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16 22:34唐华果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财会应用型

唐华果(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础会计》是2013年印发的教材,它涵盖了10个与财会工作相关的项目内容,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可在积累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其对实践操作技巧产生深刻认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以便打造应用型财会人才。

■ 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1

(一)教学模式单一

应用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的条件即为重视实训教学,而今在部分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中,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工作时,依旧按照传统“讲授法”予以指导,这样不但会削弱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针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单一性使用等,为了确保学生在高校中得到科学的教学培养,需从原有“PPT”放映等手段进行拓展,以便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忽视学生积极性

从新课标要求中可知: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应为课堂的主体部分。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应用型高校常按照固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循规蹈矩的参与教学活动,进而破坏了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失去兴趣,将不利于获得高质量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始终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教学核心,确保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凭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机会掌握更多实践技巧。

(三)教学内容无新意

《基础会计》课程中有着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程序”“财产清查方法”等,若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教师一直按照原有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指导,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对此,应尽量采用创新型教学形式,最大化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

(四)实训条件薄弱

应用型高校为了满足建校根本,常通过开设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训场所。但其中配备的实训设施以及实训导师往往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造成它们在毕业后依旧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因此,应用型高校需要从“走出去”“引进来”的视角实施教学改革,这样方可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进而通过在实训中得到锻炼,为后续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税协管等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最终能够提高财会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 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引进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此达成应用型高校的育人目标。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实效性较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依据大数据技术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措施,以便学生在有空间限制的课堂上学习时也能有机会接触到实践内容,以此加深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步骤予以应用:

其一,准备阶段,教师可依据“云平台”,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传到云平台之中,便于学生能够在课下随时查看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章节进行整合分类。比如可利用“日常会计+理论会计+实战会计”等篇章分别设置真实的案例,好比在理论会计中可纳入“会计信息质量”“复式记账技巧”等内容,让学生能从案例中了解知识点,相比于以往单纯讲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今后的岗位上也能快速适应实践环境。

其二,实施阶段,待课件准备充足后可进入到教学实践环节。在具体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之后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线下互动,最后在课后能够借助云平台进行《基础会计》课程知识的合理延展。在预习期间,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自行复习相关内容,并将自己的疑惑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由此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针对学生在云平台上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比如在实战会计教学中,应以企业经济业务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处理的具体流程。而在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各企业的实践操作中积攒复式记账以及财务核算经验。

其三,评价阶段,以往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评价比例为3:7,即日常成绩占据30%,期末成绩占据70%,而今可重调评价方式,对学生线上活动参与度、任务完成度、出勤率以及线下课堂表现、实训成绩等按照3:2的比例对学生给出评价结果[1]。

(二)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产生较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中都能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一方面,从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践案例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比如通过煤炭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与报表分析技巧,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在实训指导中,教师可结合国内外不同的经济环境为学生进行报表编制、财产清查、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等部分的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当前国内经济市场的变化趋势产生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应就《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实施“分层式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体差异为其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在教学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特征。

(三)应用微课短视频教学

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时,还可通过制作微课短视频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明确实践流程,进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应先行将《基础会计》课程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然后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如财务清单编制法以及记账核算方法等予以指导,这样可帮助学生缕清学习思路。

同时,教师还应就某个知识点制作时长不超过10min的微课短视频,以便学生能够从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源中快速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知识点。其中教师应注意视频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比如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开设“钱重要还是事重要”等微课教学活动,由此可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只有在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果,以便在后续进入到企业实习阶段,也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微课短视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影像资料中抓准知识点,相比传统文本讲解与实验操作更加有效[2]。

(四)注重校企合作教学效果

应用型高校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一方面,应积极联合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实习岗位,以便在经验丰富的前辈导师辅助下快速掌握实践技巧。另一方面,也应当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内部优秀的财会人员到高校通过“开讲座”“培训交流会”等形式,为财会专业的在校生的实践方法给出自己的指导建议,以免学生过多浪费时间影响实践效率。比如我国某高校已开始引用“双导师制”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重点培养,按照学生学习进度组织外来财会专家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时予以指导,而且还在各企业财会部门设置专门引领在校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的“企业导师”,运用“学徒制”,确保学生能直接吸收实践经验,防止长期自行摸索降低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解度。

例如汕头市英达财务咨询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以“财务核算”“代理记账”等财会业务为主,并且还具备财务评估,商标注册等资质。在2016年与汕头市某应用型高校实施了校企合作模式,并且对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便随时调整合作方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实习岗位与见习内容,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该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效率。

■ 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重点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项目,为了有效贴合新时代教学理念,需实施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以便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应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微课短视频、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促使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够为我国科技兴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财会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与就业发展研究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