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霞
(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江苏常州 213000)
将史料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界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要素,其中史料实证与史料教学关系最为直接,当然史料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基于史料寻找历史解释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应当说史料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仍然有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必要。
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何为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明”或许更值得研究。也就是说读史并不必然使学生明智,要让学生真正明智,学生的学习过程很重要。学习过程是受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共同影响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说:“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发展。”而认识和深化历史的发展,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与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要实现这一点,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这样的阐述给史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而这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史料教学的重要选择。
很多时候人们对史料教学的理解可能是生硬的,认为史料教学就是去研究一下史料然后得出相应的观点,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从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史料教学也不是这样一个线性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教学中,这一情形还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史料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收集、选取、阅读和分析史料,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和反思史料等环节展开探究,去优化史料教学。从而实现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深度的有效融合,进而使史料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探究性的有历史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抗美援朝”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初中学生对这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觉得熟悉是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觉得陌生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将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与抗美援朝联系起来。所以,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用史料教学的方式既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能够打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空间。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分成这样几个环节。
环节一:史料分析,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回答这个问题,史料分析的方法比直接告知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可以向学生提供这样一则史料(限于篇幅,这里简介):1950 年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牵头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中国边境,还轰炸了中国东北的边境城市;另一方面美国又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同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兵援朝。这样的一段材料实际上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让学生认识到抗美援朝实际上是“不得不进行的”“被迫的”。
环节二:史料分析,了解抗美援朝的决策。在这个环节,笔者向学生提供的史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中的一段文字: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制在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进而通过这段文字阐述给学生介绍当时的政治因素、地理因素和人的因素,从而让学生将目标锁定在利益得失上,所以有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从个人利益角度来看,抗美援朝都是利大于弊的”。这个结论看起来宏观,但是学生能够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衡量利弊,已经是一种历史观形成的表现。
环节三:史料综合,认识抗美援朝的意义。进行史料分析之后,还需要进行史料综合,将分析出的观点再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为宏观、具有概括性的认知,是史料教学的主旨。在这个环节,笔者给学生提供当下的一些材料,如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等。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国家利益的竞争,我们既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善于合作,又要敢于斗争。
在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之上,笔者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写作的环节,写作的内容就是自己是如何基于史料的分析得出历史观点的。
笔者发现史料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可以在丰富的史料分析与综合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提供的史料越丰富,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往往就越自信。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形成的观点有可能是初步的,有些观点还值得商榷,需要引导。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不是将正确的历史观强塞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应当在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观点的过程。这才是对史料教学的正确理解,因为史料教学强调将史料引入课堂,强调指导学生“做历史学家的活动”,旨在借助史料证据,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逻辑方法,从而构建历史认识。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前面所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两步“分析史料”和一步“综合史料”,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体验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并掌握分析史料的逻辑方法,还在于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体验史料的价值,知道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史从论出”。
毫无疑问,史料教学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超越,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史料实证,让学生“做历史”,即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对比与鉴别,生成时空观念,形成唯物史观,而这些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史料教学确实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而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思考史料教学,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史料教学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