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 夏冬
1.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2.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10
西安地铁高度重视BIM技术应用。在第三期建设规划项目设计招标时,西安地铁就曾要求单位在设计全过程阶段采用BIM技术,交付BIM成果[1]。
在已运营的四号线飞天路站、大明宫北站五路口站机电安装装修工程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试点采用了BIM技术。在建五号线太乙路站中,施工单位采用BIM技术优化场地布置、模拟关键施工工序并优化施工方案,建立了可视化施工平台[2]。
目前各条线路统一规范标准,并采取从施工图阶段开始的“业主主导、BIM咨询单位管理、各参与方实施”的一体化BIM技术应用模式。
(1) 运营四号线应用情况
四号线飞天路站即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的建立。并将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碰撞检查共发现915处碰撞点,并形成碰撞报告,分别是管线间碰撞、管线与结构碰撞。结合设计单位解决模型中的碰撞问题,优化管线碰撞54处,优化土建偏差5处,联合设计解决困难处管线碰撞8处等。
后利用BIM技术发现遗漏系统管线1处,优化机房隔墙1处,优化风道隔墙3处,优化风阀墙2处,发现孔洞预留问题11处,减少现场问题(变更)32%,节省工期近31天,节省人力140人/次。
五路口车站采用了装配式冷水机房技术,基于该机房BIM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五路口站装配式冷水机房全局图
对机房的管线、设备布置进行深化设计,进行设备定位、复核预埋件位置、优化支吊架设计方案,确保设备安装的操作空间及后期设备的检修、更换操作空间,同时根据BIM信息模型,输出需要预制拼装区域内管线的工程量,包括管道尺寸、长度、管件等重要设备参数。实现工厂施工现场拼装工艺,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装配式冷水机房从施工策划到机房验收仅用时37天,装配式预制加工减少人工成本30%。
(2)在建五、六号线应用情况
五号线太乙路站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BIM技术,对车站进行三维化可视化建模,在三维技术交底、优化施工方案、模拟关键施工工序等方面充分发挥BIM技术,并建立可视化施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在三维可视化交底中利用BIM技术对复杂结构进行可视化,如结构施工中梁柱核心区的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施工,结构碗口式满堂红脚手架搭设等重要工序重点进行三维交底,降低因看不懂图纸造成的施工错误,提高准确性。
图2 三维技术交底
对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所涉及的关键工艺进行施工仿真,提前模拟现场施工真实场景、施工工序,对关键施工工序的机具组织安排及特殊位置的人员操作进行仿真,并以动画、图片等形式输出,以用于施工工艺展示汇报及现场工人施工指导,如图3所示。
图3 施工关键技术仿真
运用BIM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现场施工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平台的施工进度模拟、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施工进度滞后提醒等功能,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能有针对性的管控进度,大大地缩短施工工期,经济效益明显。
图4 施工进度计划导入
图5 施工过程模拟
(1) BIM协同工作平台。目前西安地铁正着手通过建立BIM协同工作平台,如图6所示,该平台涵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三个大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对应于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设计单位负责搭建地铁项目的基础数据库,施工单位从“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六个方面进行BIM应用,规划设计及施工的BIM数据最终交付给运营单位进行维护。同时,按照BIM协同工作要求进行BIM数据共享。平台可集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设计图纸模型、施工信息、运维专题信息等地铁建设全生命周期时空信息。还具有监测数据报送、施工进度管理、预警处理、隐患排查、视频监控等功能。
图6 BIM大系统平台门户
(2)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实景建模技术航拍照片生成三维地形模型以及实景模型[3],进行场地分析与三维选线,在真实场地中进行设计,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车站设计、场地平整、基坑开挖等。如图7所示。
图7 周边场地仿真模型
(3)三维市政管线。西安地铁周边市政管线亦密布于城市主要区域,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难度较大,传统的二维设计很难对复杂条件表达清楚、面面俱到,容易出现失误。
采用BIM软件进行三维市政管网模型的构建。并根据BIM软件碰撞冲突报告,对BIM综合模型中的“错、漏、碰、撞”等问题逐一分析,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统筹调整市政管网的空间位置、立体走向等,优化设计方案。如图8所示。
图8 地下管线BIM模型
(4)三维地质。基于BIM软件快速生成三维钻孔模型,一键生成三维地层模型,如图9所示。实现了勘察数据快速检查,模型碰撞检测、空洞检测等模型辅助检查。进而基于BIM地质三维模型生成柱状图、剖面图等成果图纸,实现各种勘察成果数据统计。可将数据与地质模型关联,通过BIM软件直接修改数据,以驱动模型变更。
图9 地质三维模型
(1)目前西安地铁已经在前期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阶段采用BIM技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BIM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集中在一起,增加信息互通性,避免产生信息孤岛。
(3)倾斜摄影技术、三维市政管线、三维地质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虚拟工程环境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