出版)、《闽东本草》(20世纪60年代福建省闽东本草编辑委员会编撰)等均有记载[6]。“卮,酒器也。栀子象之,故名,俗作卮”(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成书于1590年)。就是说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因栀子形如卮,故名,俗称卮。栀子的别称很多,见诸于各种本草典籍,如木丹(《本经》)、越桃(《别录》,全称《名医别录》,西汉·刘向编著)、山栀子(《药性论》,唐·甄权著)、卮子(《汉书》孟康注,《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编撰)、支子(《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注)、枝子(《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唐·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成书于659年)、小卮子(《本草原始》,明·李中立撰)、鲜支(《上林赋》,西汉·司马相如撰)、黄栀子(《江苏药材志》)、黄鸡子(《广西中药志》,195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著)、黄荑子(《闽东本草》)等[7]。
2.1.1.2 药用栀子的形态特征
早在南梁时期(502—557年)就有有关栀子“亦两三种小异,以七棱者为良”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就已认识到,栀子有多种(“亦两三种”),其间存在着差别(“小异”),药用“以七棱者”为佳。“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尸栀子,无力。需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见魏晋·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论》[8])。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就存在着药用与非药用栀子混用的情况,并将药用栀子的混淆品命名为伏尸栀子,同时指出该类栀子的药用效果欠佳(“无力”)。用作药用的栀子,则不能用“颗大者”,而是要用形小如“雀脑”,须长且外观有九棱、色红的栀子,并指出此类栀子,在药用方面,质量上乘,乃上品。
2.1.1.3 伏尸栀子的功能及其与山栀子的区别
宋·苏颂所著《本草图经》载曰“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挑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9]。由这段话可见:1)“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表明栀子已有多个品种,而在当时(北宋)用作药用的就是名称沿用至今的山栀子;2)句中“其大而长者……谓之伏尸栀子”,所描述的伏尸栀子的形状与当今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 radicansMakino,GJVRM)的形状相符;3)“乃作染色”说明了伏尸栀子的染色用途,与当今水栀子主要用作染色的功效相同;4)“……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可见当时(北宋)伏尸栀子就不用作药用,已与山栀子的药用加以区分了。当今水栀子亦不作药用。从对伏尸栀子的功能描述看,古之伏尸栀子即今之水栀子。水栀子在现存的各种《本草》典籍中,都是作为附注记载于栀子条目中。
2.1.2 山栀子的形态及其药用功能
“皮薄而圆,七棱至九棱者,名山栀子”(元·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10])。“入药者,山栀子,皮薄而圆小,刻皮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为上”(明·藤弘所撰写的《神农本经会通》[11])。“(入药)以七棱者为良”(梁·陶弘景所注《本草经集注》[12])。指出山栀子用作药用,并对山栀子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2.1.3 伏尸栀子的形态及其染色功能
伏尸栀子不作药用的记载最早见诸于魏晋时(公元588年)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尸栀子,无力。需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8]。后经实践,人们发现水栀子具有较好的染色功效,遂用于染色,“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见宋·苏颂等(公元1020—1101年)编撰的《本草图经》[9])。后世多沿用此说法,典型的如:①元·王好古(公元1298年)所撰《汤液本草》[10],载曰:“栀子大而长者,染色,不堪入药”;②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所著《本草蒙筌》,载曰“此号伏尸栀子,只供染色之需”。这些文字记载,指出了大而长的伏尸栀子因药效不够(“无力”),不能用作药用,只能用于染色,这与当今水栀子的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用作药用的只能是形“如雀脑”且“须长有九路赤色”特征的山栀子。
2.1.4 栀子的植物形态考证
2.1.4.1 古医典籍所描述的栀子植物形态及栀子果实采收的季节
宋·苏颂等编撰的《本草图经》)称栀子树“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9]。樗蒲为六朝(公元222—589年)广为流传的棋类游戏,“樗蒲子两头尖锐,中间平广,状似今之杏仁”(宋·程大昌)[13]。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描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癧(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可见其时的栀子植物形态,与当今山栀子的植物形态相似。
2.1.4.2 古医典籍所记录的栀子生长环境
明·陈嘉谟所撰《本草蒙筌》载曰“家园栽者,肥大且长。此号伏尸栀子。只供染色之需,五棱六棱弗计。山谷产者,圆小又薄。堪为入药之用,七棱九棱方良”[14]。“生山野,紧小者良。家种肥大,只可染色。人每言七棱栀子,吾所见皆六棱”(见清·汪绂所编辑的《医林纂要探源》[15])。从中可以看出,水栀子(“伏尸栀子”)多为栽培品种,种植于田园,果实大而饱满,专用于染色;山栀子多为野生,生长于丘陵山谷,适于药用。
2.1.4.3 从形状、用途、生长环境考证古之伏尸栀子即今之水栀子
从对栀子的药用性状考证发现,自古沿用至今的药用栀子都是野生于丘陵山谷,叶如“樗蒲子”、“兔耳”;花六出,白色芳香;果实赤黄色,七棱至九棱,皮薄而圆小。与今天所用的山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的形态相似,功能相同。而文中提到的“伏尸栀子”乃“园圃栽者”,“颗大”、“肥大且长”,所描述的形状与如今的水栀子相似;“只供染色之需”,“不堪入药”,所描述的用途亦与如今水栀子的用途相似。从形状、用途、生长环境等方面考证古之伏尸栀子即今之水栀子。
2.2.1 栀子的保肝利胆作用
用栀子水提液给小鼠灌胃可有效预防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P<0.05)[16],而用含有主要药理成分藏红花素(0. 41 mg/mL)与栀子苷(11.06 mg/mL)的栀子黄色素溶液给小鼠灌胃,则可保护小鼠免受CCl4所致的肝损伤(P<0.05)[17]。
2.2.1.1 增加胆汁分泌
栀子提取物可通过促进动物体内磷酸尿苷的生物合成,抑制D-半乳糖胺(D-GLa N)与尿苷的结合,从而促进胆汁的排泄而发挥保肝作用[18]。栀子苷通过增加正常大鼠以及由异硫氰酸-1-萘脂所致的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量而有利胆作用[19]。栀子中二萜类成分藏红花酸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在利胆的同时,有望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20]。朱振家等将含54.8%京尼平苷的栀子提取物分别以50 mg/mL、100 mg/mL经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发现供试大鼠的胆汁流量、胆汁内 HCO3-浓度显著增加,而胆汁内胆固醇含量则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用西红花苷所做的类似试验,则未见此现象。表明栀子苷、京尼平苷是栀子保肝利胆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21]。京尼平苷是通过其水解产物京尼平发挥利胆作用的,而栀子苷则是在肠道内细菌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京尼平而发挥作用[22]。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的表达、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实现的[23]。京尼平苷作为栀子利胆的有效成分,因能改变胆汁组分,而对防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作用[24]。
2.2.1.2 清除自由基
栀子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表达、促进脂肪代谢、清除肝组织内自由基等,从而发挥保肝的作用[25]。Kang等[26]发现栀子提取物和栀子苷通过降低肝微粒体中P4503A免疫相关蛋白密度而发挥保肝作用。京尼平苷则是通过降低CCl4肝中毒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以及增加肝脏内谷胱甘肽的浓度,抑制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2E1的活性而发挥保肝作用。
2.2.1.3 栀子保肝利胆的机理
栀子保肝利胆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其所含栀子苷的生物活性作用实现的,主要体现在:1)减少自由基的增加,促进自由基的清除;2)调控脂肪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PPARα的表达;3)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23]。
2.2.2 栀子的抗氧化
栀子果实中的藏红花素与栀子苷可以清除自由基DPPH,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27]。苏文钊等[28]对比研究栀子中Gardecin与不同结构西红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发现:1)Gardecin具有较西红花苷更强的抗氧化活性;2)西红花苷结构中的糖基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的发挥,随着糖基数量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随之增加。
2.2.3 栀子的抗疲劳作用
毛婷等[29]富集、纯化、筛选出了栀子中的抗缺氧、抗疲劳活性组分——栀子黄色素。试验发现栀子黄色素不仅能够延长常压密闭下小鼠的抗缺氧时间(P<0.01),而且还能够延长低压、低氧环境下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5)。
栀子果壳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蛋糕、面食等食品中,既能改善面食的品质与口感,又能增加其韧性[30]。栀子果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健康食品的研究热点。
王学新[31]用自制的地黄菊栀散治疗猪李氏杆菌病,治愈率为91%。孙玉成[32]总结了成功治疗非致热原性猪无名高热症3个栀子复方。赵学好等[33]用包含栀子的黄连解毒汤与定喘汤组合后加减,成功防治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周文章等[34]选用麻杏石甘汤合栀子金银花汤加减,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喘气病,治愈率高达96%。
从栀子的性味、归经,药用功效,生物活性看,栀子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栀子富含优质膳食纤维,又具有抗疲劳、抗氧化的生物活性,很适用生产功能妊娠母猪饲料,建议今后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为栀子在猪的增效养殖、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与低碳减排环保养殖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