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饲料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12-17 14:01:03张援越
中国饲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饲料行业全球化饲料

姚 涛,张援越

(1.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2.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天津 300350)

1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自1960年“地球村”一词提出至今,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系推陈出新,原本保守的经济环境逐步变得开放。孤立的价值体系及旧的发展制度逐渐被新生的经济体系所替代,全球经济贸易愈发频繁的互动,生产动能、生产技术、资本整合、贸易交互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发展,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超脱原本的桎梏,变得更加国际化,而随着科技水平的飞跃,人们劳动产能的质变,贸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彻底脱离世界经济链条下独立生存,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进程。

1.1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贸易趋向自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性经济贸易速度也在稳步加快,这对全球多边贸易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全球性贸易经济形成了新的国际性准则,这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大集体,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在国际舞台上有了统一的行为标准,传统的经济行为突破了国家地区的限制,变得更加自由。

市场体系趋向国际化,原本单独分割开来的贸易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不再受地区和国家的限制,企业面向的对象从本地区跨越至国际市场,而竞争对手也从本国区域变成全球领域,给予企业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全球市场的建立是奠定世界贸易体系的基石,促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知识技术等流向全球经济市场。

市场营销的全球化,地球村的出现使得信息交互、资源整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这也意味着全球市场中的产品也都从之前的面向本国消费者变成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受众,人们有多种渠道去了解、购买全世界范围内的产品,也可以比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产品优劣。市场营销不再局限于国内竞争,优秀的全球市场营销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帮助企业立足于全球市场。

1.2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饲料经济的发展趋势

1.2.1 饲料生产科技水平更新迭代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资源整合和技术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历史经验表明,同经济危机一般,经济发展也往往会催生出新的“技术革命”,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中寻求孕育突破。我国饲料生产从个体化、网格化逐步演变成集中化、规模化。从70年代伊始,大量的畜牧养殖需求使饲料生产的发展有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及适应的生存空间。在80年代初,受限于养殖业风险较高、个体收入回报不稳定的特点影响,养殖业在我国表现冷淡,饲料产业也进入缓慢的发展阶段。21世纪初,我国出现国营养殖规模,市场营销模式扩大,饲料产业发展迅猛,发展势头突飞猛进。2010年,我国饲料产业正规化、饲料经济发展规模化,促进了企业技术的发展势头,使得饲料生产科技水平得以提升,饲料产业市场也逐步趋向正规化。2010年发展至今,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全国企业总量超过一万家,饲料生产科技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更新迭代,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

1.2.2 饲料生产制造业行业变革 饲料生产制造业呈现智能制造、数字服务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饲料企业的生产过程逐渐表现出生产个性化、分散化等特点,区别于传统产业对人力需求的高依赖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高精尖仪器的投入使用,饲料企业的生产趋向于低耗能、高产量,低成本,针对自身企业优势,个性化的生产方案更加易于实现。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区别于传统方式,能更自主的选择在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倾向生产制造,使得生产制造有更强的目的性。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影响着饲料生产制造业的能源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借鉴外来的先进技术,传统能源的高消耗低产能得到改进,节约了产业成本,提升了生产效能。

1.2.3 饲料产业生产布局呈现全球产业链化“全球产业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至处理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每个生产环节的附加值在不断累加、创造,并能通过全球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这也意味着生产分布不再是不同产业分布在不同国家,而是即使是同一产业也被分为各个环节而被分布在全球各地。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全球产业链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逐步稳固。全球饲料贸易分工模式也由针对产品的不同分工转变成对同一产品不同步骤的分工,这在跨国贸易公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全球贸易分工直接影响产业生产布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饲料产业的生产布局也呈现全球产业链化,在各个国家收取生产原料,分批次加工、运输,直至合成包装出售,这种趋势的出现使得国际分工发展有更自由的空间,通讯、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使全球化产业链的发展愈发迅猛。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饲料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限制,这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饲料产业作为畜牧养殖业的下游产业,受到全球畜牧进出口数量激增的影响,对自身行业需求也在大幅增加,这对饲料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饲料行业的诸多问题,但风险和机遇并存,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使我国饲料行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稳步前行。

2.1 我国饲料行业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饲料经济在运行中除自身经济体系外,还受经济大环境的直接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总体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也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国际社会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发展逐渐转换成高质量发展,表现出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多维度发展,企业利润相比从前大大降低,面对利润的降低、市场的压缩,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的边缘,饲料行业总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尽如人意。

饲料生产原料获取难度较高,其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导致其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目前国内生产蛋白原料的企业屈指可数,蛋白质原料仍大量依赖进口,本地产量严重短缺,由于饲料添加剂生产难度高及销售不稳定,导致我国尚未具备成规模的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导致我国饲料生产体系不完善,这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原料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仍在设想中。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相对国外起步较晚,缺乏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人才,技术落后、基础较差、人才短缺,此类问题在饲料添加剂行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除了依靠境外进口添加剂外,我国自主生产的添加剂仍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流,基本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手段,很少有自主研发技术。

饲料行业作为养殖业的供给产业,其经济状况受到养殖业的直接影响。近年来,由于动物传染病事件频发,畜牧养殖业的产量下降,导致主流养殖业生猪、奶牛等规模大幅减缩。而水产养殖业持续低迷,大部分仍保持在个体经营的小规模状态,资金投入占比不高,技术创新停滞不前,养殖所需水环境也不容乐观,水产养殖的风险较高,多种因素导致了养殖行业鲜有新鲜血液注入,养殖业规模缩减,对饲料需求降低,直接影响饲料业的经济状况,为饲料业的经济发展带一定的打击。养殖业作为饲料产业的上游产业,其本身的发展为下游产业设定了天花板,对饲料业的发展有长久且深远的影响。

2.2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饲料经济带来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带来机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本地区市场满足不了经济的继续发展,必然会开拓国外市场,对开拓市场和引进市场的双方都是机遇,也都是挑战。

我国饲料经济得以融入至经济全球化,可大大减少自身企业成本,优势互补可以提升企业能力。在“地球村”上信息交互、产品交互的成本减少,且易于实现。充分利用该优势可以让我国饲料行业中的生产、贸易等环节分布开来,选择最优势的方法,实现全球化管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中,比我国饲料产业技术更先进的国外企业,由于其需要将贸易范围扩大至我国市场,就不得不将相关的技术手段、先进设备等一并出口给我国,我国饲料产业可以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改良自身缺点,补足短板,实现后来者居上,这对我国饲料产业经济的赶超有重要意义。

3 我国饲料行业适应经济全球化改进措施

饲料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化”。改善现行我国饲料经济的运行现状,加速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工业发展是关键。首先要生产速度和生产质量并抓,其次要改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式转型成集约化,再次要改变当前发展现状,饲料企业的资源消耗巨大,从消耗型发展转换至节约型发展迫在眉睫,最后要将原材料依赖扩大,改变单一依赖粮食的现状。在改变发展方式的途中,也必须要保证稳定的增长,不能顾此薄彼本末倒置,在此基础上,将饲料行业轻工业化,在我国饲料生产大国的基础上,做到向饲料生产强国的转变。

3.1 加大政策支持 对于饲料行业要有积极的政策倾斜,提高饲料生产行业的生产专业化水平,大力培养新引进的人才,提高相关人员待遇,解决饲料行业从业人员报酬不高的问题,让饲料行业从业人员有更高的收入,进一步壮大饲料业集体经济,从而吸引更多从业者加入,逐步实现饲料行业的专业化,用科技创新提升更多的企业效能,让饲料行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提升产品质量,做让消费者信任的企业 饲料不同于其他产品,饲料品质关乎整个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是饲料行业平稳良好运行的基础。在畜牧养殖中,饲料成本达70%,养殖者购买的饲料品质直接关乎其利益,提升饲料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价比是饲料行业的重中之重,养殖业的信赖直接影响饲料行业的运行状况,要充分提升饲料产品的性价比和产品竞争力,做让畜牧养殖者信任的企业,可以提升饲料产业的销量,同时建立良好的口碑,形成品牌效应,这对饲料行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3 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饲料行业“产业化”是一个影响深远、实施跨度时间长的工程。起步难度很大,需要政府划定详细的产业分工,积极推动,同时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新机制相配套的管理模式。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优化服务模式。

4 紧随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增强饲料企业品牌意识

4.1 突破传统桎梏,提升企业创造创新能力 饲料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饲料行业本身的发展,我国现行的饲料模式单一,需要打破传统桎梏,提高企业多方面的创新能力,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动,企业需要主动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视野放宽,利用更广阔的资源为自身打开新局面,用更先进的思想、更新颖的技术为自身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能一味引进外来技术,要做到举一反三,吸收优秀的核心技术为己所用,从根源上创造创新。加强饲料企业中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引领创新团队的发展,从而转变原始的思想,开创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新团队。

4.2 增强合作意识,避免恶意竞争 加大各饲料企业的交流合作力度,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交互获取更容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企业间的流动性。各个饲料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补足自身短板,成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全球大型企业可以在海外建立分部,进一步扩张市场,同时减轻了小型企业在国内的竞争压力。小型个人企业要做到产品少且精,精准锁定销售对象,充分发挥自己在本地的地域优势,及时掌握销售对象信息,结合市场需要及时作出反应,生产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

4.3 发挥贸易自由化效能,增强企业能力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自由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力,目前国内饲料企业所做的跨国贸易多数为双边贸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多边贸易,吸收他国先进企业的优点,提升自身企业能效,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服务对象不只局限于国内消费受众,升级企业服务,让企业产品走向世界。

4.4 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强化饲料企业品牌意识 首先,饲料经济要积极引进外资,在本土打下品牌效应,结合自身优势,加速企业的自主品牌建立。经济全球化中资本流通的速度加快,对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资金发展不足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我国很多中小型饲料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打造自己品牌的路程漫长且困难重重,有了外资的引进,可以解决中小饲料企业的燃眉之急。其次,要充分发挥国际化市场能效,要积极鼓励本土有实力的大型饲料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大幅度吸纳海外资金。同时也要鼓励其在海外打下优秀的品牌口碑,提高生产质量,产品质量是一个品牌的名片,更是品牌的核心,只有质量过硬才会有更多的消费者。

5 总结

我国饲料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支持饲料产业的政策文件,对推动饲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饲料经济需要自身产业模式的优化升级。虽然目前饲料产业比之从前有了改善,但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明确战略方向,将目光投至全球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外界先进技术,总结发展经验,推动我国饲料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饲料行业全球化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36
粤海饲料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8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广东饲料(2016年4期)2016-12-01 03:43:15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5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9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