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费 伟
【关键字】游戏;兴趣;合作意识;课堂效率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在学生学习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从而认识、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
游戏教学具有知识形象化、增强记忆强度、促进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通过经历游戏活动,在这种再创作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学习起到一个很大的激励作用,是一个潜在的力量。当学生对他们研究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游戏活动的开发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手、嘴巴和大脑等参与学习,让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过渡,更容易理解,从而减少思维困难。
在教学立方厘米时,我让学生看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模型。让学生用尺子从食指的指尖测量1厘米,然后握住食指的其余部分,这样露出来的食指就是1立方厘米。学生从他自己的身体部位发现数学知识,他会非常有兴趣,并且很容易记住。小型模型不能总是随身携带,当问题出现混乱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想到用自己的某一个部位来解决问题。认识立方米时,1立方米的模型太大,做不到,而教室的地砖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而学生的身高是1米多一点,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道具”。让学生挤在砖块内,学生非常积极参与,最后一共站了9名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切身感受到1立方米的大小,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容易,效果也很好。将游戏应用到教学中,可以达到数学的两倍效果。
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游戏是快乐、有趣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还能丰富和加深孩子的情感态度,进而陶冶孩子的性情。
教学游戏通常具有竞争的性质,参与游戏的人有渴望胜利的心态,这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和思考,帮助他们克服害羞的心理障碍,改善和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状态。游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吸引力是很大的,将游戏教学运用在数学课上,对学生的积极性将是最大的唤醒。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找伙伴的游戏,游戏很吸引学生,学生非常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了:在平面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体验学习过程。假如学习过程只有少数人能参与到游戏活动过程中,那游戏的活动涉及面就过窄,并且孤立了大部分学生,游戏活动只是形式上的,并不是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游戏中,学生体验与他人共同完成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思考,设计的游戏活动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多融入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堂游戏活动中逐渐形成。
例如,还是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我选择一名学生站在一个点上,其他学生站在离他一米远的地方,最后把学生围在中间,问他们中间的学生在圆中是什么?其他学生站在距离中间学生两米的地方,问同学们,和刚才围的圈相比,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这样的活动全班都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到圆圈的特征。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参与、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从头至尾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过程,成为游戏中的一部分,不做旁观者。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则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整个课堂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老师不应该立即打断他们,而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再纠正他们。
在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名叫“找到你”的游戏。在游戏前,每个学生都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数对,我作为主持人随机说一个数对,学生按照说出来的数对立即站起来,如果不及时站起来,他就淘汰。我再坐到被淘汰学生的座位上充当这个数对的参与者,让被淘汰的学生作为主持人说一个数对,如果这个数对的人没及时站起来,报数对的学生就会得到一本练习本作为奖励。由于老师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让学生都特别兴奋,他们都希望我失败,得到奖励,学生都能因为和老师一起玩游戏而特别开心,并能积极判断数对的对与错。
按照课堂教学各阶段的内容所需,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会产生出乎预料的效果。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课堂中通过游戏能学到新知识,在课后还能和同学们共同游戏,巩固和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课堂小游戏的设计要关注到适合性、全员性、组织性、创新性四个方面,才能让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满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1.适合性。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游戏,能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设计的课堂游戏的内容要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不仅能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面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全员性。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永远不要孤立班上的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健康成长。
3.组织性。数学教学活动要组织好,如果一位老师选了几个同学参加游戏,其他同学在下面啦啦操,虽然游戏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真正有效参与游戏的可能只有几个同学,其他的学生可能只是在打闹嬉戏,营造出看似热闹却很混乱的环境。因此,课堂游戏活动组织如果薄弱,学生活动效率就很低,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
4.创新性。游戏形式不能单一,要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游戏的时间不要太长,应该是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由老师全程陪同,及时鼓励,提出改进方向,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和开展数学游戏,把学生喜爱的游戏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需要教师多思考、多总结。一个有效的教学游戏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情感态度,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