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非流利产出与衰老关联度研究

2020-12-16 06:39刘楚群
关键词:口误流利舌尖

刘楚群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非流利语言产出在口语交际中比较常见。Tseng[1]将语流中断、词语修补、不完整句法结构、语助词和感叹词等都归入非流利现象。 杨军[2]认为,非流利指的是在时定(timing)、韵律和语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流利话语的口语产出。 口语表达的即时性特点决定其不像书面语那样流畅, 而是有大量没有明显表达效果的重复、填塞、缺损、口误等非流利现象。我们调查了65 岁以上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口语非流利现象, 试图探讨衰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口语非流利产出度, 并以此窥测老年人语言能力的变化情况。

一、 老年人口语非流利现象的类型

口语非流利现象的具体范围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我们对老年人语料的调查显示,口语非流利现象主要包括六种类型:冗余性重复、填塞语、话语缺损、口误、后语抢先、舌尖现象。

(一)冗余性重复

从交际效果看, 口语中重复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一类是说话人主观故意的重复,目的是为了强调,如“特别特别的重要”;另一类是说话人并非主观意识的重复,如“特特特别的重要”或者“特别的重要重要”, 此类重复往往是说话人不可控的,是无语用价值的累赘性成分, 往往影响句法结构的流畅性,这就是冗余性重复。 如:

(1)我十七年没有看过外语,没有摸过一下外语,因为原来学俄语,后来跟苏联又又又,关系又又又搞得不好。 (69 岁,男性)①本文所有例句都来源于访谈之后的录音转写材料,每个例句后都注明访谈对象的年龄和性别。

(2)警察对这些人也是熟视无睹,唉,也熟视无睹。 现在我觉得抓行人抓行人都是小问题,唉,现在往往执法机关什么东西啊都是欺负些弱势群体。 (69 岁,男性)

(3)噶就在在在那个教育学校,呃,工作到,呃,工工工作到76 年吧。 (80 岁,男性)

上例划线部分都是冗余性重复成分, 不传达附加信息,完全是多余的成份。 从形式上看,既有词的重复,如例(1),也有短语的重复,如例(2),还有构词的某个语素的重复,如例(3)。 冗余性重复其实是不自觉说出来的词语, 几乎没有经过大脑的思索,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点类似于口吃,说话人只需要延续前一个语法结构相同的口形变化即可产生。

(二)填塞语

填塞语是填塞在口语中的不带任何信息内容的成分,在老年人口语中比较常见,往往造成话语的松散臃肿,影响表达的清晰度。口语中的填塞语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这个/那个”,二是“什么”,三是“唉、呃、嗯”。 如:

(4) 那时候我那时候这个这个发的发的电报没有一个人,嘿,比的上我咯,又快又准确,我我我写每一分钟可以这这这个打一个字母, 我一般可以打到打到合到一一百四十,一百四十。 (89 岁,男性)

(5)我们那个时候能够呢,胃溃疡,胃出血,一附医院又救了我的命,因为嘞,我去开会我都想不去,那个医生讲这个机会你不去啊,那个那个主治医生讲你去,不要紧,我保你。 (男性,87 岁)

(6)这个这个50 年代时候,南昌人的素质还可以,啊,什么什么什么路不拾遗,这个夜不闭户。(69 岁,男性)

(7)我说音,唱歌嘛,要讲究音质,音色,唉,总要听起来感到感到优美,呃,这个像说话一样的,呃呃呃呃“一把火一把火”这样的,啥玩意儿啊!(78 岁,男性)

现代汉语中的“这个/那个”最基本的用法是指代,而在口语中有时是话语标记,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但在上述例(4)(5)中的“这个/那个”则既无指代意义,也无话语功能,完全是填塞在话语中的没有任何交际价值的成分,是填塞语。[3]例(6)的“什么”情况一样,尽管“什么”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疑问和列举两种用法,但此处都不是,而是累赘成分,属于填塞语。例(7)的“唉、呃”从词语形式上看像是语气词或感叹词, 但在上述例句中既不表示任何语气,也无感叹的含义,就是填塞在话语中的一个声音,但影响了话语的流畅性,我们称之为填塞语。[4]这些填塞语在外形上不受限制,可以只出现一个,也可以出现两个或多个连用,还可能不同的填塞语一起出现。 话语中出现过多的填塞语是表达不流畅的体现,甚至会影响交际。

(三)话语缺损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其结构成份都必须是完整的, 否则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完整甚至交际的障碍。当然,口语的结构成分不像书面语那样整齐连贯,口语中往往有更多的停顿和插说成份,所以其结构成分显得更加松散,但不管怎么松散,其所有的结构成分都应该是完备的, 否则就没办法完整地传达语义内容。 但是,在老年人口语中,经常会出现结构成分残缺的现象。 如:

(8) 但是你现在就是这样讲, 你比如100 个人,在这边等那个红( )等那个等绿灯,不闯红灯。(83 岁,男性)

(9)这就是说,只有顾准,那是真的嘞,这个,呵呵,没有任何接触,但是嘞,我觉得顾准,作为一个,这个,思想者,或者思想家啦,是非常值得( ),啊,这个,我我主要的就是说,因为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啊,写了他。 (90 岁,男性)

(10)这个呃,人生自豪啊,我反正从我自己这个角度来讲我都回忆了一下呃, 有两个呃事反正反正我就感觉比较那那那那个呃那个问题, 一个呢,就是我家里啊原来是日本鬼子呃也来过,占了大概半年多……(83 岁,男性)

上述例句都出现结构成分的缺损, 这些缺损有的不一定影响语义的传递, 但有的则造成了表义不清楚。 根据语境推断,上例(8)是词“红灯”缺损了后一个语素“灯”;例(9)是缺损了句子的谓语“写”;例(10)是篇章缺损,说话人想说“有两个事”,但只说了一个事就没有下文了,从而造成篇章缺损。

(四)口误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说话人说出来的话与其所想说的话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不是主观故意为之,这就发生了口误。一般情况下,发生口误后说话人都能意识到,往往会进行及时修正,但也有说话人不知道发生了口误从而不修正的情况。 如:

(11)那那那那那我们中文系啊,那个原来是汪大军当系主任,不是,汪木兰当系主任,汪大军当副主任。 (80 岁,男性)

(12)我对南昌的印象,觉得物质很丰富,东西很便宜,嗯,这个说明,我就觉得非常满意,但是不知道是过了多少时间,我感冒了,还还还什么生病了,我就到一附,二附院,就是二附院,现在的二附院那个医院去看病, 南昌的印象给我突然的大改变。 (82 岁,男性)

上述例句中的划线部分都是发生了口误,然后说话人很快意识到了口误的发生, 从而及时修正了。人的大脑中应该有某种语言监察的机制,能即时监控当事人所说的话, 如果发现说出的话与想说的话不一致,就会及时进行修正,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监察不到位的情况, 即使出现了口误但也没有监察到,从而出现了真正的“言不由衷”现象。 如:

(13)我丈夫很怕他哥哥,每次见到他(丈夫的哥哥)就像猫见到老鼠一样。 (76 岁,女性)(江西卫视《金牌调解》)

从语境不难判断,例(13)说话人想表达的应该是“像老鼠见到猫一样”。

(五)后语抢先

言语的生成至少包含两个过程, 一是表达内容的思维过程,即考虑说什么的过程,二是语言的组织过程, 说话人在想好了说什么之后要寻找适当的词语并按照语言的基本规则组织起来。 思维过程一般要先行,而且一般比较快;语言的组织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慢, 这一点在使用不太熟悉的外语时很明显,首先要找到一些适当的词语,然后要把这些词语组织起来, 如果找不到适当的词语就没办法准确地表达其语义, 如果不遵循特定语言的规则进行词语的组织则会出现语法错误。 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 一般情况, 想到什么就能说什么, 也就是说语言的组织过程和思维过程基本是同步的。 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情况有点复杂,经常会出现语言和思维不同步的情况, 主要表现就是老年人提取大脑中的词汇难度在增加, 速度在变缓,所以老年人一般来说语速比较慢,因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寻找需要的词汇, 有时还会在词语组织方面出现偏误, 从而造成了一种后语抢先现象, 即把本来应该出现在句法结构后边的成分先说出来, 但后语抢先发生之后往往又会意识到话语不完整,从而再进行必要的修正,成为符合习惯的表述。 如:

(14)我是个学生,我什么色彩也没有,什么经历也没有,我是一个孤儿就是这样的,父亲,我几个月父亲就牺牲了。 (87 岁,男性)

(15)养老保险最近讨论的,以房养老的讨论,现在讨论的,又讲,现在我们又讲进入这个老年化的社会。 (80 岁,男性)

上例(14),前句出现“孤儿”,下句的核心信息是“父亲”怎么样,所以说话人大脑中映现的一个最重要的词语就是“父亲”。一般来说,说话人大脑中出现了“父亲”之后就会按照语言习惯组织话语表述,加上一些必要的辅助性成分。但是老年人因为语言组织的速度往往慢于语义表达的速度,所以大脑中一出现“父亲”这个词,马上就脱口而出了,这就造成了后语抢先,但说出“父亲”之后才意识到还缺少其他一些相关的辅助性成份, 然后再补充完整表述“我几个月父亲”。 例(15)的核心语义成分是“讨论”,“讲”也是“讨论”的含义,所以抢先说出了“又讲”,然后再补充完整句“现在我们又讲”,从而造成后语抢先。

(六)舌尖现象

在说话过程中, 常出现某个本来很熟悉的词或名称一时想不起来的情况, 这就是舌尖现象(TOT)。 舌尖现象最早是威廉·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则》(1890)中提出的,后来由Brown 和McNeill (1966)加以完善,并展开系统研究。[5]很多人都有过舌尖现象的经历,有时一个很熟悉的词,感觉已经到了舌尖或嘴边,但就是无法记起,年岁越大出现舌尖现象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舌尖现象发生时, 说话人往往会努力在大脑中去搜寻所需要的词,但有的说话人会进行长时间的停顿,以获取更多的时间从大脑中搜寻所需要的词, 而有的说话人则不自觉地说出一些没有交际价值的话语“废料”,填充在目标词语之前,直到最后找到目标词为止, 这个搜寻目标词语的过程就很容易造成口语的非流利现象。 当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找到目标词,有时尽管经过了艰难的大脑搜索,但最终还是找不到目标词,这也是常有的事。 如:

(16)呃,刘::刘那个刘什么,那刘刘刘什么那个最有学问的,经常来,刘什么,刘世南,刘世南,姚品文,知道啵? (87 岁,男性)①例句中的“::”表示出现短暂的停顿。

(17)像这个这个这个浙江省啊,它出出来的文人啊,可以说是半边天下在中国,是吧?鲁迅,茅盾,夏衍,郁达夫,这些都是啊,还还有很多啊,现在的,嗯,现在比较有名的你像这个,嗯,写《活着》的那个那个小说的小说家叫什么, 都是在这里。(81 岁,男性)

从上述例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舌尖现象的表现,甚至能窥测到舌尖现象发生的过程。例(16)说话人非常清楚地记得其言谈对象的基本特征“非常有学问”, 也记得姓氏, 但名字却难以想起来, 通过不断重复姓氏获得更多的时间从大脑中提取其名字,最后终于想起来了。例(17)说话人想说的是作家余华,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大脑搜索余华这个名字时不自觉地对余华的特征进行了描写,“就是写了小说《活着》”,但最后还是没有想起目标词。 正如Obler[6]所说,老年人常常抱怨想不起一些食物的名称, 他们在准确说出一个词之前常常要对食物进行详细的描述。

口语非流利现象并非老年人所特有, 年轻人也有,只是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出现非流利现象的频率更高。

二、 非流利产出的年龄关联度调查

我们通过访谈获取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自然口语材料, 调查这六种非流利现象在不同年龄段老人口语中出现的频次、频率差异,据此判断衰老程度对非流利产出的影响。

研究老年人语言不能只考虑年龄一个因素,因为老年人群体构成非常复杂, 不同老年人有不同的职业生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等,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其语言状况。本文主要探讨衰老对口语非流利现象的影响, 所以要尽可能排除非年龄因素的干扰。 因此我们选择了高校教师这个语言同质性相对较高的群体——江西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副教授作为考察对象。所有调查对象都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都能够独立生活,并且没有明显的语言交际障碍。

我们以实验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把所有的受试以5 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成5 组: 老年一组(65~69 岁),老年二组(70~74 岁),老年三组(75~79 岁),老年四组(80~84 岁),老年五组(85~89岁)。每一个年龄组包含10 位调查对象,为排除性别差异的干扰,所以调查对象全部选择男性。另外还设置了1 个参照组,10 位35~45 岁的中年大学男教师。 参照组和受试组所有成员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都在大学校园工作、生活,有相对较多的社会共性和大致相似的话语特征。

我们设置了5 个话题, 对实验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获取了40 余万字的口语语料,以此为基础探究老年人口语非流利现象的各项表现特征,并分别统计了不同年龄段老人出现非流利现象的频次和频率,其中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统计了其出现频次①填塞语、口误、舌尖现象一般都发生在词的层面,所以可以计算它们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但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则不仅仅发生在词的层面,所以无法计算其语篇频率,只好计算频次(即出现次数)。,而填塞语、口误、舌尖现象则统计了其出现频率。

(一)非流利现象产出频次的年龄关联度调查

我们调查统计了不同年龄段老人出现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次, 以此判断非流利现象出现频次与年龄的关联度。具体做法:从每位调查对象的口语材料中选取最初的2000 字作为分析对象, 每一年龄组(10 位调查对象)的语料总数就是20000 字,然后统计不同年龄组中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的频次。 统计数据见下表(1):

表(1) 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出现频次数据表

从表(1)可以看出,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这三种口语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次与老化之间整体上都具有正相关性,具体分析,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四点结论:第一,老年人出现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的频次整体上都要高于中年人, 其中冗余性重复约为中年人的1.4 倍, 话语缺损约为1.9倍,后语抢先约为1.5 倍。 第二,老年组,年龄越大出现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的频次整体趋势就越高,其中70~74 岁这个年龄段的数据尤其特别凸显。 第三,65~69 岁的低龄老人和35~45岁的中年人相比,其出现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的频次差异不是太明显。第四,70~74 岁的老年人出现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的频次要大大高于65~69 岁的老年人,基本上也高于其后一个年龄段(75~79 岁)的人。

总之,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这三种口语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次都和人的衰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本趋势是年龄越大出现频次越高, 其中70~74 岁这个年龄段尤其提高明显,是一个重要拐点。

(二)非流利现象产出频率的年龄关联度调查

我们调查统计了不同年龄段老人出现填塞语、 口误、 舌尖现象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率, 以此判断非流利现象出现频率与年龄的关联度。具体做法:通过人工逐个甄别出访谈对象口语材料中的填塞语、口误、舌尖现象出现次数,通过MyZiCiFreq(字词频率统计工具)统计访谈对象口语材料的词语数量, 以非流利现象的次数除以总语料的词数,得出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率。调查显示,填塞语、口误、舌尖现象的出现频率与老化之间基本上都具有正相关性。

1.填塞语产出与老化之间的关联度

我们统计了两类填塞语的出现频率: 一是填塞性“这个”和“那个”,包括他们单用的情况和连用的情况;二是“呃”类填塞语,包括“呃”“唉”“嗯”。 下边表(2)(3)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表(2):填塞性“这个/那个”单用、连用频率数据表

表(3):“呃”类填塞语出现频次数据表

从上表(2)(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填塞语的出现频率与老化之间整体上具有正相关性,具体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基本认识:第一,老年人口语填塞语的出现频率整体上要高于中年人, 特别是“这个/那个”连用时,老年组的出现频率是中年组的3 倍;第二,就老年人五个组来说,基本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填塞语的使用频率也明显提高,其中70~74 岁老年人提升得尤其明显,大大高于65~69 岁老年人, 也高于75~79 岁的老年人;第三,65~69 岁老年人填塞语的出现频率与35~45岁的中年人没有明显差别;

2.口误与老化之间的关联度

我们通过分析各年龄组语料中口误的频率及口误自发修正的比率, 探究老年人口误与衰老之间的关联度。 下表(4)是具体的调查数据:

表(4):口误频率及自发修正比率数据表

由表(4)可以得出口误频率及口误修正比率与老化的相关性。 从口误频率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判断:第一,整体看来,70~74 岁、75~79 岁这中间两个年龄段老年人口误发生的频率最高,80 岁以后开始回落,整个数据图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特征;第二,70~74 岁这个年龄段老人的口误频率相比65~69 岁高很多,差不多是5 倍;第三,老年人口误频率整体上并不比中年人高。 从口误修正比率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中年人自发修正的比率要明显高于老年人, 大约是老年人的1.5 倍; 第二, 老年人五个组中,70~74岁这个年龄段的自发修正比率最低;第三,老年人五个组中,85~89 岁这个年龄段的自发修正比率最高。

(三)舌尖现象与老化之间的相关性

舌尖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言语表现, 已有研究显示, 舌尖现象的发生频率与年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统计了不同年龄组老年人口语中出现舌尖现象的频率, 以此来探究其与老化的相关情况。 下表(5)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表(5):舌尖现象频率数据表

根据上表(5)的数据,可以大致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老年人发生舌尖现象的频率整体上要高于中年人,大约是中年人的1.6 倍;第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发生舌尖现象的频率基本趋势是越来越高;第三,65~69 岁的老年人出现舌尖 现 象 频 率 (1.01‰ ) 同35~45 岁 的 中 年 人(0.87‰)差异不是太明显;第四,70~74 岁老年人舌尖现象的频率相比65~69 岁老年人有了明显的提高;

纵观冗余性重复、填塞语、话语缺损、口误、后语抢先、舌尖现象这六种口语非流利现象,总的趋势是老年人出现的频率要高于年轻人, 高龄老人要高于低龄老人,其中70~74 岁这个年龄段是一个重要拐点, 这个年龄段口语非流利现象出现频率提升比较明显。

三、衰老与语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语言能力的内涵涉及面很广,很难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流利表述能力一定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口语表达中出现了大量的非流利现象, 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语言流利表述能力的相对降低, 口语中非流利现象越多,其语言流利表述的能力也就越低。

上文已述,我们统计了不同年龄段老人六种非流利现象的出现频次、频率。 冗余性重复、话语缺损、后语抢先我们统计了出现频次,下图(1)是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累加频次的曲线图, 折线是数据线,直线是趋势线;填塞语、口误、舌尖现象我们统计了出现频率,下图(2)是这三种非流利现象累加频率的曲线图,折线是数据线,直线是趋势线。

图(1):非流利现象频次图

图(2):非流利现象频率图

口语非流利现象的频次、频率与流利表述能力具有反相关性, 即非流利现象出现的频次频率越高,说明语言流利表述的能力就越差。 上边图(1)是老年人口语非流利现场频次曲线图,图(2)是老年人口语非流利现象频率曲线图。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边的两个曲线图来大致判断老年人语言流利表述能力与衰老之间的关联度。 得出几点相关结论如下:

第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口语非流利现象的频次和频率越来越高,据此判断,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口语流利表述能力在缓慢下降。

第二,65~69 岁这个年龄段与35~45 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人, 其口语非流利现象的频次和频率差别不明显, 据此判断,65~69 岁的老年人相对于35~45 岁的中年人, 其语言流利表述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第三,70~74 岁这个年龄段相比65~69 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人, 其口语非流利现象的频次和频率提升非常明显,据此判断,70~74 岁是语言流利度下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们统计老年人口误自发修正的比率特征也支持这种观点,70~74 岁这个年龄段老年人口误自发修正比率只有33%,而其他年龄段老人口误自发修正的比率基本都在60%以上。 口误自发修正体现了说话人对自己话语的自我监测能力, 自发修正的比率越低说明自我监测能力越差, 进一步说可能意味着大脑某些机能的退化更明显。 70~74 岁这个年龄段老人口误自发修正比率最低, 很可能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大脑中控制语言的某些机能衰退得更明显。国外学者阚泊尔等人[7]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到了70 多岁以后,其语法的复杂性和命题内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老化衰退现象。

第四,75~79 岁这个年龄段口语非流利现象频次频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我们认为问题还是和70~74 岁这个年龄段有关。 75~79 岁的非流利现象出现频次频率指数还是处在正常老化的趋势线附近,而70~74 岁的频次频率指数则是非正常化的突起。在调查老年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70~74 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很可能是处于老化的转折点上,心态的变化也比较大,很多人在70 岁之前并不服老, 虽然退休了但总还觉得自己并没有老,还可以做很多事,而且有一部分人也确实还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 进入70 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明显感觉到了身体机能的下降, 导致心态上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这种变化在语言表述中也就反映出来了。 而进入75 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老化的现实,心态也平和了,所以其语言表述也就回归了正常老化的状况。

第五,85 岁以上老人口语中填塞语、 口误、舌尖现象的频率有所回落, 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老人语言已经变得简单了很多, 所以出现失误的情况自然也就少了。

总之,我们的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语言流利表述能力在缓慢下降, 其中70~74岁是这种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拐点。

猜你喜欢
口误流利舌尖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都是口误惹的祸
口误
口误
我家有个“口误专家”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
流利美语脱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