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 张长刚
初中阶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大部分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不够成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特点来选择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主要依靠学生思考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数学生活化,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师讲解最优解问题时,应尽量引用鲜活的素材,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如:“甲城市有300 吨某种材料,乙城市有200 吨同样的材料,由于建筑需求,要在规定的时间将上述材料全部运输至A、B 两城,然而甲运往A、B 两城市所需要的运费为每吨10 元、15 元,乙运往A、B 两城所需要的运费为每吨8 元、20 元,A、B 两城分别需要230 吨、270 吨,问怎样运输才能使运输总价最低?”此类并非简单的数学问题,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此时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尽可能与生活实例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来开展数学知识的讲解,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随着新课改的改革与完善,上述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打造开放性课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而教师则变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这绝不是毫无纪律的,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课堂。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培养创新性思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线的性质时,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讨论生活中的平行线实例并从中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同时,在该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来构建教学方案、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可以使数学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知识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应用在不同的问题上的许多解答方式都是通用的。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网络,以确保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基础,为学生留下既具有基础性,可以巩固课堂新知,又具有发展性,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不会感到太过容易而感到没有挑战性,也不会感到太过困难而无从下手。
例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与一元一次方程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而且还可以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使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又如,教师在讲解完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后,让学生画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并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构建教学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是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