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2020-12-16 18:36谭进洪邓沛飞
园艺与种苗 2020年7期
关键词:稻田有机水稻

谭进洪,邓沛飞

(1.四会市农业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肇庆526200;2.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70)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需要,人们对稻米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稻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青睐,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促使农业经营主体日益重视有机稻的规模化种植。然而,有机稻生产对基地选址、肥料农药选择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要求较为苛刻,由于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及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有机稻的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不佳,严重挫伤四会市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稻规模化种植的积极性。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有机稻标准化栽培技术,以供实践参考。

1 有机稻概念

有机水稻生产是在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1],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生物及其产物[2],其核心是通过使用有机肥料、适当的耕作及种养措施,达到培肥地力的作用[3],通过生物植保、物理及种养模式控制病虫草害[4]。有机水稻栽培过程中,基地环境条件、种子处理、秧田管理、农田栽培管理、病虫害生态防治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有机生产的相关标准与要求执行。

常规水稻种植基地转化为有机水稻基地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期[5]。水稻为1 年生农作物,有机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 个月。农业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若近年来已按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的有机稻田,或丢荒已久的农田(环境优异,无土壤、水等环境污染史),如能提供真实的书面证明材料和生产技术档案,可适当缩短甚至免除转换期。

2 有机稻田选址要求

有机水稻基地选址应选择毗邻水质优良的水源地,天然生物屏障多,生物多样指数高,远离污染源(工厂、医院、居民区、养殖场、垃圾场等),无化肥、农药及重金属严重污染史,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田[6]。规划选址前,做好基地空气、土壤及农用灌溉水质量方面的观测与监测。其中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59-2012 的规定,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2018 的规定,农用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 的规定。当所有监测检测指标符合上述文件规定后,可进一步落实定址工作。

为确保平行生产,避免常规稻田与有机稻田交叉污染(如常规稻田灌溉水串田污染、植保喷雾污染等),必须做好有机稻田隔离带规划与建设工作。隔离带可为道路、河道及天然的生物屏障(如竹林、树林或丢荒地等)。若毗邻接壤常规稻田,需在有机稻田预留6~8 m 宽的条带种植其他种类的植物作为生物隔离,笔者建议种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高秆牧草、如皇竹草、象草或墨西哥类玉米等,或采用乡土湿地木本植物如厚叶算盘子、南紫薇及风箱树等,可快速形成生物群体屏障,隔离带同样按有机标准进行管理。

3 有机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3.1 选种要求

谷物选种要求遵循适应广、丰产、抗逆性良好、品质优等原则,稻种最好为有机栽培生产所得,如常规栽培稻种,需经过有机栽培转换方能使用。因此,笔者建议选用适应强、丰产良好、抗逆强和品质优的常规稻种子原种,如美香占2 号,可实现自产、自育、自选、自留,确保种子(种苗)为有机栽培所得,用种前做好非转基因检测,确保种子为非转基因产物。

3.2 播育秧要求

3.2.1 秧田准备。选用符合有机标准的土壤田块或者经过3 年转换期的通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稻田作秧田,施用腐熟的自堆沤农家肥7 500 kg/hm2,在开春和早造水稻收割后进行精细化耕作,静置1 d 后起畦平厢,畦面宽度1.5 m,秧盆放置泥炭土(或草炭土)15~20 kg/m2,与畦沟稻田土壤搅拌均匀后,上泥浆至机械化育秧秧盆,并进行平整。

3.2.2 种子预处理及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用晒具薄晒2~3 d,清选谷种的谷芒、谷秕等杂质,种子过水3 次,温水静置浸种24 h 后分批置于网袋中催芽,催芽期间观察种子的温度变化,防止种堆温度过高造成烧苗。

3.2.3 播种期要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的生长和生育特性决定播种期。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早播种要能安全出苗和正常生长;二是推迟播种要能使晚造稻安全齐穗和灌浆。可采取的措施:早季收割前,从有机常规稻种植片区预留一块长势统一、生长良好的稻田作为晚造稻获得田,人工进行清杂与筛选,谷粒成熟度达90%时抢晴收割,采用现割现浸的方式进行晚造稻种播育秧工作。

3.2.4 用种量。为保证机插秧盆秧苗的数量和密度,常规稻谷种用种量为75 kg/hm2。

3.2.5 育秧。谷种撒播后适当沉芽,早春气温低,须覆盖农用膜进行保温,长至一定秧龄后进行揭膜炼苗。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和移栽时间做好水稻断奶肥、送嫁药施用等工作。断奶肥可选用生物有机肥,送嫁药可选用苦参碱、印楝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有机允许使用的生物农药。

3.3 科学整田和移栽

3.3.1 基肥施用与整地。水稻秸秆高茬还田,首次机械化耕作后施用VT 秸秆腐熟菌剂30 kg/hm2及自堆沤腐熟的农家肥15 t/hm2(或VT 秸秆腐熟菌剂30 kg/hm2及商品生物有机肥7.5 t/hm2),回水没过田面,机耕整地做到平泥化,静置1~2 d。

3.3.2 机械化移栽。秧苗达4 叶后进行机械化移栽,常规品种株行株距规格:30 cm×16 cm,株数可适当调高,注意薄水移栽,避开大风、大雨天气。

3.4 水肥科学管理

3.4.1 科学水分灌溉。水分灌溉做到分蘖期间寸水促分蘖,蘖够晒露天,拔节孕穗期保持晒田,倒二叶露尖时开始复水,做到浅水孕穗打苞,抽穗成熟期间浅水抽穗,干湿促灌浆壮籽。

3.4.2 科学施肥及采用种养结合模式进一步培肥地力。结合机插禾生长状况在分蘖期施用自堆沤的腐熟农家肥4.5 t/hm2(或商品有机肥2.25 hm2);拔节孕穗期间施自堆沤腐熟的农家肥3 t/hm2(或商品有机肥1.5 t/hm2)。

采用种养共生模式进一步培肥地力,如“稻+鸭”共生模式。稻鸭共生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生产技术[7],其原理为水稻移栽12 d 后,将雏鸭以科学的放养密度(投放鸭子的数量理论上不超300 只/hm2,以投放225 只雏鸭/hm2为宜)及种养顺序放入稻田里,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吃掉稻田的福寿螺、害虫及杂草;利用鸭子在稻田运动产生中耕浑水增氧效果,从而促进水稻分蘖与壮苗;利用鸭子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料,从而达到不施用化肥及农药的目的[8]。有机稻田需做好围蔽及鸭棚规划建设,确保田间水分供应,生物农药植保期间及孕穗期需做好鸭子回棚圈养工作。

3.5 病虫草害生物防控

3.5.1 安装灭虫灯。每4 hm2的稻田安装1 盏太阳能频振式灭虫灯[9],用于灭杀二化螟、三化螟等趋光性稻田害虫。

3.5.2 消除福寿螺,采用茶麸灭杀、人工清理或种养结合模式清除田间福寿螺。

3.5.3 科学肥水管理,控病防病。一方面施用的自堆沤农家肥须为腐熟完全的有机肥,可有效降低稻株的发病率,另一方面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科学水分灌溉制度,避免长期漫灌、深灌,也要防止晒田过度,通过此方法可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有效降低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等的危害程度。

3.5.4 生物农药防治。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采用治小田保大田,不达防治指标不打药,有效保护与利用天敌[10]的方法。药物防治病虫害必须使用有机允许使用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苦参碱、蛇床子素、印楝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春雷霉素、苏云金杆菌等(需供应商提供相关有机佐证材料)。使用过程中按产品有效成分及建议配比兑水喷施,一般施用次数每茬2~3 次,在施用过程中适当添加农用有机硅等表面活性剂,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增强药剂在植物或害虫体表的润湿、展布以及附着力,从而提高药效。

3.5.5 杂草综合防治。科学水分管理可控制大部分的杂草。大田首次旋耕后灌水没过田面,可加速田间杂草、秸秆等生物质腐烂;二次旋耕平泥化(耙平)后灌水5 cm,机械化移栽前2 d 进行排水,水稻移栽后寸水促分蘖,可抑制杂草种子萌发;水稻分蘖期和破口期前各进行人工清理杂草1 次。

3.6 轮作计划

采用“早稻+晚稻+冬闲田紫云英/多花黑麦草”轮作模式。

(1)晚造水稻收割前15 d 或收割后撒施紫云英种子30 kg/hm2+多花黑麦草种子15 kg/hm2。

(2)种子萌发生长后,不做刈割处理,翌年早造采用旋耕机旱地耕作压青做绿肥,回水5~10 cm,堆沤5~7 d,通过上述措施可适当减少有机肥施用量。

3.7 采收烘干、谷物储存、稻米加工和包装

3.7.1 收割运输及烘干。谷粒成熟度达95%时及时抢晴收割,严格区分常规稻田及有机稻田,做到有机稻专收、专运、专烘。采用机械化收割,采收前做好收割机冲顶和运输车辆清洁工作,谷物机械化烘干前,做好烘干机清洁清杂等工作。

3.7.2 谷物储存。谷物干燥后,采用单独粮仓储藏有机稻谷,并进行标识,建立有机稻谷出入库、谷物仓储虫鼠害生物防控等档案管理。

3.7.3 稻米加工。有机稻谷加工前,须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与清理等工作,通过清杂、脱壳、去皮、精选等加工工序,将有机稻谷加工成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有机大米。笔者个人建议不进行水磨抛光,确保有机稻米的营养成分。

3.7.4 包装。采用合格、环保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需包装材料公司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包装材料的检测报告等材料),加工后的产品采用专门的冷库进行储藏,冷库内不能存放其他污染化学物质。

4 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全程建档,实现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严格执行基地环境与稻米质量安全观测与监测工作,加强和完善有机产品批次可追溯档案的建立与登记管理,包括基地的农事记录(天气情况、播育秧时间及处理措施、肥水管理情况、植保防控措施、收割运输情况等)、种子/种苗获得记录、农业投入品采购与发放记录、农业投入品相关有机佐证材料记录、车间及相应加工设备清洁记录、臭氧灭菌记录、谷物仓储、谷仓虫鼠害防控记录、加工批次记录、检测记录、销售记录及产品召回记录等,通过全程建档从而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有机大米“从农田到餐桌”等各环节情况,实现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猜你喜欢
稻田有机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稻田摸鱼记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一季水稻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水稻花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