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甄桂荣
现如今,在中考的影响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越发明显,并且数学课程设置的难度越来越高,导致学生的压力大、兴趣差、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不高。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和本意,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知结构的完善也是极其不利的。由此可见,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刻不容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始终将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只有教师意识到这些,才能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教法的创新改革顺利进行下去。
兴趣是产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常常使课堂呈现出枯燥、乏味的氛围,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活。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环境,使课堂置于轻松、愉悦的大背景下,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还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以“随机事件”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存在的规律性,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播放一段新闻,内容是北京六月飞雪。以这一场景为出发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判断这一事件是否可能发生,课堂呈现出活跃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展示生活案例,如:木柴燃烧,产生热量;明天地球会转动;两人各买张彩票,均中奖。这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并使他们初步认识到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发生过程,同时也使得他们对这些事件发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试验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而使他们对随机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分为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两者在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显然,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此外,教学手段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灵活教学手段,这样既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以“圆”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圆、弧、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笔者在教学导入时借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行车、呼啦圈、太阳、摩天轮”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他们学习圆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展开“画圆”这一操作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圆的定义,并以圆为对象,使学生认识到“圆心、直径、弧”。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圆特征的理解,笔者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于是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分成小组自由讨论这一问题,以此顺应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他们真正学习到圆的相关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并且思维、想象意识较为活跃。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操作实践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认知行为,并能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操作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同时参与,以此激活他们的认知结构,还能够充分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图形的旋转”为例,为了使学生从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掌握画线段旋转后的图形,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运用了观察法和探究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首先构建关于“风车”的情境,引入教学主题,然后借助横杆,使学生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最后,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旋转后图像的特征。这一环节具体的操作过程为:笔者指导学生在方格图中画出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 度后的线段。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旋转知识,按要求画出线段AB 旋转后的线段,也能直观地看到旋转后线段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是笔者再次指导学生在方格图中画出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线段,进而使学生明白线段旋转时需要考虑“围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这三个方面。因此,通过实际操作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感知觉等结构都得到参与,从而完善了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新课改作为教育实施走向的指导性思想,它既创新了传统教育理念,又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此外,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以此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