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刚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乡村振兴办公室 654100)
林下生态土鸡养殖主要是借助林间的生态环境,将传统土鸡养殖方法与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结合,通过林下散养方式,以野草、昆虫为主食,以无公害玉米、混合精料等为辅食,保证鸡肉的肉质和口感。林下生态土鸡养殖过程中,林间的植被能为土鸡提供食物,土鸡的排泄物又能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肥料,实现林木种植与土鸡养殖的双重效益。
土鸡养殖成本主要是场地和饲料。土鸡在生长过程中对饲料的需求量非常大,提高了土鸡养殖成本。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可以高效利用林间的植被,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土鸡养殖成本。另外,林下生态土鸡养殖不用建设场地,土鸡处于散养状态,只需进行周边围栏搭建即可,可以节省场地建设费用。
土鸡生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容易发生疾病,而林下生态土鸡养殖能为土鸡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减少疾病发生概率。林下土鸡养殖离居民区远,受人为影响少,进而能提高土鸡成活率。另外,林下生态土鸡养殖过程中,土鸡可选择的食物种类多,营养丰富,利于缩短土鸡生长周期,利于提升养殖效益。
首先,鸡场的选择。林下土鸡养殖的鸡场选择以林场草地交界处为佳,并确保有充足的阳光,且与水源接近,但不能连片养殖,以规避疾病传染风险。在土鸡经常活动的区域,可用颗粒沙铺于地面表面,为土鸡觅食提供便利。鸡舍建设以防哂、防雨、防风为主,且要保持鸡舍干燥。生态土鸡的活动范围以单只土鸡大于1m2的空间为宜[1]。
其次,选择鸡雏。林地选择后要进行鸡雏选择,选择本地自然孵化的鸡雏,目的是提高土鸡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要选择大小适中、腹部柔软、羽毛光滑且声音清脆的鸡雏。鸡雏选择后的运输过程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鸡雏被压死。鸡雏运到林间后要进行大概2 周的隔离,确保其健康的情况下再放入鸡场进行散养。
首先,放养时间。鸡雏长到大概1kg 时可以进行放养,放养时间可以根据养殖环境和气候决定,一般在冬天养殖时,可推迟大概2~3 周放养,放养前要保证鸡舍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以提高鸡雏放养后对环境的适应性。初次放养的时间可控制在3h 左右,之后持续延长放养时间。在鸡雏体重达2kg 时,可完全放养[2]。其次,在放养前期,鸡雏由于转到棚中,在放养过程中没有主动觅食的习惯,需要人工训练。训练方法可以是饲养人员在前面抛食带路,将鸡雏带入山林草场,在归笼和喂料时可用声音进行训练,使鸡形成条件反射。林下生态土鸡的饲料主要以玉米和豆类为主,并保证充足水源。在第1 周放养时以自由觅食为主;第2 周放养时在早、中、晚各补一次饲料;在第3 周放养时在早晚各补一次饲料;在第4 周放养时饲喂的饲料可增加谷物或杂粮的比例。再次,后期放养是以前期4 周左右的训练放养为基础。后期放养可以是全天放养,由土鸡全天在舍外林间采食青草、植物籽或昆虫。在后期放养过程中,每天要定时进行饲料的饲喂和水的饮用,饲料以玉米、小麦、鱼粉等为主。在饲料喂养时要注意观察鸡的生长状态和鸡群动态。
林下生态土鸡养殖过程要穿插鸡舍消毒处理,目的是避免发生大规模疾病。在消毒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鸡舍中的粪便,对粪便进行定点存放,避免滋生细菌,对粪便和水源进行隔离。定期消毒鸡舍,目的是避免细菌滋生。要对土鸡进行疫苗接种,在提高土鸡抵抗力的基础上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对土鸡饮用水和进食器皿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积水或积食对土鸡生长产生危害。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工作,目的是及时发现土鸡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发现疾病及时隔离,通过采取妥善措施避免疾病蔓延等。
总之,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具备较大的经济效益优势,能在节省土鸡养殖成本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生产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实现了绿色无公害养殖,经济效益佳,在养殖时可从场地选择、鸡雏选择,放养方法和强化消毒等方面入手,以充分利用林间的生态优势,提升生态土鸡的养殖效益,进而增加养殖户的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