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干预对促进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2020-12-17 05:23孙雪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幸福感心理学

李 静,孙雪芹,马 杰

心理健康是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能够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做出贡献[1]。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2-7]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孟莉[8]研究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护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人际困扰、就业压力等,由于其以后将面临复杂的护患关系及社会偏见,更易导致负性情绪的滋生[9-14]。因此,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关系到护生的自身成长及在以后工作中的发展。本研究对在校本科护生进行6周的积极心理干预,探讨促进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量估计:参考公式,其中为对照组均数,为干预组的均数,为合并标准差。参考统计标准,本研究按双侧取0.05,取0.08,参考文献[15]得,依据公式,查表n=32人。考虑到存在研究对象流失情况,将样本数扩大10%,最后确定2组人数n1=n2=35人。

选取在蚌埠医学院就读的在校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通过招募报名的志愿者;(2)近期未参加过其它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者;(3)理解能力正常,无精神障碍。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因各种原因失访者。经过筛选,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护生66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4)。其中,干预组年龄18~23岁;男生5名,女生27名;大一14名,大二11名,大三7名;城市6名,城镇3名,乡村23名。对照组年龄17~23岁;男生3名,女生31名;大一19名,大二9名,大三6名;城市7名,城镇9名,乡村18名,2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工具 (1)抑郁自评量表(SDS):共20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反向计分包括10个条目。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77。(2)焦虑自评量表(SAS):共有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其中有5个条目为反向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大于69分则为重度焦虑。SAS有较高的信效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75。(3)生活满意度量表:共5个条目,采用1~7级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76。(4)幸福感指数量表:包含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主要用于测查人们当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其中前者包含8个项目,而后者仅1项,两部分均采用1~7分评分制,得分范围2.1~14.7分,表示由最幸福到最不幸福,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9[16]。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为0.89。

1.3 常规心理活动 包括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课程、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参加常规心理活动。

1.4 干预方法

1.4.1 干预形式 干预组采取团体积极心理疗法,对照组仅参加常规心理活动。将干预组分为2组,每组16例。干预时间为2016年9月初至2016年10月下旬。共6次,每周1次,每次90 min,定于不影响护生学习的下午放学后,活动地点定于护理系活动室。

1.4.2 干预方案及实施 本次干预活动命名为:心灵幸福之旅;干预小组命名为“心动力”成长小组。团队指导老师1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长期从事护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与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协助者1名,具备一定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心理干预实践知识。本次干预方案的设计主要是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框架下,参考“6周集体积极心理治疗”方案[15]及阳志平主编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第2版)》,在导师指导及咨询相关心理学专家后,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确定最后干预方案(见表1)。

表1 干预方案

1.4.3 具体实施过程 每次活动分为3个部分:(1)对上一次的活动进行回顾与总结,分享在上一周的时间里表现与收获;(2)对本周的主题进行介绍,并对本周课后练习进行说明与讲解;(3)对下一周的内容进行展望。

1.4.4 干预效果评估 设定2名调查员,由2名护理心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担任,负责研究过程中的问卷收集,分别在基线、6周干预结束后、干预后第1个月、干预后第3个月对研究对象统一发放问卷,评估干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2组护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2组护生在T0时间点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间点干预组生活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时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得分均高于T0(P<0.05~P<0.01),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

2.2 2组护生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2组护生在T0时间点幸福感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干预组幸福感指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各时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得分均低于T0(P<0.05~P<0.01),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生幸福感指数得分比较

2.3 2组护生抑郁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2组护生在T0时间点抑郁、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干预组抑郁、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各时点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1、T2、T3得分均明显低于T0(P<0.01),而对照组抑郁及2组焦虑各时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生抑郁、焦虑得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生的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6,17]。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掘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自我认知)。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是“幸福”三因素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主要通过帮助个体发现自身才能与优势,并指导帮助他们如何运用这些优势,这有利于幸福感的产生[18]。本次干预中帮助护生发现及识别自身优势,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可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可显著提高其对幸福感的体验。(2)积极情绪。积极的情感,即快乐的生活,是 “幸福”三因素理论中的又一重要部分,感恩日记、“三件好事”等练习,通过对今天积极事件和积极情绪进行回顾可以增加积极的记忆,培养积极情绪[5,15],以往的研究[19]显示,积极情绪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3)积极人际。在积极心理学之中,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人们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通过本次活动,使护生明白认真待人、真诚接纳他人的重要,学会爱别人,更要懂得爱自己,回馈别人的快乐同样可以增加自己的快乐,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4)积极应对。研究[20-21]显示,归因方式、应对方式都会对护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中心前提是关注个体优势或抗逆力,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来对抗心理困扰。此次活动帮助护生学会正确归因以及积极应对,增强其抗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增加幸福感。(5)感恩。积极心理学实验证明,记录感恩日记能够有效地提高主观幸福感。干预方案中的感恩日记的练习,可以促使护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护生通过记录感恩日记,更懂得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更容易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6)探索生命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才会让人有持久的幸福感。本次活动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护生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回顾,看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同时对未来进行规划,明确以及坚持自己的道路,体会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的含义。

根据本次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干预对缓解本科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维持作用,与以往的研究[22-23]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与积极心理疗法的作用机制有关。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干预的目标是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而不是消除它。积极情绪作为 “幸福”三因素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幸福感、减缓消极情绪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情绪可以抵消或缓冲负性情绪对生理、注意力、创造力的影响[24]。

虽然人类更倾向于关注生活中的消极方面,但干预方案中的一些练习旨在使护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期望远离消极和灾难化而朝着积极和充满希望的方向。例如“三件好事”练习,护生每晚回忆并记录今天发生的积极的或是完成的事件,而不是今天遇到的麻烦或是问题,或是未完成的作业及任务。记录这些愉快的正能量的事件,并回味这种愉悦的感受,不断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去置换那些消极情感体验,有助于积极情感的培养,减轻或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同样,感恩日记的练习,使护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瞬间或是永恒的美好,去关注和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的苛责别人,这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回忆过去的幸福,构建今天的快乐,减少消极情绪,使护生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采用积极心理疗法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生活满意度,增加幸福感,同时能够减缓或是抵消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护生的心理健康。

本次研究在参考 “6周集体积极心理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了干预方案,研究对象为在校本科护生,随访时间至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因此,后续的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幸福感心理学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