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湿法炼锌系统中氟氯的影响及脱除方法

2020-12-17 13:01:48刘玉池
有色金属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炼锌硫酸锌沉淀法

刘玉池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云南 兰坪 671400)

0 引 言

在现阶段来看,锌生产工艺为湿法工艺,这种工艺主要包括:煤烧、浸出以及净化等。随着湿法工艺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对这方面生产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环保要求,尤其要对生产工艺中所形成的氟离子、氯离子进行有效去除,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也为锌的正常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

1 湿法炼锌中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影响

在湿法炼锌系统中,不管是在锌离子的浸出环节、电解环节,又或者是在净化环节,都会存在一定量的氟、氯离子,这2种离子会对搅拌机、泵叶轮等部件带来一定程度的腐蚀作用,进而会使相应的零部件出现断裂现象。在腐蚀与溶解过程中,还会接触其他的部件,比如说:轴套、泵壳等等,进而会使这些零部件发生损坏,很容易出现泵泄漏问题,同时,在电解方面,阳极银铅板也会被氯离子所腐蚀,其沉淀物会集中在阴极部位,这样就会对锌离子的析出率带来不良影响。如果氯离子浓度达到了300 mg/L,此时就会影响Zn2+的析出率,此时需要对电解添加剂进行调整才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达到了500 mg/L,此时氯离子会穿透阳极板保护膜(PbO2),进一步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PbCl2,这样就会使电解液中的铅离子浓度明显提升,在铅离子之不断细数下,会使阴极析出的锌离子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离子,严重影响了阳极铅银板的工作年限,如果氯离子浓度达到了800 mg/L的情况下,阳极就会析出Cl2,进一步影响了炼锌环境,所以需要将氯离子浓度控制在100~200 mg/L之间。

2 氯的控制与脱除方法

2.1 氯化银沉淀法

对于氯化盐沉淀法来说,主要指的是在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银盐,以此去除氯离子,常见的银盐有硫酸银,这样可以使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银沉淀物,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硫酸锌溶液中的氯离子。不仅如此,这种沉淀过滤方法的实际操作也相对简单,脱氯效果比较显著,还可以降低电解液中的氯离子含量,将其控制到100 mg/L之内,不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应用时,银离子的回收率相对较低,银盐价格比较贵,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所以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氯化亚铜沉淀法

对于氯化亚铜沉淀法来说,主要应用的原理就是在湿法炼锌净化的过程中,使得产生的铜中所含氯离子得到有效去除,这种脱氯效果相对较好,工艺流程也比较完善,还可以对铜渣进行有效回收,节约了脱氯成本。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如果硫酸锌溶液中含有的锌离子浓度为130 g/L,氯离子的浓度为1.45 g/L,取长层清液,加入铜渣,反应温度为70 ℃~75 ℃,使其充分反应,上层清液中的脱氯效果能够达到60 %,在我国不少企业中,均应用了这种脱氯方法。

2.3 离子交换法

对于离子交换法而言,主要指的是借助于树脂实现离子交换目的,在这种方法下,溶液中的杂质可以与树脂中的硫酸盐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氯离子得到有效脱除。在化学离子交换反应中,氯离子会吸附于树脂上,而树脂中的硫酸根离子则会进入到溶液中,这样就能够有效脱除氯离子,这种化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相对简单,不过,脱氯效果并不是十分满意,锌的损失量相对较大,还会产生较大量的废水,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相对较大。在现阶段来看,这种方法仅停留在研究阶段,还未能够真正推广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使用717型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过程中,硫酸锌的氯含量为2.35 g/L,经过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脱氯处理之后,又实施了二级逆流脱除法,虽然,约为99.4 %氯离子得到了清除,但是,锌损失量高达5 %左右。

3 氟的控制及脱除方法

3.1 化学沉淀法

对于化学沉淀法来说,主要指的是利用氧化钙沉淀法进行脱氟,在这种化学反应中,主要操作步骤为:在硫酸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乳以及可溶性钙盐,使钙离子能够发生电解反应,并且与氟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形成沉淀的氟化钙,以此实现脱氟目标。

化学沉淀方法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工艺成本也相对较低,实际操作也比较便利。随着该项工艺的不断发展,逐渐研究出了氟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虽然利用化学沉淀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氟离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在电解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会沉着在氟化钙的表面,这样就会影响板框压滤机的正常运行,使沉淀物不能够得到有效过滤和去除,一旦氯化钙的含量相对较大的时候,也只能够去除硫酸锌溶液中的部分氟离子,脱氟效果比较有限。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可以使用碳酸钙来取代氟化钙,这样能够将沉淀脱除,经过这样的改进之后可以有效提升脱氟效果,在120 mg/L的含氟硫酸锌溶液中,加入20 g碳酸钙,以此作为载体,取得了较好的脱氟效果。

3.2 吸附脱氟法

对于吸附脱氟法来说,大部分所使用的化学原料为固体吸附剂,可以使溶液中的组成成分得到有效分离。在应用有效的溶剂之后,可以使氟离子吸附于吸附剂的表面,再经过加热、吹气,可以使吸附剂中的氟得到有效解析,这种方法可以将氟离子进行有效分离,脱氟效果相对较好。一般情况下,这种吸附脱氟方法常被应用于废水脱氟处理中。目前,常用的吸附剂包括:铁盐、铝盐等,另外,合成稀土类型的吸附剂也比较常用,在这方面研究力度不断深入之后,逐渐应用了硅胶方面的材料,以此作为基质,能够在稀土原料制备方面得到有效应用,实现吸附剂最大吸附作用,不管是氧化铝,又或者是两性淀粉吸附剂,都提升吸附效果。

3.3 混凝沉淀法

在脱氟方法中,混凝沉淀法比较常用,这种方法也被叫作絮凝沉淀法,主要是利用絮凝剂进行脱氟。在絮凝剂中含有大量的正电和负电基团,可以与沉淀溶液中的正电和负电离子进行化学反应,进而生成相应的沉淀物,这样可以使溶液中难以分离的离子得到有效去除。在目前来看,常用的絮凝剂包括:铁盐、铝盐。在絮凝过程中,絮凝剂中的铁离子、铝离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形成带有正电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铁,他们都能有效吸附带负电荷的氟离子。不过,由于电解硫酸锌溶液的酸度较低,影响了氧化铝和氧化铁的生成率,这样会使脱氟时间比较长。另外,絮凝剂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会增加脱氟成本,所以这种方法也未能够推广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对絮凝沉淀法进行应用时,如果温度为20 ℃,硫酸锌溶液的pH为3.0~5.5,此时,脱氟效果是最理想的,脱氟率能够达到82 %,但是,需要应用较多的絮凝剂,在硫酸锌电解液处理方面也会消耗较大的成本。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全湿法炼锌过程中,通过使用氯化铜沉淀法,可以有效去除硫酸锌溶液中的氯离子,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也是目前脱氯的发展方向。在脱氟处理工作中,如果硫酸锌溶液中的氟含量较低,应该使用混凝沉淀法;如果硫酸锌溶液中的含氟量较高,可以使用化学沉淀法,也可以考虑萃取法提升脱氟效果。

猜你喜欢
法炼锌硫酸锌沉淀法
福美钠净化硫酸锌溶液的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06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4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一种从湿法炼锌净化钴镍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极谱法快速测定湿法炼锌中液体样品的镉
化工管理(2017年29期)2017-11-02 06:41:07
湿法磷酸化学沉淀法除镁工艺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
化工进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32:12
湿法炼锌综合回收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