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遗址保护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传达
——以东平陵故城遗址为例

2020-12-16 14:44邢晨燕田林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4期
关键词:场所遗址历史

邢晨燕 田林

1. 身份证号码:1309821990****5425 北京 100000;

2.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00

引言

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近些年来尤为重视,我国自20世纪中期以来建造的遗址保护和展示类建筑数量超过300。遗址保护建筑的功能非常明确,不仅是保护遗址本体的有效手段,也承载了部分展示功能。由于遗址保护建筑一般建于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内,而近年来对遗址及周边区域作为整体的保护和利用日趋重视,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在对遗址本体的保护的基础上也应当充分考虑遗址历史文化内涵,传达一定的场所精神。

1 文化遗址场所中的遗址保护建筑

1.1 遗址保护建筑的概念界定

遗址保护建筑的概念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官方文件中多称为“保护性设施”、“保护性建筑”等,其含义是建在遗址之上,对遗址本体以保护为基础,以展示为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近年来常用到的遗址保护棚有相同的含义。

此外,更广为人知的概念是遗址博物馆。在《遗址博物馆学概论》及相关学者论文中,遗址博物馆的概念涵盖了发掘、保护、研究、展示等功能[1-2]。笔者认为,遗址博物馆的展示、研究等其他功能要求更高,其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重大。遗址保护建筑相对而言更加明确,保护为基础,展示为目的,强调的是对于遗址本体的展示。对于遗址保护建筑的探讨更多地倾向于其建造如何避免对遗址本体的破坏,如何对遗址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和适当的展示。此外,由于不同类型的遗址具有截然不同的属性和特征,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就不应仅仅是结构和空间物理环境的设计,对于其形象也要进行适宜设计,以符合遗址属性和特征。

1.2 文化遗址及文化遗址中的场所精神

(1)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实践现状

由于遗址具有不可移动性,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存在容易对遗址产生破坏,对于遗址的保护则成为首要任务。遗址保护建筑首先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满足对于遗址的保护功能需求。当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早已经扩展到对文化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威尼斯宪章》中提到:“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3]。可以看出,真实地保护一定地域范围内历史风貌的意义远远超过保护文物本体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大多为对遗址所在区域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包括将遗址保护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遗址公园、位于风景名胜区将遗址作为景点、位于城市郊区建成森林公园或结合农业建成历史文化生态农业园等方式。以上方式对遗址本体是与其周边环境总体规划、展示路径、环境氛围的营造都是经过精心营造的,因此,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受到历史和文化的熏陶。遗址及其周边环境是一个承载历史文化意蕴的整体。

(2)遗址场所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对遗址所在区域的整体保护和利用与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理论不谋而合。场所不仅包含物质空间,还蕴含着精神意蕴。人们进入特定场所,并对所在的场所产生认同和归属感,也就是场所精神。它能够使人体验到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独特意蕴,唤起对此时此地的回忆[4]。

遗址一种作为特定的场所,包含着古人政治、宗教等方面生产生活的印记,见证了人与自然的抗争,承载着古人思想情感价值观的信息,体现了人类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加之今人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活动的参与,使得遗址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场所特性。在遗址区,参观者通过体验、参观活动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还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遗址的场所精神也就得到了有效地传达,遗址也就充分发挥了其社会和文化意义。

1.3 文化遗址区中遗址保护建筑传达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因此,以保护和展示遗址本体为目的而建的遗址保护建筑在设计时,必须对此区域予以整体考虑并传达其独特的场所精神,可以充分挖掘场所历史文化信息,营造与遗址空间环境相呼应的氛围,建立参观者与遗址高度契合的情感体验和认知。

图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室外场景(图片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其选址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的整体规划设计中通过雕塑广场、集会广场、遗址广场、和平公园及建筑展览,利用雕刻有南京大屠杀日期的十字架/受难者雕塑/遇难者名单墙、“万人坑”遗址等元素,观者在此地产生侵华日军暴行的愤怒,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同情,对和平美好的热爱的感情,因此遗址的场所精神也就通过纪念馆的规划设计得到了有效传达,遗址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也得到了发挥[5]。(图1)

2 传达场所精神的遗址保护建筑设计手法

遗址保护建筑作为遗址区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充分挖掘遗址文化内涵、有效发挥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至关重要。遗址保护建筑必须结合环境整体设计,又由于遗址保护建筑的当代属性,必定以现代结构、材料建造,与遗址的历史属性冲突,因此在建筑造型、建筑装饰、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应充分契合遗址氛围,传达遗址历史信息,合理组织参观体验空间流线组织,以实现充分传达场所精神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遗址保护建筑实践中遗址类型不同、遗址环境复杂,设计手法也十分多样,笔者试图从中总结出能够充分反映场所精神的设计手法,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总结以下三种设计思路(表1):

表1 传达场所精神的遗址保护建筑设计手法及实例

2.1 文脉传承式

一种情况是,在遗址历史信息丰富详尽,能够提供翔实史料以供建筑类遗址复原的条件下,重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中遗址的历史风貌,能够以非常鲜明的形象将传达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便于参观者解读和理解历史信息,同时保证历史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以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样式为仿照对象,利用当代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造。然而处理不当,容易误导参观者,因此应当谨慎处理。

上述两种文脉传承手段涉及因素较多,建筑设计发挥余地较小,文章不展开讨论。此外,对遗址所在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或其他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符号化地运用于遗址保护建筑设计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手段。如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典型特征,布局、造型、色彩、装饰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既带有历史特征,提示遗址历史文化属性并使观者对遗址形成初步认知,又避免了对参观者的信息误导。加之遗址本体及遗址出土文物等富有历史气息的展览,观者对遗址历史文化认知不断得到强化。

如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以遗址出土的“干栏式”建筑木构架为典型元素,应用到遗址博物馆设计中,进行模数化组合变异,是对河姆渡遗址文化的典型符号表达,同时“干栏式”建筑复原及先人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河姆渡遗址作为先人生产生活场所的特定氛围,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先人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付出的智慧劳动,农业、建筑、纺织、种植领域体现出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无不加深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实现了遗址场所精神的有效传达[6]。(图2)

图2 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图片来源:http://www.yy.gov.cn/art/2020/8/24/art_1229247712_55008003.html)

2.2 形象消隐式

形象消隐式的遗址保护建筑设计手法,一般进行地下或者半地下设计,结合自然环境的鲜明特征,建筑设计充分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保持环境的整体性和空间的连续性。结合我国遗址多为土遗址的现状,这种手段也更适宜对遗址展示中氛围的营造。这种设计手段,低调处理遗址保护建筑的新建,最大限度地保证遗址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统一。遗址区的场所精神既传达了遗址所在特定历史时期,也应当传达当前场所感,历史的低调、颓败、厚重深深地隐藏于静默的场域中。参观者体验到遗址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感受到遗址在历史时空中的兴盛、衰败。

如汉阳陵外藏坑展示厅,将建筑主体设于地下,沿坡道曲折而下,展示厅屋顶覆土绿化。采用了少干预、不破坏、取法自然的手段,地表以上仍然呈现出帝陵陵园的原始风貌[7],如图3所示。参观人员从遗址区外在形象中无法感知到遗址的位置,得到的是整体而统一的公园绿化认知意向,遗址公园的肌理是对于汉阳陵的传承,更富有研究价值的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存在于地下展厅中。遗址公园的静谧自然同遗址文化的低调内涵,共同演绎了汉阳陵遗址的场所内涵。

图3 汉阳陵遗址外藏坑展厅总体效果(图片来源:《为文物古迹而静默-再读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展示厅》)

2.3 地域建造式

地域主义最早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后来,后现代建筑理论家弗兰克·普敦提出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等。国内也有许多优秀的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的实践,“乡土建筑”、“本土建筑”等说法均是这种建筑创作理念的发展。采用地域主义的设计理念应依据不同场所的自然环境、地域建造手段和建造材料,对建筑设计要进行相应的考虑并使之适应场所,传达场所精神。在一定区域内的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采用上述设计手法,能够使建筑体现当地特色,与环境协调统一,避免突出建筑主体而造成区域整体氛围的破坏。一定地域内建造方式的历史性和发展连续性,既能突出历史文脉,又能引发一定地域产生关联性想象,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历史建造文化的深厚积淀、建造技艺的精妙等无不体现着遗址区的场所精神内涵。

图4 辽宁五女山山城遗址博物馆(图片来源:《遗址博物馆设计浅谈》)

如五女山高句丽山城遗址博物馆建筑主体依附于山体,以青石模拟高句丽用楔形石板筑城。树木掩映下的建筑与山体浑然一体,也呼应了此处是山城遗址的主题[8],如图4所示。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造手段源于历史,再加上建筑形体中扯开的若干缝隙,将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随着时间的流逝,烘托出时空转换的神秘氛围,将观者拉入到历史氛围中去感受和了解遗址历史。

当然,设计手法的应用在实践中并无清晰的界限,若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能够充分保护遗址本体、有效传达遗址场所精神、准确展示遗址历史文化信息、使观者充分融入遗址氛围并进行多方位体验,多种设计手法的结合也很普遍并值得推崇。

3 东平陵故城遗址保护建筑设计中的场所精神传达

3.1 东平陵遗址概况

东平陵故城是山东省乃至全国保存状况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城邑之一,总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曾为济南国(郡)的治所。遗址内由道路和冲沟划为若干区域,遗址中部西侧为冶铁区,南部为手工业区,东北部为宫殿区,其余部分为居民区。

为了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东平陵故城遗址已经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以东平陵故城的现存城墙地上遗存围合而成的空间为核心,并充分涵盖其周边历史人文环境,总面积774公顷。规划将保护范围内分为遗址现场展示区与生态农业展示区,其中遗址现场展示区包括宫殿遗址展示区、冶铁作坊遗存展示区、居民遗址展示区、城墙展示区、手工作坊遗址展示区;生态农业展示区为东平陵故城农业现代示范园改造,作为遗址现场展示的背景环境。东平陵故城展示布局特点规划设置2处出入口,分别位于遗址西侧及东南角。其中位于遗址西侧的为主出入口,东南角为辅助出入口。现对宫殿区及冶铁作坊区域的考古遗址进行封闭式遗址保护棚设计。

3.2 东平陵故城遗址场所精神探究及设计手法探讨

基于东平陵故城遗址现有规划,现挖掘遗址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为遗址保护棚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首先,由于东平陵故城是典型的战国时期城邑,可挖掘战国时期建筑文化。战国时期城墙为夯土筑成;宫殿均属高台建筑,有阶梯形夯土台,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其次,龙山先人于四千五百年前创造了 “龙山文化”。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城子崖遗址、焦家文化遗址、西河文化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最后,规划范围内以耕地、林地为主。结合保护规划设计生态农业展示区,遗址保护区内自然环境优美。

基于以上研究,综合前文所述传达场所精神的设计手法,可对多种设计手法进行结合运用。首先采用文脉传承式的设计手法:将战国时期建筑文化进行符号性提取并运用到遗址保护建筑设计中,其次采用地域建造式手法,探究遗址场所及周边环境特征,运用合理建筑材料和建造手法,使建筑低调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中;与此同时,应注意建筑形体及材料色彩在整体环境中低调处理,也能够体现形象消隐式手法的内涵。

此外,控制建筑高度,并避免形体突出打破环境连续性和整体性。最后,在引导标识及建筑装饰等细节中融入遗址文化中的典型元素,加强遗址历史文化氛围的烘托。

3.3 东平陵故城遗址宫殿区、冶铁区遗址保护棚设计

宫殿区一号建筑遗址位于东平陵故城中轴线偏北,距北城墙约500米,当地称为“殿基地”。考古遗址发掘有建筑散水、铺地砖、柱础遗迹、排水道等。冶铁区遗址由东西两个考古遗址坑组成,出土有铁锄等铁器。

在设计中,遗址保护棚造型提取战国时期建筑中梯形夯土台的典型特征,形成两处保护棚的造型来源。其合理性在于:一方面是夯土台是对遗址所在历史时期的建筑典型特征,其符号性提取是对遗址的文脉传承;另一方面,黄褐色夯土墙的材料肌理能够充分融入环境,最大限度保持环境的一致性,同时合理减少立面门窗面积,避免打破形象整体性,是对形象消隐式设计手法的回应;最后,针对东平陵故城遗址为土遗址的属性及附近多处土遗址且遗址所在地为麦田及村庄的现状,夯土建筑无疑是最能体现地域主义精神的体现形式。

其中,宫殿区一号建筑考古遗址坑尺寸约为46m×30m,西侧紧邻道路,遗址保护棚主体呈现为两个方形体块穿插,梯形收分的建筑形态,体块交接处设高侧窗,引入柔和自然光线。保护棚入口设于西侧,提取土瓦当图案元素,富有历史韵味。(图4)冶铁作坊区两个考古遗址坑尺寸分别为30×14m、16×21m,位于遗址保护区内重要东西向道路南侧,保护棚平面呈“L”形,整体形象为两个梯形收分体块拼接,立面设高侧窗,引入柔和自然光。保护棚入口紧邻道路,同样提取出土瓦当图案元素,呈内凹型,将观者引入内部。在建筑入口及外立面格栅设计中加入金属元素,呼应冶铁区遗址主题,如图5所示。为避免建筑体量过大影响环境的协调统一,两处建筑均限高6米,局部不超过7.5米。

图5 东平陵故城遗址宫殿区一号建筑遗址保护棚(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东平陵故城遗址冶铁区建筑遗址保护棚(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参观动线引导中,将夯土特征延续到道路及典型标识设计中,使参观人员首先形成对遗址所在历史时期建筑典型特征的认知,不断通过典型标识等元素进行强化,使其融入历史文化氛围中,并进一步通过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的现场展示,体验到遗址文化的博大精深、先人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无限智慧及历史更迭中文化遗产的变迁,传达出静谧、富有文化和历史意蕴的场所精神。

4 结束语

在对文化遗址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是当前遗址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议题,因此以保护为基础,以展示利用为目的的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文化遗址中历史信息的传达,充分尊重遗址环境及其承载的历史信息,与环境设计整体考虑,充分传达遗址所在区域的场所精神。

图表来源

表1:自绘

图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

图2:http://www.yy.gov.cn/art/2020/8/24/art_1229247712_55008003.html

图3:《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图4:《辽宁五女山山城高句丽遗址博物馆工程记录》

图5、图6:自绘

猜你喜欢
场所遗址历史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新历史
恋爱场所的变化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