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商行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2020-12-16 07:56杨林谭博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杨林 谭博仁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下,金融供给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变化正对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经营环境造成深刻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突如其来疫情的影响,城商行迫切需要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深入分析城商行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转型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城商行;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2.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更名转制、引资重组、转型发展以及上市等多项改革,我国城商行取得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截止2019年末,134家城商行总资产达到37.27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3.19%,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等一系列变化正对银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经营环境造成深刻影响。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与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城商行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2 当前城商行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地方经济依存度高

城商行多由地方政府控股或者企业法人控股,其业务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受地方经济发展转型与结构调整影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去产能、去杠杆的同时,城商行面临的区域经济环境与实体经济需求均在快速转变,城商行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2.2 传统经营模式承压

我国城商行数量多但个体规模相对较小,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城商行收入主要依靠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但随着LPR等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存贷利差逐渐缩小,资金成本较高的城商行必然受到更大冲击,传统息差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兴起,部分城商行对新兴线上营销渠道重视不足,大而不强、小亦不优的缺点暴露,被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方式蚕食了大量中间业务收入。此外,在包商事件打破同業刚兑信仰后,中小银行信用开始分层,部分城商行以同业业务作为扩表、融资主要手段的经营模式同样面临极大挑战。

2.3 发展方式仍较粗放

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下,银行转型升级离不开精细化管理,但现阶段大部分城商行管理发展仍然具有粗放式特点。一方面,部分城商行战略定力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特色化、专业化经营不明显,集约化经营和内涵式发展欠缺,重资产规模、轻质量效益,忽视资产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相对国有大行,城商行精细化管理水平普遍不足,尤其在考核管理、风险管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及产品研发、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不足将在当前外部环境下更加明显,综合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欠缺。

2.4 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多项监管新政,在未建立健全相应风险补偿政策的情况下,适应能力较差的城商行将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以及资产质量压力。另一方面,受“三期叠加”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收紧,城商行前期快速发展中因信贷管控水平不足所积累的风险正在逐步暴露,资产质量管控面临较大压力。此外,从近期发生的银行业各类风险事件来看,部分城商行内控机制薄弱,风险管理松散,甚至出现治理主体越位、缺位等现象,成为了很多显性或隐性金融风险的来源。

3 当前城商行转型发展应把握的优势

3.1 区域政策优势

城商行的使命在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区域优势是城商行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经济规划相继落地,为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广阔的平台。城商行深耕当地,能有效协调和迅速整合当地政府、国企等平台资源,在融人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3.2 经营转型效率优势

相比全国性银行,城商行往往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其经营机制灵活,经营独立性相对较强,决策链相对较短,效率更高,具备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能力。因此,城商行往往能够“集中资源办大事”,可以更快速地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发掘优势客户、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和策略调整,更好地满足地方客户不断变化服务需求。

3.3 政策方向契合优势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城商行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连,天然地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银行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以及创新创业等业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金融需求。这与城商行的定位高度契合,城商行可在消费金融、小微金融、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养老金融等深耕领域进一步发力,切实发挥比较优势。

3.4 人缘地缘优势

城商行深耕地方,熟悉当地环境,在获取客户信息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一方面对当地居民了解更深,有助于抓住客户痛点需求,形成稳定的客源。另一方面,城商行地缘优势有利于城商行依托当地特色地方文化,走特色化和专业化的经营道路,如杭州银行文创支行,重庆银行文旅特色支行等,都是对城商行提升地方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有益尝试。

4 当前城商行转型发展策略

4.1 坚守定位,深耕当地

一方面,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将自身发展与地方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精确匹配,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特点、股东优势,围绕供给侧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支持小微、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同时,具备相应经营管理能力的城商行,可以探索多元化发展和转型并购,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跨区域经营,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区域。另一方面,扎根当地,深耕基层,突出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理念;城商行应依据市场定位,做好战略分析和行业、客户细分,要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迅速、市场反应快等特点以及政策红利、地缘、人缘和服务网络等比较优势,把握机会,细分市场,走上特色化和专业化的经营道路,巩固品牌,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努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4.2 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

首先,建立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优化资产配置,重视资产质量和资产结构,摆脱粗放的业务发展模式。以资本效率为导向,提高低资本消耗资产的比例。加强产业链金融和个人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轻资本、低杠杆、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其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现考核管理精细化。建立健全内部资金转移价定价( FTP)体系和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配合管理会计系统将考核评价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经营机构、业务产品以及业务经理等各个维度,不断提高对投入产出水平的测算精度。最后,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等业务,加快向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转型。一方面,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和政策指引,稳步提升中小企业、零售业务和高净值客户在整体信贷业务和有效客户的占比。开展与第三方的深度合作,跟进营销,做好客户细分和客户深度综合经营,建立和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维护为一体的系统化营销服务体系,形成对客户资源的全覆盖和深入挖掘,为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4.3 优化营收结构,降低息差收益依赖

首先,增加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资源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将中间业务作为优化经营结构的重要支柱业务之一。深度渗入互联网消费场景和当地消费市场,发展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类业务。大力发展代理保险、代理国债、代理基金等高收益代理业务,深化拓展同业合作,加强区域内的企业兼并重组及债务融资工具、债权融资计划发行等投资银行业务,努力通过渠道整合、联动营销等方式拓展交易媒介类、证券市场相关类和融资辅助类的中间业务,打造中间业务品牌,促进城商行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其次,加大资管业务、财富管理、投行业务以及交易银行业务的创新力度。随着相关监管法规的落地,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将迎来快速发展,对资产管理综合水平较高的城商行而言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再次,发挥金融科技在中间业务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细分客户需求和客户群体,并根据客户风险偏好设计多元化的理财产品,使各类金融产品兼顾针对性和创新性,避免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最后,在当前疫情冲击下,城商行要把握逆周期政策调节方向,提早布局,积极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大健康产业以及“新基建”如5G基站、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行业的支持力度,扩大相应客群。

4.4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一方面,围绕国内外监管的最新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对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改造升级。如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风险预警相结合以更早地识别风险,将深度学习技术与客户数据相结合以更好地评估风险,探索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量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数据治理与内部控制,让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成为转型的助力器,构建大数据、智能化的风控模型,开展精准营销和风险“雷达”预警,使业务营销和风险预警更为精确有效。

4.5 强化区域协同,构建区域内深度融合机制

一方面,可通过建立合作联盟、合作平台等方式,将各银行优势跨区域衔接,减少跨区域经营风险,突破市场战略空间狭小的局限性。如积极参与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商行之间的抱团发展、联合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共同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与金融科技公司深度融合,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和人才实力,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为原则开展长期合作。比如可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发起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等方式来共同发展,开发应用、分担风险成本,既为自身持续经营提供科技保障,还可以输出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同时还能为其他业务融合奠定合作基础。

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城商行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抓住改革契机,尽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坚守市场定位、强化内生能力、对外协同发展,夯实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的经营基础,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王丽娟,王芳.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陀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金融监管研究,2019 (06).

[2]张静,王永宁,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J].银行家,2019 (10).

[3]陆岷峰.推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J].中国金融,2018 (11).

[4]李明.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策略[J].中国商论,2019 (08).

[作者简介]杨林(1987-),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經济、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