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 “优”发展山西现代农业

2020-12-16 02:58沈琦靳月琴王玉燕刘力芦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杂粮山西省现代农业

沈琦 靳月琴 王玉燕 刘力 芦成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现代运营理念以及现代科技技术管理办法的不断更新,使得传统的农业不断升级改造,在充分认识到传统发展行业中农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化农业模式以及传统农业模式之间的过渡,是山西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特;优;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山西虽然是个农业小省,但是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多样的小气候群体,使得山西省农业富有浓郁的区域特色,名优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特色农业大省。以小米、杂豆、燕麦、荞麦为主的小杂粮享誉国内外,被誉为“小杂粮王国”;以苹果、红枣和核桃为主的干鲜果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优质的蔬菜和畜禽产品名声赫赫,倍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这一中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健全政策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1 独特的发展优势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形多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特点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区和丘陵。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耕地6102.6万亩。旱地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近80%,干旱旱情发生普遍,水资源短缺,70%的水来自降雨,河谷纵横,山多川少,80%以上是山地丘陵,污染少,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多样的气候、丰富的地貌,孕育了“小杂粮王国”。

山西省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农业省份,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气候状态,使得山西省的农业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区特色,对应的一些产品种类以及资源也相当丰富。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农业发展大省。山西省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以小杂粮享誉国外,例如小米,燕麦以及荞麦或杂豆等作物,在山西非常盛产。苹果,核桃,红枣等干果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对应的产量一直在全国农业作物排行中稳居前列,对应的优质蔬菜以及畜禽类产品名声显赫,也非常受消费者的青睐。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增收以及农民增效和农村发展为重心,在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对农业产品发展的基础投入力度。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撑的同时,不断输入人才以及科学技术,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体系,着力山西省现代发展优质高产农业,促进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

(1)气候以及地理位置特色。山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地理与气候范围也处于全球北纬37°的生长黄金经济带,世界上最优良的植物作物都分布在北纬37°上,被世界称为神奇的纬度。在这个纬度带上无霜期以及日照和对应的降水干湿度造就了农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卓越的功能。在同样的纬度带上,造就了法国波尔多红酒以及日本新泻顶级水稻和安达鲁西亚的顶级橄榄油产生。同样,山西大部分地区也位于北纬37°的经济带中,无霜期时间较长,干旱少雨,并且日照非常充足。在這样的气候条件下,昼夜温差非常大,并且病虫害非常少,也使得山西的农业特色具有非常良好的条件,在构建地貌纵横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绿色健康生长发展天然屏障,并且根据山西复杂的气候特征以及地形,打造了属于山西省独有的特色农业产业。

(2)产业中的杂粮生产特色。山西省在发展过程中,杂粮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及对应的种植面积,占有全国杂粮生产的10%左右。在山西省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杂粮占有1/3的田地。杂粮产品资源非常之多,种类居于全国之首,并且在多种作物共同生长的环境中,还是农业发展古老的起源地。在我国发展几千年以来,山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将豆类,荞麦以及燕麦,谷子类的杂粮都作为优质的农业产业。山西省在种植这些杂粮类农业产业的过程中,一直都备受我国农业市场的欢迎。山西省的杂粮种植一直稳居全国前三,并且因为良好的地域特征和气候优势,使得山西省的杂粮品质非常高。在进出口行业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山西省的杂粮经常会被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山西省的杂粮营养非常丰富,独有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特色,造就了山西省杂粮的养生和保健功能,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养生健康作物。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程中明确指出山西省的小杂粮王国特色,进一步肯定了山西省在全国杂粮发展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在鼓励和促进山西省杂粮发展机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山西省的农业作物整体发展。

(3)特色果蔬、道地药材品种丰富。山西省中药材种质资源近1800余份,其中大品种中药材和药食用中药材(沙棘,黄芪、党参、远志、酸枣仁、玫瑰花、油用牡丹、山药、甘草、桔梗、菌类等)、特色蔬菜(黄花菜、马铃薯、芦笋等)、干鲜果(红枣、核桃、黄梨、山楂、钙果、翅果等)、食用醋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各具特色。

(4)农业产业中的药茶产业特色。山西省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开拓发源地之一。根据传统历史记载,山西省作为神农炎帝的故乡,制作药茶以及饮用药茶叶已经有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山西的药茶具使药之精华也传茶道之神韵。具有独特的药理功效,也不失茶本身的味道。所以山西省在地道的茶叶发展的基础上,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食物和药物两种功能结合的方式,以果实以及跟进花蕾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药茶的一些单品或搭配品。采用类似茶叶泡煮的方式来为人们打造合理健康的饮用和养生产品。山西的药茶历史非常悠久,工艺非常成熟,在发展过程中,原料的产地及功效都非常明显。当前我国的茶品传承过程中,山西不可或缺的成为了打造和继承的主要省份。

(5)独特的政策优势。山西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农业大省,立足于山西地理优势以及气候优势。在深入贯彻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以功能型农业产业为主要引导模式,进一步加强现代科技的推动力量,进一步抓紧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首先建立了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在不断培养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技技术,不断推动社会服务。在进一步构建农业以及政治、产业、学术和研究等方面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文化服务体系,在引领我国新时代新学科建设的方向中,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2018年,山西省农业功能研究院的建立,使得山西功能性产品的质量检测变得更加高效,在初步建立起独特的政治制度体系基础上,为山西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支撑效果,也使得山西农业发展在逐渐服务省级消费战略的同时,服务全国消费战略提升。

2山西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2.1 以示范区和示范县为主要抓手,打造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山西省的农业发展也开始逐渐提速,进一步推动了大同运城以及晋中三大农业产业示范区以及十个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县的进一步发展。以三大示范区和十个对应的示范县为主要着力点,进一步推动了山西省全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2.2以农机改革为抓手,打造生产装备现代化的农业

随着山西省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结束了过去几千年来以人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利用现代化技能机械设备生产现代化新农业机械模式的发展基础上,山西全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5.2%,比2002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在整体建设过程中,播种机、收割机更为先进。同时小麦的生产已经完全实现现代的机械生产技术,玉米耕种的环节同样以现代化机械操作作业为主。

2.3以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为主要抓手,打造产业化的农业

农业特色是山西省发展农业过程中最核心的着力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西省的工业化建设一直以农业产业化为建设标准,精心打造太行小米以及吕梁红枣和山西杂粮为标准的公共品牌特色,支持雁门肥羊以及汾阳核桃等特色龙头产业。申报推荐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在标记原产地的基础上,推动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建设,使得山西省的产业化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3 山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举措

3.1 落实有机旱作思想夯实功能农业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干旱缺水,要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完善和推广有机旱作农业,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落实总书记有机旱作思想,必须坚持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走绿色、健康、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立足有机旱作发展功能农业,发挥特色农业大省的天然优势,才能实现绿色、功能同步走,才能发挥“安全+健康”的高效益,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最终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绿色和功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确立和巩固山西省特色功能农业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3.2立足资源优势,寻求和瞄准健康需求,构建从土壤到餐桌的科技支撑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支撑,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动“山西杂粮”、“雁门肥羊”、 “太行小米”、“吕梁红枣”、“汾阳核桃”、“山西药茶”等优势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充分挖掘县域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以传播农耕文化、體验乡土风情为内涵的休闲农业,积极推广“产品+农家乐”、 “文化旅游+农家乐”的观光农业模式,实现种植、养殖和旅游观光农业紧密结合,带动农家餐饮、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贸易等周边产业发展,实现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增收。

3.3推进“互联网+”,发展大型一体化企业

山西省农业发展过程中以杂粮为主要发展特色。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例如雁门,清高汾酒和水塔老陈醋等品牌特色。再结合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全面发展最大制约因素,小而不强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打破,在建设大型企业一体化以及大公司管理小商品的模式基础上,需要以更加专业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高校的食品流通,以食品安全为主,建设互联网加新形势。在今年疫情形势下,诞生了许多的电脑和微商产品,在不断推动建设的同时也都实现了高效的市场交易。

总而言之,山西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依据山西各地的资源特色优势和气候特征,在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品的同时,也构建了全省的优质农业体系促进全省农业发展水平,实现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农业增收,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提高山西经济效益发展,带动整体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2]车将.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杂粮山西省现代农业
杂粮有益健康 吃法也要得当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为什么粗粮很健康,却不能吃太多?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杂粮虽好,不宜多吃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