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礼贤小学(324000) 赵风云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做”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重视证据和逻辑的思维习惯。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然而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外也能真正参与制作、欣赏作品,体验到“做”的成功和乐趣,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疫情让学生宅在家中,当学生上好微课,做好作业以后,业余时间往往就会打游戏、玩玩具或者看电视,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探究。
疫情席卷着全世界,口罩成为了今年年初的抢手货,有很多地方都买不到口罩,这时我们就可以教学生如何在家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口罩。笔者是这样布置任务的:认真观看“口罩制作”微课,准备材料:棉布、纱布、保鲜膜或者保鲜袋、针线、棉带,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功能型的儿童口罩。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笔者注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热点事物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科学探究情境。
在平时的传统课堂里,教师总是费尽心思为学生准备探究材料,而在疫情期间,笔者让学生这样进行探究:自主选择家中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究。这种做法看上去简单,实际的收获却不简单。比如:合理利用家中材料,按照设计“过山车”的5点要求设计自己的“过山车”轨道路线,并按照设计轨道搭建“过山车”。
课外探究能否真正开展,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在于创新,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在此活动中,笔者不限定学生利用什么材料来搭建“过山车”,但是又有大方向的引导,探究过程和结果真是令人惊喜。
科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平时我们不要让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想象,可以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自己挑选能够达到探究目的的探究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那么神秘莫测,科学就在自己家里,科学就在自己生活的环境里。
在课外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为课外探究做足准备,这就离不开资料的搜集。课外探究资料的查找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对于一些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如:3年级下册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一课,讲到了比较抽象的天体以及天体的特征,而这些天体的相关特征打破了学生以往的前概念。所以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引发了认知冲突,促成前概念转变。同时,由教师讲授转变成学生讲解,学生们更乐意接受。笔者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当讲解者变成本班同学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更为集中的,思维也更为活跃。同时,这样的方式也给课堂增加了一些小趣味。
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加引导给予学生适时点拨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等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尝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让课外探究“动”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会超出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如:宇宙部分,有学生收集的资料里面提到了“逃逸速度”的概念,这些是我们小学科学课程内所没有的。有学生就提出了疑问:什么是“逃逸速度”?当学生能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时,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有创造力的。我们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因此,笔者鼓励学生继续收集有关“逃逸速度”的资料。疫情期间让学生做成1节微课给班级同学讲解。
不设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拥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班级形成了人人都对周围的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的科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外科学探究“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