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梅,张 敏,盛 丽
老年人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其不良生活方式、异常血脂水平、高血压等均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血压是冠心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1],相关调查[2]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3倍。随着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介入术因具有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但术后仅给予病人常规干预及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显著效果,部分病人还会因为长期药物治疗造成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效果[3-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给予长距离快走锻炼,观察干预效果。现作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0~78岁;病程1~12年;血压分级:Ⅰ级35例,Ⅱ级17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6例;冠心病疾病类型:心绞痛25例,心律失常11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用药情况:β-受体阻滞剂10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3例,钙离子拮抗肌17例,阿司匹林12例。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1~82岁;病程1~13年;血压分级:Ⅰ级36例,Ⅱ级16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9例,高中或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15例;冠心病疾病类型:心绞痛27例,心律失常11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用药情况:β-受体阻滞剂8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1例,钙离子拮抗肌16例,阿司匹林14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诊断标准;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病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模糊;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精神疾病;行动困难;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拒绝配合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1)干预人员督促病人遵医嘱使用药物,询问病人用药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对于存在者立即上报医师以作出相应处理。(2)强化健康教育。干预人员向病人详细讲述疾病的发生原因等相关知识,并嘱咐其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其血压、心率等。(3)加强巡视。尽可能满足病人各方面合理需求,嘱咐病人日常摄入低胆固醇、热量及脂肪的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长距离快走锻炼,具体操作:干预人员嘱咐病人进行快走锻炼,速度为130步/分,30~70分/次,具体时间可根据病人自身体质决定,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者初始速度可适当减缓,在机体逐渐恢复后再加速,1~2次/天,每日步行距离为5 km。干预人员嘱咐病人在行走时应保持抬头挺胸姿势,并自然放松、展开双肩,尽可能让肩部和臀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并调整自身呼吸,记下步伐。若病人在行走中出现胸闷、头晕等状况则立即减速至停止行走;若行走后第二天病人感觉非常疲惫,可适当减缓速度。
1.3 观察指标 (1)血压:观察并记录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变化。(2)心肺功能:采用心肺运动训练测试评价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心肺功能水平,包含心率(HR)、CO2排出量(VCO2)、峰值摄氧量(VO2peak)、代谢当量(MET)、CO2通气当量(VE/VCO2)[5]。(3)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价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包含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5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维度0~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1 2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2 2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HR、VCO2、VO2peak、MET、VE/V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R、VCO2、VO2peak、MET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VCO2、VO2pea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冠心病作为临床高发疾病,其对老年人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冠心病发生率逐年上升[7]。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病人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机体内持续高血压会造成左心室肥大,室壁张力会明显上升,引发心肌组织纤维化进程,使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降低了心肌血液灌注量,对于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诱发炎症反应,致使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造成心外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快[8-9]。此外,高血压也参与纤溶系统激活、胰岛素抵抗等病理过程,会促进产生血栓。临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采取经皮冠状介入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也需要术后进行有效康复训练以巩固机体康复,避免疾病复发[10]。相关研究[11]结果表明,中老年女性每日快走30 min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介入术后病人实施长距离快走锻炼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病人血压状况。其原因为长距离快走锻炼作为剧烈运动措施可有效消耗病人机体内大量热量,并且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促使血管内血液黏度下降,改善血液流变性,提升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最终有效改善病人全身血液循环状况,降低血压水平[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VO2peak、V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R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心肺功能,其原因主要为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强化病人机体内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能力,对肌凝蛋白ATP酶的活性起到有效强化作用,并改善横桥的活化水平,促进心肌收缩力提升,心排血量显著上升,最终促使冠脉灌注量增加,有效避免心肌缺血状况[14-15]。此外,长距离快走锻炼可促进病人冠状动脉循环的运送能力提升,增强冠脉血管的扩张力,提升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促进冠状动脉血供充足,促进血液循环后加快气体交换,最终提升血氧含量,心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16]。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程度、治疗满意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原因主要为该锻炼措施可有效提升病人机体心肺功能,且病人在锻炼过程中可使自身精神压力得到释放,使其能够以放松心态面对疾病,改善心理状况,最终促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17-18]。
综上所述,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介入术后病人的血压水平、心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