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培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避免或减少机械枯燥的记忆性作业,增加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知识运用类的作业,引导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向积极追求目标转变,从而真正达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养成的目标。何种形式、何种方法是学生所需并且乐于接受的呢?笔者在这次2020 年初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网上授课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将一些所做所思所得与大家分享。
抗击疫情专题一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微课通过时政快递的形式介绍了新冠疫情的发生、发展和现状。为了使学生科学地了解这个新型病毒,我还播放了科普短片。学生通过直观的文字、数据、视频了解了新冠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危害。
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联系所学知识,从生命、挫折等角度写出时政材料能够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八至第十课的内容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当时在授新课时,由于缺乏切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于“生命时有尽”“敬畏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感受并不深。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生活经历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学生在作业中写到“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坚强的”“生命终有尽,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休戚与共,人类要尊重生命,善待大自然,善待动植物,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关心和帮助处境不利的人,这些能让眼前的挫折显得没那么严重”……
专题一的复习作业,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进行情感体验,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其角度和现场感与平时完全不同,效果也不同。虽然这只是对旧知的复习,但是从学生的答案里我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理,感受到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心。
抗击疫情专题二的主题是责任担当。微课以视频为素材,讲述无数卓越的中国人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书写信心、责任与使命。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种子”课程,诸如“热爱国家,责任担当,政治认同”这些抽象化的核心素养应该在该课程中具体化、形象化并播种于心。
课后留给学生的一项作业是:“请同学们搜集这次抗击疫情中的‘最美人物’,选择其中一位或一个群体,简要介绍他/她或他们/她们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配一张照片),并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写一段50~100 字的颁奖词(颁奖词里最好能体现学过的关键词)。”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用心完成了作业。钟南山、张继先、火(雷)神山建设者、公安交警、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小哥、清洁工人、志愿者……学生笔下的“最美人物”勇于担当,懂得感恩,自觉奋斗,坚持奉献,收获成长。颁奖词或充满诗意或慷慨激昂,满含赞美之情。道德教育要求我们不但要唤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更要让学生有报国之行。
专题二的课后作业,基于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摒弃单纯的说教,超越知识传递性学习。在作业形式上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呈现方式,在作业内容上更加注重艺术性,依托载体更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抗击疫情专题三的主题是法治精神。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主题是以宪法为核心展开的法治教育,整册教材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加上中学生平时很少直接接触宪法,对宪法了解不多,可能会认为宪法高高在上,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
为了让学生学习宪法打下较好的基础,增强学生基于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宪法观念,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疫情防控视角下的公民权利与义务。要求学生查阅宪法原文,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搜集疫情防控中相关做法的新闻素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搜集疫情防控中正反面事例加以说明。学生通过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搜集到“为了对病患者的救治、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江苏南通开辟‘崇川在线’接受网友对政府防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线网络学习、企业复工”等素材,分别体现了公民享有人身权、政治权利和受教育权、社会经济权利等基本权利;“相关人员的排查与医学观察隔离、公共文娱活动的取消,体现了公民必须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等基本义务”。有些学生进一步分析,“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如在疫情期间,有些公民以‘这是我的权利’为由,拒不配合防疫工作,隐瞒行迹,拒绝隔离治疗,有些在网络随意制造、散布谣言,这些行为都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缺少法治观念,没有正确行使权利。”还有学生以自己为例,“在疫情期间,不出门,少聚集,认真坚持网上学习也是自觉履行义务,为国家做贡献的表现”。
笔者认为宪法的学习理解必须建立在个体对社会的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宪法的权威、内容与实施彰显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这一鲜活的实例为背景,通过预习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感受道德的光辉,还能真切感受宪法和法律的力量,理解法治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而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践行宪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作业设计既要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和行为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感悟人生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塑造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