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新品种陇藜2号选育报告

2020-12-16 19:54:40杨发荣刘文瑜魏玉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康乐县永登县宁县

黄 杰,杨发荣,刘文瑜,魏玉明,金 茜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苋科 藜亚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1-2],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国家,距今已有7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古代印加民族的传统食物,被当地人民称为“粮食之母”[3-4]。藜麦是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蛋白质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5-6];富含人体必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矿物质种类多且营养含量高;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低升糖(GI升糖值35)[7-9]。因其全面的营养特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其作为宇航员的太空食品,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唯一一种单体植物性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定为“世界藜麦年”。

藜麦是我国引进的一个新兴作物,以其“全营养”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人类的极大关注和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10-11]。藜麦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有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种植收益高等特点[12],除籽粒营养丰富全面外,全株和秸秆也是一种优异饲草[13-15],在保障粮食供给和营养安全的同时,补充当地的饲草资源,对未来藜麦多元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从玻利维亚引进高代藜麦品种UNC-23,应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生物产量大、秸秆成熟,可粮用、饲用或粮饲兼用的藜麦新品种陇藜2号,于2016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甘认藜2016004)。

1 选育经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2010年从玻利维亚引进高代藜麦品种UNC-23,并于当年开始种植。该品种表现生育期130 d,显穗期顶端叶芽呈紫色,成熟期茎、秆及穗呈黄色。同年栽培中发现了显穗期顶端叶芽呈绿色、成熟期茎秆浅红色的变异单株,该单株生育期长达156 d,生物产量高,秸秆成熟,籽粒硕大,对其进行收获、考种,编号LYLM-2。2011—2012年对LYLM-2进行系选,选择适应性好、种性一致、抗病性好的单株收获,再经室内考种,决选出优良材料,脱粒、保存。2011—2012年进行品鉴试验,2013—2014年进行品比试验,2014—2015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所有试验均以山西静乐大面积种植的品种JLLM为对照。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1—2012年在康乐县八松乡进行的藜麦品种(系)鉴定试验中,陇藜2号平均折合产量3 445.2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4.8%,居32个参试品种(系)第5位。田间表现丰产、抗病、生物产量大、群体结构好等特性。

2.2 品比试验

2013—2014年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三塬镇进行的品比试验中,陇藜2号表现丰产性与抗逆性突出、活秆成熟、生物产量大,2 a平均折合产量3 452.2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4.4%。其中2013年平均折合产量3 668.8 kg/hm2,较对照品种LYLM增产16.5%,居13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2014年平均折合产量3 235.6 kg/hm2,较对照品种LYLM增产12.3%,居13个参试品种(系)第7位。

2.3 多点试验

2014—2015年在康乐县、民乐县、宁县、兰州市安宁区、永登县等地开展了多点试验。陇藜2号2 a 10点(次)均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增产幅度5.40%~8.30%;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98.5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6.7%。其中2014年在康乐县平均折合产量2 566.5 kg/hm2;在民乐县平均折合产量3 747.0 kg/hm2;在宁县平均折合产量1 692.0 kg/hm2;在兰州市安宁区平均折合产量2 043.0 kg/hm2;在永登县平均折合产量2 827.5 kg/hm2。2015年陇藜2号在康乐县平均折合产量2 673.0 kg/hm2;在民乐县平均折合产量3 639.0 kg/hm2;在宁县平均折合产量1 941.0 kg/hm2;在兰州市安宁区平均折合产量2 169.0 kg/hm2;在永登县平均折合产量为3 687.0 kg/hm2。

2.4 生产试验

2015年在康乐县、民乐县、宁县、兰州市安宁区、永登县等5个点进行了生产试验,陇藜2号平均折合产量2 448.3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平均增产7.7%。其中康乐县折合产量 2 283.0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9.8%;民乐县折合产量3 114.0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4.6%;宁县折合产量1 386.0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9.1%;兰州市安宁区折合产量2 134.5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0.8%;永登县折合产量3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率4.2%。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陇藜2号植株呈扫帚状,根系属浅根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生育期152~160 d,株高196.2~243.5 cm;籽粒白色,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6~2.4 mm,千粒重2.9~3.3 g;单株平均穗粒数11 514粒。

3.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陇藜2号叶斑病病情指数为5.2,霜霉病病情指数为10.1,均较对照品种JLLM(叶斑病病情指数为20.6、霜霉病病情指数为26.2)降低。鉴定结果为田间对叶斑病及霜霉病表现抗病,抗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品种JLLM。

3.3 品质

2015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陇藜2号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65.10 g/kg、粗脂肪(干基)含量为52.00 g/kg、粗灰分(干基)含量为34.17 g/kg、赖氨酸(干基)含量为7.00 g/kg、全磷(干基)含量为5.62 g/kg。

4 适种区域

适宜在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四川、吉林及青海东部等冷凉地区推广种植。

5 栽培要点

5.1 播种时间

播种层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甘肃省应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山坡地在此期间可结合降水播种。旱地种植可覆膜栽培。

5.2 土壤水分条件

播种时土壤必须保持良好的墒情,以播种层含水量15%~20%为宜。若土壤过干播种,种子则不能发芽或发芽后很快干死;但土壤也不能积水,否则会引起种子霉烂。

5.3 播种深度

在墒情良好的条件下,播种深度以1~2 cm为宜,墒情较差时可适当深播,但不宜超过3 cm。

5.4 播种方式

根据土壤条件和生产习惯,可采用撒播、条播、育苗移栽或穴播,一般以露地条播和覆膜穴播效果较好。播种时尽量保持播深一致,墒情较差时要播后镇压。

5.5 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粮用90 000株/hm2左右,粮饲兼用135 000株/hm2左右,饲用16 5000株 /hm2左右[16]。

5.6 水肥管理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整地前最好施入农家肥或复合肥。一般农家肥施用量为45~60 m3/hm2,复合肥(N-P-K为 18-18-18)施用量300~375 kg/hm2。一定要注意底肥深施。藜麦对氮肥敏感,生长后期不宜浇水追肥,否则植株过于高大,后期容易倒伏[17]。

5.7 适时收割

作为饲草开发利用,应在藜麦灌浆期收割,进行加工及晾晒;作为粮用及粮饲兼用开发利用,应在藜麦蜡熟期收割脱粒,藜麦副产物(秸秆及壳粉)均可作为饲草料利用。

猜你喜欢
康乐县永登县宁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丝绸之路(2024年2期)2024-06-26 06:32:56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一件奇怪的事
兰州市科协联合永登县开展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
电脑迷(2020年11期)2020-12-16 17:45:40
美丽的家乡
同安区实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康乐县幼教事业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36
论康乐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对策
“巧合的错解”不要被它漂亮的形式所迷惑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1
甘肃永登发现元代雕版印刷《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