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心灵对话 提升文章品质
——“写作立意与选材”教学与反思

2020-12-17 13:02■陈
初中生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青团寒食节介子

■陈 莹

【设计理念】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存在一个通病:选材单一,立意不够高远。他们总是用同样的题材来应对不同的题目,逐渐失去了写作兴趣,自然也得不到教师的青睐。为此,我试图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辅以学生作品,引导他们在讨论比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

这节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寻找素材,为自己所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俗,拓宽思路;引导学生将某一事件放到人生坐标中去思考,探究其中的哲理和意味,培养高阶思维。

【课堂实录】

镜头一:对话自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一次作文课,老师布置了一个题目——“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题目应该怎么写。首先,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关键词——清明。那么,对于这个关键词,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清明节。

生:清明,是一个节气。

生:清明,表明冬天过去,春天到了。

生:老师,我们还学过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清明”这个词的由来。

(屏显:清明,取义“天清地明”。《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师:通过这段文字,你们读到了什么?

生:“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意思是说,清明这段时间,万物复苏,天空清洁而明净。

生: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抓住春天的特点。春天,大地苏醒,草长莺飞,一切都展现出蓬勃生机。

师:说得不错。我们来看这名同学写的这样一段文字。

(屏显:又到一年清明时。山脚下,一切都换上了新装。树木抖落红黄色的叶子,取而代之的是成片成片新绿的嫩芽,又细,又密,好似一粒粒绿豆,可爱,精细。风在耳旁温柔地吹着,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溢满了整个世界。)

师:大家说一说,这一段写得如何?

生:我觉得,他写出了春的特点——春风和煦,吹在脸上不觉得冷,很舒服,很温暖,“吹面不寒杨柳风”。

师:不错。他看到了清明时节春风的特点。

生:我觉得,这一段在写嫩芽的时候,不应该用“成片成片”,不是很恰当。

生(反驳):“成片成片”是因为远远望去,淡淡的朦胧一片,而后面的“好似一粒粒绿豆”则应是细看。当然,如果能在“成片成片”之前加一个表示角度的词,会更好。

师:这名同学非常细心。他观察到清明时节远望和近看新绿的区别,十分难得。如果从节气的角度看,“清明”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因此,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生活,与身边的一草一木“对话”,抓住清明时节景物的特点,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写出一个自己眼中的“清明”。这是我们思考的第一个方面。(板书:对话自然,写出天清地明。)

镜头二:对话习俗,由景及人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写清明时节的景色,我们还能写些什么呢?清明时节,我们又有哪些习俗呢?

生:踏青。

生:插柳。

师:对的。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同学们从小生活在家乡,跟着自己的祖辈、父辈长大,是不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记忆呢?

生:我小时候,爷爷经常在清明节带我去放风筝。

师:能不能把你写的放风筝的文段读给同学们听听呢?

生:每到清明前后,西北风就渐渐转成了东南风,和煦,温暖。爷爷总会带上我,找一块空地放风筝。风筝不大。起初,爷爷任由我牵着风筝东南西北地跑。跑了一阵,我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爷爷便接过风筝,手肘一抖,三牵两拉,在一松一紧中,风筝便冲向了天空。爷爷的风筝总是放得又高又远,风越大,风筝飞得越稳。爷爷嘴里便嘀咕起来:“放晦气,放晦气……”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来评价一下这段文字呢?

生:这段文字写爷爷放风筝。“接”“抖”“牵”“拉”,说明爷爷是一个放风筝高手。

生:放风筝是为了祛除晦气。爷爷是在帮孙子祛除晦气。

生:我从这段文字里听出了祖孙俩的幸福生活。爷爷陪他放风筝,为他祈福,都表明爷爷对他的爱。

师:真好啊,我们眼前浮现出祖孙俩一起放风筝的画面。其实,在我们的记忆长河中,往往会有某些人或某些事因为某个时间点,一下子涌现在你眼前,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写作的良好素材。“又是一年清明时”,到了这个时候,这名同学就会想起爷爷的种种,回忆过往点滴,情感自然喷薄而出。老师也来说说自己的经历。在我小的时候,其实还挺盼望过清明节的,因为我盼望吃到一种带有时令特点的食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呢?

生:青团。

师:对,青团。鱼塘边的麦草在这个时候已经长高了,但还是嫩绿嫩绿的,我奶奶就会把它割下来,用擦板擦出青汁,过滤干净,和入米粉,包入豆沙馅,就做成了青团。又是一年清明时,我总是会想起,青团蒸好后,打开蒸笼,那股扑鼻而来的清香。同学们,如果你们能够借助清明节的某些习俗来写一写身边曾经发生过的事,忆一忆那段温暖时光,文章就不只是写景这么简单了,就有了温度。(板书:对话习俗,找到载体。)

镜头三:对话自我,表现真情

师:这清明的青团,让老师久难忘怀。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青团吗?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而寒食节期间是不能举火做饭的,所以青团是那个时候吃的。

师:你基本上说对了,但对于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一点点混淆。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屏显: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奉君”。重耳当上国君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深山。重耳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和母亲被火烧死。重耳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托哀思。)

师: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也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所以清明节是忧愁的,伤感的。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想起离去的亲人,大家又会跟着家人去做些什么呢?

生:上坟。

生:扫墓。

师:在写上坟的时候,同学们先要把想到的事情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选择能够表达情感的画面进行定格与细化。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文字。

(屏显:那天,天阴沉沉的,浅灰色的云压得很低。我,手里拿着白色的雏菊,一声不吭,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去看外婆。随着坟地越来越近,我似乎渐渐迈不动步子了,不敢向前。真不敢相信,那个曾满脸堆笑摸着我的头的外婆,那个曾告诉我对待名利要淡如雏菊的外婆,那个曾在夏夜里给我扇扇子的外婆,就这么,埋在这一方小小的坟墓里……)

师:这名同学抓住了什么来表达情感?

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悲伤的心情,为下文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生:他还写了自己的动作——“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迈不动步子”。这些动作描写都能表现情感,表现了他当时内心的沉重。

生:一方小小的坟墓,却承载了他的思念。越是走近,越是思念。

师:老师还想让大家看一段作家丰子恺写的文章。

(屏显: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拜过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做笛子。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

师:同样是写上坟,大作家眼中的上坟,悲伤吗?

生:一点都没有。从“自由玩耍”四个字来看,作者心情很不错。

师:可见,同样是写上坟,可以通过文字来表现不同的心境,并非千篇一律。大家可以跟自我对话,把握内心的感受,把清明这一祭祀的日子里,或思念或轻松的情绪准确真实地表现出来,必定能打动人。

镜头四:对话生命,立意高远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说上坟是为了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扫墓祭祖呢?

生:希望祖宗保佑。

师:祖宗为什么会庇佑我们呢?请大家伸出手来,想想自己的生命与逝去的生命有什么关联。

生:我遗传了他们的很多基因。

生:我身上流的是祖辈的血。

生:我可能跟他们很相似。

师:没错。当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看似一无所有,其实,我们带来了祖祖辈辈的生命信息,或者说生命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祖辈的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家族的未来。当我们与“生命”对话的时候,就会有新的思考。同学们,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家族中的一员。我们与父亲母亲有着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的东西。那东西一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我们连接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断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爱。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

生:祖辈对我们的爱。

师:没错。那么同学们,在又一个清明节到来的时候,你们再去扫墓,是不是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多了一份对爱的理解,也多了一份对祖辈的感恩呢?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对自己的文章又有了新的思考。课后,请大家继续修改升格。下课!

【教后反思】

这节写作指导课,我引导学生进行四重对话:一是与自然对话,二是与习俗对话,三是与自我对话,四是与生命对话。这四重奏,奏响了学生心灵的乐章,培育了学生的深度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体验生活,这是提升写作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清明踏春是一种传统,是绿色和活力的展现。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大自然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课上,我从节气入手,指点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与身边的一草一木对话,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写作不仅仅是对客观景物的如实描述,更应该看到景物中所承载的世间人情。“镜头二:对话习俗,由景及人”部分,我引导学生由清明节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与事,唤起了“跟着爷爷放风筝”等温馨回忆。这种由景及人的思维变化,很好地推进了文意的发展。

清明祭祀还是孝道的延续。风清景明,慎终追远,祭祀活动是从古代传承而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祭祀形式发生怎样的改变,对先人的追思始终如一。“镜头三:对话自我,表现真情”部分,我从传统典故入手,引导学生怀念先人,表达真情,深化主题。

而与生命对话,同样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理念,因为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更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应该说,真实的写作都是生命的写作。为此,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清明不只是追念先人,更要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更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如此,文章立意方能高远而深刻。

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实,写作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应该还学生真正的作者地位。学生写作的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与自然、习俗、自我和生命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导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情绪表达的“场”,把“阅读”“理解”“领会”“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走向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具有更高的品质。

猜你喜欢
青团寒食节介子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青团飘香
清明节与介子推
寒食节题墨竹图
青团
4月3日寒食节
介子推守志
清明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