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潭桥小学 王 蕾
班集体是学校的一个基层组织,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不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也不是几十个学生的偶然组合,它是凝聚着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和全班学生认知、情感的结合体,更是共同参与建设的成员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方法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全面负责并主持班级工作的教师就是班主任。
潭桥小学从2014 年建校至今,一直注重班集体建设的过程性引导与培育。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27 岁,可想而知,班主任团队是一支多么年轻的队伍。历时6 年,学校由最初的7 个班发展成如今的37 个班,教师由稚嫩走向成熟,班集体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几年来,班集体建设硕果累累,师生素养得到充分彰显。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班集体建设最关键的是在微小的活动中落实真的教育,在智慧的创生中立足儿童长远的发展,简而言之,班集体建设离不开以下四要素——情、理、智、趣。
情,是情感,情感让教育有温度;情,也是情怀,情怀让教师的职业生涯的未来可期。我至今记得办学第一年,我们的7 名班主任全部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开学前的那段时间,3名班主任忙哭了,有1 名明确提出不想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管理层并没有着急,一方面手把手地教,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经常和新教师沟通自己做班主任的那段时光,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情感链接最为实在,完完全全地被学生需要着。我引导年轻班主任懂得:学会理解就是学会教育。我们理解他们的困惑,感受他们的辛苦,引导他们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正确认知,他们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教育,理解自己的班主任岗位,理解儿童,理解家长。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心安即是归处”,正是因为对老师们给予的关心不仅仅是工作层面的,所以他们才能以校为家,才能像我们对待他们那样,去对待他们教育生涯中的第一届学生。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有了情感,就会有愿望。当班主任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情感之后,我们就通过对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培育及夯实,通过文字的记录与分享,通过“我的班级管理小故事”平台,形成班集体建设的微型共同体。那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很多书籍,记得带着大家读到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时,好几位班主任都为之动容。他们说:和学生在一起久了,就越发觉得离不开他们。质朴的语言却传递着最真的心愿,我们常说,教育是需要情怀的,何为情怀?情怀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心境则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如此,教育情怀也就意味着对教育的一种持久、特殊、难以割舍的感情,这种感情源自对教育发自内心的深沉的爱。当教师能从学生的一句暖心的话、一双澄澈的眼眸中获得快乐,这就是情感与情怀的扎根。所以,在班主任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之时,我们没有将工作规范、工作条例等放在首位,而是引领班主任老师感受教育的温度,理解教育的情怀,并愿意为之实践、为之努力这一情感层面。我想,“有什么样的教育情感才有可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了情感铺垫,接下来,我们就需要理性地去掌握班集体建设的原理。首先,我们要懂得:领导核心、公正舆论、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班风、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原则、为班级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共同活动等,这些都是班级群体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在新教师刚刚踏上班级管理岗位之初,我们邀请了优秀班主任进校进行案例分析及经验分享。同时,我们继续以阅读滋养班主任工作的职业生涯。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学习成为班主任自发的本能,发展成为他们的内驱力。在读卢梭的《爱弥儿》时,班主任一方面感受到卢梭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提出的“自然教育”的气魄与思想的可贵;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卢梭将个人情感杂融于教育理念中的可爱。于是,他们也在遵循班集体建设原理的基础之上,构建着自己的理想国。一个个可爱的鲜活的班名,一份份凝聚着智慧与梦想的班级愿景,一份份承载着责任与使命的班风班规,其实都彰显着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理性思索。因此,这里的理,既是原理,也是理想。我们遵循原理,也尊重理想。
有情有理,班集体初具雏形。但是,智慧的理解才会有智慧的教育。如何建设班集体?内涵是关键。如何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社会化功能以及发展功能?活动是最好的载体。
在潭桥小学,我们在每个班设立了“闪亮之星”评价栏,从日常行为习惯、合作协同能力、学业进步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评价的标准;多一个途径,就多一种发展的可能。于是,我们指导班主任在班级设立“4+1”的评价方式,“4”即班级每月统计,得星最多的4 名学生,“1”指的是进步最大的学生,他也许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努力的。那么,获得“每月之星”的学生可以获得什么奖励呢?他可以邀请心中最喜欢的老师满足他的一个心愿,如,共同阅读一本书、拍一张照片、免写一次作业等。最激动人心的是,一学期获得三次“每月之星”的学生可以获得“闪亮之星”的称号,直接晋级为三好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和校长共进下午茶。每每此时,校园里就洋溢着比新年还热闹喧腾的画面,这就是榜样的作用,这也是“帆过无痕”的教育状态。
这一评价机制调动了全校学生的积极性,也成为了学生开学初始的目标与动力。所以,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关注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极大程度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保障,以评价促发展,以发展促建设。
随着学校班级数越来越多,我们的管理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校级对班级的直接管理走向年级部的横向管理。纵横交错的下沉式管理方式使得班集体建设更为精细,更符合不同年段的不同特点。
以年级部为单位,每个年级每学期申报一个主题活动,如,感恩教育、快乐教育、传统节日、劳动教育等。以“薪火相传·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为例,本次活动由三年级部承办。我们邀请了“重阳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入校园。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我们邀请老人代表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请他们作为评委为各个班级精心准备的节目进行评选,倾听学生的真情告白,请老人家为学生寄语祝福。现场很多老人家都为之动容,潸然泪下,这就是无声却有力的德育影响与魅力。
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每个年级部每学期都会组织,其实,活动形式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过程却是真正地以每个班级每位学生为主体,引领儿童在活动中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在实实在在的参与中体会成长,品味成长。再比如,我们的劳动教育,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在这样的劳动体验中,对班集体的情感油然而生,对自我责任的认知潜移默化得到熏陶,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再以垃圾分类为例,面对厨余垃圾,我们在智慧校园智慧系统的技术支持之下,以年级部为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每日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的数据整理。这一活动通过班级之间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各班级学生从源头上树立“低碳节约减少浪费”的理念,同时,促进班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敦促,共同建立核心目标。有一次,我在食堂督导,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过来跟我说:王校长,我觉得今天这个称重有点儿不公平,我们今天吃的是虾,虾壳应该不能算是班级厨余重量,因为虾有大有小,本身就不一样重。我听了之后非常欣喜,这就是自主管理之后的自发行为,所有的管理一定是从他我走向自我,才能真正生发力量和作用的。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中微小的一部分,却链接着家校之间的感情,凝聚着班级的向心力。其实,班集体建设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共同体的打造,为每一个个体找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比如,我们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为学生设立班级授章仪式,尊重不一样的个体;比如,十岁成长仪式中,班级申请举行“帐篷夜话”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促膝长谈,抱团发展;比如,组织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我们的“潭小红”在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项目申报,无论在哪里,那一抹红总能成为照亮自己、点亮他人的一盏灯。
做教育有两个伟大目标:一是影响人的生命态度,二是培养人的人格品质。态度和品质一定是在活动中得以定格的。在创客进社区活动中,“悟空班”一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唯独对创客感兴趣,我们就为他提供平台,邀请他作为主讲人,为社区的小朋友讲解创客知识,演示自己的作品;在低碳行活动中,学生们各司其职,动手能力强的负责创作,言语表达能力强的负责接受媒体采访,还有的负责吆喝、交流。其实,这就是智中生慧,将空间交给学生,将信任交给学生,教师起到的就是方向的选择与智慧地引领。
智慧的班集体不一定是最有特色的,但一定是最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导向的,一定是班主任深谙集体与个体关系之道的,也一定是彰显着鲜明的成长动力和明确的成长愿景的。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 年,回望走过的教学时光,我越发觉得教育是有趣的事情。我的学生在社会不同行业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会笑我稚嫩,而如今,他们会感慨我们的纯真与年轻。其实,班集体建设真的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虽然说班主任是很小的主任,但是管理的背后却是几十个家庭对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同时,班级也是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的小小窗口。因此,拥有情感,怀揣理想,理论夯实,智慧生成,就能找寻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也能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感受到与儿童共同生长的情趣。今年,我们学校进行了一项尝试与改革,班主任工作及任课教师采取自主申报和双向选择的方式,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突破了以往语文老师做班主任的惯有思维,各学科教师踊跃报名,目前,我校美术、数学、体育、音乐学科都有做班主任的。这也在某种程度说明,班集体建设给老师带来的成长感与成就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为一种力量,激励着老师迈向专业管理新台阶。
今年,我们学校还成立了德育核心团队,因为我们懂得“立德树人”的宏阔语境,更明晰它深远的意义。核心团队共19 名成员,7 个不同学科的教师报名,囊括班集体建设、家校共育、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一人行速,众人行远”,班集体建设任重道远,德育工作意韵深远,它滋养着儿童,也滋养着每一位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