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以新坍镇水稻机插实践为例

2020-12-16 22:19顾婷婷巴钊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穗肥叶色大户

顾婷婷,巴钊云

(射阳县新坍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射阳224323)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是全省四大产粮县之一,新坍镇位于射阳县西部,四季分明,光热适宜,特别是水源充足,极有利于水稻生长。常年种植水稻0.46万hm2,总产2万t以上,是射阳县重点水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紧缺和机插成本加大,水稻种植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以机插秧和抛秧为主的种植方式演变为目前以机插秧和直播稻为主的种植方式。虽然机插秧仍是大户首选稻作方式,但推进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制约矛盾问题,稳定发展机插稻面积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从2018—2020年生产实际调研入手,浅析新坍镇水稻机插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初步发展对策。

1 水稻机插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坍镇水稻机插的发展和全县情况相似,经历了起步、徘徊、快速和缓慢4个阶段,机插秧的发展促进了水稻单产水平的稳定提升,保障了口粮安全。但近年来发展较慢,2018、2019、2020年该镇水稻机插面积分别为0.27、0.25、0.23万hm2,较面积最大的2018年均有所减少。通过调研发现,水稻机插缓慢前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1 增效优势不明显

一是机插成本高。种植大户普遍反映,机插秧较直播稻相比,机插成本增加了200元/667m2左右,特别是在大户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较大规模要付出较多的资金占用成本。二是增产不突出。根据调查,目前制约大面积机插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是穗数不足和穗型偏小,而这些与毯苗移栽存在的先天不足有关。由于毯苗机插特定的育秧方式,在密度较高的微生态条件下,使得水稻秧苗器官发育不充分,控制了1、2、3低位分蘖以及根叶等幼小器官的发育,秧苗素质弱,加之机械植伤重,导致大田缓苗期长,不利于发苗和个体粗壮生长[1],从而影响产量优势的发挥,有的年份机插秧收获的产量并不高于直播稻的产量。

1.2 集中育秧环节多

水稻集中育秧涉及到秧池平整、浸种与处理、适期适量播种、暗化摆盘、水肥和化控管理、病虫防治、秧苗运输等10多个环节[2],特别是育秧大户,由于规模大,环节多,硬盘应用比例少,育秧质量得不到保障,时常出现死苗、坏板等问题,严重的坏板率可达10%以上。

1.3 田间管理难到位

一是搁田不到位。该镇生产上毯苗机插水稻穗型偏小与机插稻苗期分蘖过多有关。由于没有及时搁田,导致无效分蘖过多,形成多穗小穗。此外,由于搁田不到位,导致水稻植株茎秆柔韧性差,不抗倒,灌浆期一旦遇到风雨天气极易倒伏。二是用肥不到位。生产上一般农户前期肥料施用较多,分蘖肥用量偏大,而穗肥施用不尽合理,用量偏少,用肥时间不适当,磷钾肥比例少,从而导致穗型不大,产量未能有较大突破,高产典型较少。另外,氮肥施用过多,偏施氮肥易发生赤枯病,而致僵苗不发,形不成高产群体基础。三是防控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种子处理用药不对路,生产上常常出现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的危害,有的损失还较大。在后期稻瘟病、稻曲病和褐飞虱产生的“冒窜”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丰产丰收。

1.4 政策扶持力度小

机插秧的起初发展得益于各项政策的扶持引导,但随着面积的扩大,扶持力度逐渐减少了。目前机插秧的补贴主要依赖于部省级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主要表现为机插秧的专项补贴没有了,相当于机插秧减少补贴100元/667 m2,加之目前育秧成本提高,机插秧推广难度较大。没有了专项补贴,一些农户就不再应用机插,改为直播稻。

2 水稻机插发展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该镇机插秧面积虽有所下滑,但总体来讲,多数大户仍然选择机插,较直播稻相比能较好地解决杂草和杂稻等突出问题。机插秧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具创新、服务创新和工作创新,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机插效益和效率[3]。从该镇调研情况来看,着重从以下3方面入手。

2.1 创新驱动降成本

一是推行育秧全程机械化。在育秧过程中用工很多,有一些环节全是采用人工进行,花工花时效率低,成本高。对规模较大的育秧大户在浸种时就要采用机械输送种子到浸种池,减少人工操作;对流水线育秧、田间送秧过程中,可采用智能调控的轨道输送,减少人工挑、小车推;对流水线育秧过程中的用土和碎土环节,可采用大马力碎土机械进行碎土,同时采用输送带送土。二是推广自行式育秧设备。近年来,自走式半自动化田间育秧机应运而生。从田间应用情况来看,可比流水线育秧减少用工1/2左右,宜加大推广力度。当然还要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三是简化育秧环节。如种子处理上可改浸种为拌种,改秧池水整为旱整,改播前洒水为播前不洒水,改盖籽土为免盖土,改室内暗化为室外暗化等,这些不仅节省了劳力,还便于操作。四是推动育秧技术创新。近年来,育秧技术进行了许多尝试。钵苗机栽插虽示范多年,但由于设备成本较高始终未能大面积推广。大苗移栽,虽能提高秧龄弹性,提高栽插质量,但还是因为用盘量大,成本高,应用面积较小。可示范推广硬地硬盘微喷灌育秧,这种育秧形式有利于作业管理,还节省大量秧池,特别在2020年无纺布紧张的时候可不用覆盖就能育出高质量的秧苗。另外,也可尝试应用水稻乳苗密播稀植育栽技术,只用10盘/667m2左右的秧,大大减少了育秧、运秧和插秧成本,但对田间平整要求高,可适度进行试验示范。

2.2 规范田管增产量

一是及时搁田控群体。机插稻始蘖后发苗势强,群体茎蘖增加迅速,高峰苗来势猛,群体高峰苗数控制不当易发过头,因而应该适时早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一般N-n-1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70%~90%时开始自然断水落干搁田,遵循“早、轻、多”原则。采取分多次轻搁,一般田中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落黄即可,既抑制无效分蘖大量发生,使高峰苗数控制在适宜穗数的1.4~1.5倍,又控制了基部节间伸长,提高了群体质量,增强了群体抗倒伏能力。但不能重搁田,尤其过重搁田容易造成叶片卷缩,严重的甚至影响穗分化。二是施好穗肥攻大穗。在施用好基蘖肥的基础上,要科学施用穗肥。穗肥施用主要根据生育进程快慢、群体数量多少、顶部叶色深浅确定施用时间和施用数量等。主要根据分蘖临界叶龄期(N-n)总苗数及顶4叶期的叶色诊断穗肥施用。当N-n够苗,若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时,可施尿素20~25 kg/667 m2,分别在叶龄余数3.5、1.5施用;若顶4叶叶色和顶3叶接近时,可施尿素20 kg/667 m2左右,分别在叶龄余数3.5、1.5施用;若顶4叶叶色深于顶3叶时,可用尿素10~20 kg/667 m2,分别在叶龄余数2.5、1.5施用。另外,当群体提前够苗或推迟够苗时,可根据叶色适当调节穗肥施用时间和数量。一般穗肥促花肥以尿素为主,促花肥以复合肥为主。三是绿色防治保丰收。播种前选用对路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生育期间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好病虫害,前期防治好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防治好螟虫、飞虱、纹枯病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瘟、稻曲病和褐飞虱的防治。

2.3 加大扶持促发展

一是开展机插秧社会化服务补贴。尽可能恢复以前县或镇对机插秧的补贴,每667 m2机插秧可根据育苗面积和机插面积进行统一测算进行补贴,实现规范补贴。二是开展项目物化技术补贴。一方面继续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载体,开展水稻机插物化技术产品补贴。另一方面要集中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适当进行机插秧物化技术及其产品补贴。三是开展规模土地平台招租扶持。在土地流转平台招租时,把土地优先招租给机插秧的种植大户或经营主体,并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招租后没有采用机插秧,可取消其下一年承租资格。也可在招租时采用收取一定数量特定的契约费,如没有采取机插的不再归还特定契约费,以保证机插秧稳定发展。

“十四五”已描绘出农业现代化的蓝图,稻作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机插秧在不断完善操作技术、降低操作成本、提供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必将成为稻作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

猜你喜欢
穗肥叶色大户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夏 荷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船祸
膜下滴灌水稻不同穗肥运筹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