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李廷荣,郑 琦
(昆明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22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资料,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农业安全发展、维护国家和地方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种业的发展要走科技和创新的道路,这就要求跳出以“高产”为发展目标的传统模式,而是走以高效率、多样性、高品质和高价值等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同时要建立一套内容完全和执行到位的标准管理体系。
种子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资料,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农业安全发展、维护国家和地方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种业的发展要走科技和创新的道路,这就要求跳出以“高产”为发展目标的传统模式,而是走以高效率、多样性、高品质、高价值等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要在发展理念、市场规划、科研立项、品种审定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变革,同时要建立一套内容完全、执行到位的标准管理体系,是现阶段推动昆明市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农业高产的基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分析,近10年来,良种在全球农业生产力提高中的作用占25%。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年产量由解放初期的1.13亿t上升到当今的6.6亿t。二是农产品优质的保证。通过育种观念的转变,培育高产优质品种,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是出口创汇、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三是能够实现农业稳产。推广抗病和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有效减轻病虫害和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确保稳产高产。
种业对“绿色食品牌”发展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高产、优质的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它就谈不上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二是通过育种手段培育出对病虫害有高抗能力的优质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残数量、提高食品安全性、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三是挖掘农作物品种的遗传潜力,以提高农作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农作物抗逆、抗病虫能力,这已成为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没有种业的安全和保障,就不会有“绿色食品牌”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立足云南高原资源优势、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主线及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目标,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据统计,2019年昆明市有效办证企业45家,其中省级办证22家,市县(区)办证23家;企业注册资本分级分类3000万元及以上16家、500万元及以上7家、200万元及以上12家、100万元及以上10家;企业制种总产量2464.98万kg,其中两杂类1747.82万kg、蔬菜类515.83万kg、其他品种115.46万kg;企业科研投入,财政占比较小,科研总投入2809.49万元,企业自主投入2451.69万元,财政投入357.8万元。2019年,大春备种杂交玉米种子2385.42 t、鲜食甜糯玉米种子173.2 t、常规水稻种子747.17 t、杂交水稻种子45.11 t;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取得明显成效,选育并通过审定的杂交玉米品种有路单15号、路单16号、路单17号、春喜6号、园玉093、林新4号等;种子市场更加规范,排查种子经销商688家,出动管理人员450人次,种子合格率达到98%;种子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发放行政许可证45份,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指导550人次。
昆明种业发展目前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化程度低,队伍建设管理弱化,监管制度不健全,种业信息化程度低,种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种业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二是种子科技研发能力差,创新力不足,缺少育种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缺乏育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导致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加剧,市场普通品种过剩,优质特色品种供应不足;三是对农作物品种的展示评价不够,特别是新、优、特品种的引进和展示;四是种植户选种盲目,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五是种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市场经营规范性有待提高;六是种业发展保障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和企业投入低,社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不畅。
一是品种区试体系。要坚持各渠道试验统一归口管理。二是品种登记体系。要加强登记队伍建设,完善审查制度。三是检验认证体系。要推进质量标准提档升级,加快检验新技术研发应用。四是信息服务体系。要健全行业统计体系,优化市场运行监测。五是展示评价体系。要按区域分作物设立国家、省、县三级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构建全国统一的品种应用评价信息平台。六是良种繁育体系。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和南繁科研基地“五化”建设,提升种子质量。
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6%,品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超过4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急需一批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特殊专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针对当前种业同质化问题突出,粮食作物优质绿色专用品种薄弱的现状,未来将以绿色品种选育为重点,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绿色品种创新,开辟与绿色优质品种相适应的审定、登记、保护快速通道,加快绿色优质专用新品种培育。
呼吁省、市加强对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力度,在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制度框架内,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研究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评估机制,建立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根据全市不同地区的种质资源优势、环境容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做好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立一批市级种质库和种质圃,并争取国家的财政支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抢救一批濒危品种,发掘一批具有开发价值的品种和材料。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做好试验管理,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联合体试验制度、引种备案制度、特用品种制度,让改革真正推动种业发展。按照“放、管、服”,彻底改变围绕审定标准育种的导向,推动育种单位根据生产需要选育品种,让更多品种接受市场的考验。进一步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管理,根据昆明市构建“6+2”产业体系部署,从重点农作物入手,进一步摸清全市绿色食品作物的生产发展状况、品种使用情况、科技研发情况、产品使用和加工利用情况等,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和优良政务服务环境。
要加强种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种业人才培育基地,打造育种研发团队,支持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完善种业人才出国培养机制,为种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昆明市种业发展专项基金中,设立种业人才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服务种业人才培养、引进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