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再生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设计

2020-12-17 13:02■姜
初中生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伊索书商雕像

■姜 露

寓言,作为世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是孩子们接触较早、阅读经验较丰富的文体。它的趣味性、形象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使其成为青少年亲近文学、重温经典的有效途径。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怪物!它就是——寓言。一起来读一段有意思的评语。

屏显:“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

回答我,这个怪物的正面是什么?背面是什么?

(板书:故事 哲理)

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寓言,是西方寓言的鼻祖——《伊索寓言》,你还记得里面的故事吗?能说说这则故事教给你的哲理是什么吗?

预设:《龟兔赛跑》告诉我们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农夫与蛇》启示人们对恶人仁至义尽,后者的本质也是不会改变的。

……

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伊索寓言》所具有的特点有哪些呢?

预设: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神、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的事物,可谓包罗万象、不拘一格。形式上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内容上寓意深刻、批判现实、发人深省……

屏显:《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寓言形式短小,语言凝练,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寓意深刻,或揭露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

(板书:故事性 讽喻性)

二、深入文本,探知形象

那今天所学的这一篇是不是如此呢?让我们一起打开文本——

(一)速读文本,概括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天神赫尔墨斯为了知道自己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化身为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没想到自己的雕像只不过是宙斯、赫拉雕像的添头而已。)

(二)演读对话,探知形象

请同学们充分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神态动作,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以小组形式上台,声情并茂地演读课文,再现场景。教师可在学生上台后指导站位(主角在前,旁白在侧,雕像可以自摆造型)。

演读之后,留下赫尔墨斯的扮演者,结合文本点评形象,再由其他同学补充。

预设:第一次探问宙斯的身价,有想要和最高天神一比高下的自信;第二次知道宙斯身价不高时,很满意,于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价格,这个神态动作,将其骄傲心理暴露无遗;第三次问自己的雕像时,他的心理活动可见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

(鼓励学生用含有“自”的四字词语点评形象:自命不凡、妄自尊大、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等。)

集体再读文本,读出人物语气中的不屑和自喜。教师可进一步范读引导。

三、三问三答,妙笔成文

通过同学们的解读,我们发现,原来这每一问都有所不同,暗藏乾坤。那我想下面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大家了!

如果赫尔墨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只问自己雕像的价钱,和原文“三问三答”的设计比,效果会有何不同?

预设:1.推进情节,形成波澜。更加引人入胜,激发兴趣。2.显现细节,刻画形象。那邪魅一笑,使人物特点更加凸显,形象更为立体。3.烘托主题,暗示寓意。有了情节铺垫,才能使寓意水到渠成。4.画龙点睛,点明寓意。告诫人们: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创编故事,以古鉴今

同学们,《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 世纪所编,也就是距今已有2600 多年。历史瞬息万变,历史也在不断地重演。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则新的故事:主人公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他获奖之后,偶然来到一家书店。下面是发生在他与店主之间的对话,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一)发散思维,创编寓言

1.“莫言”纸贵。

屏显:他看到了自己的作品,问道:“这本值多少钱?”书商说:“______ 。”

“洛阳纸贵”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晋代文学家左思的作品风行一时,为世人所推崇。如今,莫言获奖,其作品也大有其势,成为畅销书目。这不,他的书也卖到将要断货了,只剩下一本!想象莫言此时是什么反应?

预设:欣慰、欢喜、自豪。

2.鲁迅“败阵”。

故事还没完,他又见到鲁迅所著的厚度相当的一本书,也想询问价钱。问题来了,你觉得书商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预设:基于供求关系的市场原则。相比大热的莫言,鲁迅的书自然便宜多了。

如果有学生回答鲁迅的书比莫言的贵,那可以询问,故事的讽喻性如何体现?

想象一下,莫言此时的神情如何?

[链接]莫言曾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鲁迅的一部《阿Q正传》。”

预设: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3.经典“遇冷”。

大家来模仿原文,也设计出三问三答,将故事推向高潮,让形象更饱满,寓意更深刻。假设莫言还会问什么书呢?根据书商经营的特点,他会如何给这些作品定价?

预设:如《史记》《诗经》等经典文集,书商可能将出售方案定为买前面两本,这本白送!

莫言听后又将做何反应?

预设:长叹摇摇头,离开了。

(二)代入情境,对话书商

如果你就在现场,目睹他们的此番对话,你想对这位书商说些什么?请结合寓意表达你的看法。

预设:老板,您好!您的定价实在不妥。您一味看中当下潮流带来的眼前利益,盲目跟风,却忽略了经典作品对人们提高素养、拓宽视野的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我们应该始终尊重、敬畏经典作品,不以经济利益为标准弱化经典的时代价值。您身为书商,也该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意识,为大众亲近经典做出贡献。

五、释疑解惑,为寓言“正名”

有人提出质疑:寓言不是给儿童读的吗?它能算是经典吗?

请同学们参考下列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日本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曾经说:“一生要读三次图画书,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资料二:钱锺书在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里,借《伊索寓言》之题,大肆揭露现实的丑恶,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平和冷峻的文字下埋伏着尖锐和犀利,体现出钱老洞察世相的眼光。

从作家柳田邦男“人的一生要读三次图画书”中可知,阅读不拘于年龄,经典也不拘于形式。图画书可以唤起成年人乃至老年人的内心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寓言故事亦是如此,它凝聚着人类最纯朴的处世哲学,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向善向美!

而钱锺书《读〈伊索寓言〉》中针砭时弊的创作意图和构想也让我们相信,寓言的艺术成就不因时光而蒙尘。我们能做的,是铭记,是擦亮,是让经典涅槃重生,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伊索书商雕像
青铜雕像里的故事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书商的广告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伊索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