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竹泓中心小学 陈文文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方式。当前的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不够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信心,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小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教师要做好每一次的教学辅导计划,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氛围。
“知识可视化”是新时期的一种教学模式,涉及到各种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等,注重“知识可视化”的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比如在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个交流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我最喜欢的歌曲”,带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都非常喜爱音乐,能在交流活动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学,从自己喜爱的事物入手,谈一谈自己与歌曲有关的故事。教师也能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促进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保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知识可视化”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让人感同身受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能组织学生交流活动,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情。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小导师”,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感受知识的产生和迁移过程。有的同学跟父母去北京旅游,可以写日记记录,描写长城、故宫、天坛等旅游景点,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分享,将自己旅游中的感悟进行记录。通过生活中的教学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快乐。语文是一个特别注重生活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进行情感活动。
阅读是一种“知识可视化”的方法,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值得每个教师重视并运用。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我们可以给其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等,都是小学阶段非常有价值的阅读题材,教师可以推荐给孩子们学习,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材料,丰富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向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式发展,“知识可视化”也已经逐渐地融入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中。这是教学时代的趋势,也是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要想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就要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缺乏新意,教师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教材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了展现小学生阅读内容中的感情,我们可以利用架构图,将人物情感线描绘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解《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把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气概展现出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种“知识可视化”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能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进而融入文章的情境当中,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教师也能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密互动,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材中的画面、情节和人物,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知识的可视化”不但是一种教学学问,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可视化的逻辑思维和阅读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都能影响孩子们的成长空间。小学生喜欢对新鲜事物和动作进行模仿,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会非常深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教学优势,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的简单化,让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培育,得到整体性的转变。
小学是人生最先步入的一个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设施,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对学生进行“知识可视化”教学。完善“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传播—固化”的一系列过程。很多小学生缺乏实际的学习技能,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这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展开。为了使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让课堂题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感觉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在《乌鸦喝水》这篇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提出课堂问题:“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喝不到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把日常学习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
“树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的情境展示,使小学生的眼界得到更好的拓展,帮助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取得更好的突破。“知识可视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系统”,也是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制作成图片或者小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行的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影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的游戏活动,游戏名字就是踩影子,带领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感受课文的实质内涵。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活动,把自己的思维见解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加深学生的理解。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发挥科学教学观念的作用和优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无论是课文讲解,还是讨论活动,我们都可以开展“知识可视化”教育,并掌握好每节课应该有的“度”,“知识可视化”教学才能达到应用的成果。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把自己的思维见解说出来,跟同学、老师一起互动交流,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为了学生能够拥有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知识结构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倾诉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知识可视化”的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断引入“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实例。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善教学模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