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对策

2020-12-17 02:29孟庆海
广东蚕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特色金融融合

孟庆海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对策

孟庆海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文章分析了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背景,阐明了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提出了加强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对策。

特色农业;中心镇;金融支持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原有的农村行政区划人口聚集度下降,因此越来越需要对原有的农业资源进行集约化配置,而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心镇的建设应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通过建设和发展,充分释放优势的资源禀赋潜能,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产城融合的目标,更好地带动和辐射周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农业资源禀赋突出的区域,中心镇建设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所在区域的文化、农业特色为核心,发展为对周边人口、经济资源等有吸引力的特色中心镇,并以此为中心起到示范性作用,推动特色中心镇的建设发展。

1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重要性

1.1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强村镇建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建设需求,是振兴农村、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加强乡村特色中心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高质量深度融合协同,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协同,缩小二者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1.2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选择

近年来,为加强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实行了乡振兴战略,自内而外,层层递进,出台政策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协调发展,融合共进,其中农村镇域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一环。而农业特色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创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乡村振兴全面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在区域经济换档转变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1.3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成功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中心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衔接城乡的经济、文化,促进城乡融合,解决城乡各自不同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需求。[2]一方面,中心镇是城市通向农村腹地的重要连接区,也是城乡之间过渡的中间结点;另一方面,中心镇是农村进入城市便捷路径,为农村提供了过渡性的区域。因此,中心镇的建设发展对区域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对镇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加速度和示范作用,对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只有加强中心镇的建设,使之成为城乡的强力桥梁和纽带,才能更好地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经济融合共进。

1.4 特色农业中心镇是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中心结点

就目前来看,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与城市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农村人口居住较分散,不利于进行集中性建设和提供服务。而中心镇的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的建设投入,都可以实现聚集和规模效应,吸引周边农村人口,以人均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建设和应用效率。另外,部分有农村生活习惯和情结的居民可以在接受高质便捷公共服务的同时,享受到原有的农村生活模式带来的适应性。

2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中心镇的建设规划不到位

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问题是规划不充分。一方面,建设和发展规划设计存在粗糙倾向,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发展路径不够清晰。比如,有农业特色中心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农业产业人才的吸引,但没有依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人才吸引的具体要求,也没有给出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规划。另一方面,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规划,并没有依据当地的特色进行创新性规划,与实际环境和实际建设需求产生脱节,没有深入挖掘特色内核,导致依据规划进行的建设与现实融合不佳,效果大打折扣。

2.2 以粗放式投入代替特色创新

很多地方农业特色中心镇的建设不是基于原有乡镇的自然禀赋进行特色创新,没有在夯实底蕴基础的前提下,提出有新意、有前景的特色之路,从而实现凝练、提升、创新、发展的自我良性循环经济闭环,而是以粗放式的设计,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优惠政策等的短期吸引,主要投资于硬件设施建设,使中心镇的建设速度加快,表面上使得诸如建筑等直观基础设施焕然一新,而实际上,资金的投入并没有真正融合农业产业特色,软实力建设投入不足,内涵建设缺失,造成一时功成,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导致最终衰落、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2.3 投融资环境不健全

任何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投融资环境。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不可能全面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其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和持续发展需要适宜的投融资环境进行支撑。而在很多中心镇建设中,政府财政支持到位,但后续的市场化投融资还存在不足,不仅迟滞了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步伐,还使得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合作金融本身内部机制不健全,对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应有的主力作用没有实现,没有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化加速的作用;第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业务范围受限,投融资供给不足,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中所需要资金较大的方面,如产业基地建设、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等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三,金融科技应用支持不足。一方面体现在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不足,投融资产品创新不力,减弱了新金融的效力;另一方面,新型金融方式的应用不足,使得可能具有高效的融资模式没有被应用到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中去。

3 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对策

3.1 以特色为导向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先导,对于特色农业的创新和建设具有引领性作用。要始终坚持无规划设计不建设的思路,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坚持“绿色发展、特色鲜明、农旅融合、产城一体”[3]的创新和建设思路,引入先进技术应用和发展理念,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纳入规划之中,构建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一是,在规划中突出区域农业特色,以特色农业产品种植、产业深加工为核心,进行综合农业开发规划,将旅游、休闲、娱乐融入特色农业产业之中;二是,明确建设标准,依据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突出特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营销、特色品牌的政策规划和供给,提升对资本和人力的吸引力;三是在规划中明确建设方法,注重引领示范,在扶持政策的出台、特色农业企业用地、产业发展方向、农业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好激励措施的设计和规划,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3.2 立足现有基础进行特色创新

中心镇的创建不能仅仅依赖投入的堆积[1],如果这样即使建立了中心镇也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至2018年年底共淘汰和整改 419 个特色小镇,侧面证明了仅仅依靠投入堆积而成的中心镇的生命周期较短。

人口和产业是中心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产业对于人口聚集具有吸引性作用,能否根据资源禀赋培育出特色产业,是中心镇能否长久存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以特色农业为建设指向的中心镇创立和建设,应该是以创建地的农业特色、文化特色为根基,其创建既不是对原有弱镇、小镇的扶持,也不是无中生有的进行,而是基于对原有的特色进行提炼总结,找出特色内涵核心。以此为导向,对原有的具有一定农业特色基础的大镇或强镇的短处进行补足,并进行创新性的全面提升,从而突出中心镇的特色,为以农业为主要资源禀赋的中心镇建设提供突出的产业支撑力,并吸引周边的人口集聚,从而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人口聚集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镇。

3.3 以特色农业为核心进行融合发展

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中心镇建设原则是以农业发展赖以存在的土地为纽带,以市场方式对农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4],加强中心镇特色农业与周边资源的配合,特别是对接区域城市需求,从而全面系统地处理好中心镇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土地、资本三种核心资源要素的协调匹配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和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融合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在坚持产城融合、要素协同、高效发展目标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多渠道引入投资,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在医疗服务、教育软硬件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上加强配套,创新性地做好中心镇的基层治理工作,从而增强农业特色产业中心镇的聚集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3.4 创新金融模式支持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

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中心镇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5]。金融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血液”的作用,能够加速中心镇的建设和提升建设效率。

一是,要充分利用传统金融机构资源,加大对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力量,通过内部改革、股份制合作融合等创新方式进行规范化升级。加大支农力度,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中心镇建设速度。二是,通过金融创新,着力解决特色农业中心镇建设中所面临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纾解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困境,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等新金融方式,提升金融支农的普惠性,增加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可得性,提升投融资效率。三是,创新“三农”政策性金融,提升对特色农业支撑的力度,主要是激发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的积极性,扩大特色农业定向支持信贷规模,创新金融支农信货政策体系,以此提高支农效率。

[1]李杨.以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思路[J].营销界,2019(47):1-2.

[2]杨川.如何做大做强中心镇[N].四川日报,2020-09-04(006).

[3]远山.走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18-08-28(006).

[4]李青.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N].九江日报,2018-11-09(005).

[5]胡世录.基于金融支持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0(7):96-98.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59

TU984

A

2095-1205(2020)08-121-02

猜你喜欢
特色金融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特色种植促增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