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精准扶贫脱贫中应用研究

2020-12-16 18:48郑晨光
关键词:区块精准信息

杨 明,郑晨光

(1.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2.IT治理国家标准工作组,天津天大康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100 )

一、区块链扶贫脱贫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精准施策,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 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 年底的1660 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年均减贫1373 万。全国12.8 万个贫困村中,10.2 万个已脱贫摘帽。832 个贫困县中,153 个已宣布脱贫摘帽,还有284个县正在进行脱贫摘帽评估,2019年还有1000万以上人口实现摘帽脱贫。

2019年发布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意见中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诸多工作任务中的首要工作任务加以提出,再次强调精准扶贫脱贫任务之重要性(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2019年2月19日。。时下,大批国家级、省级贫困县都在争取申请脱贫摘帽,一些脱贫摘帽的县市依然存在贫困人口,而且贫困人口出现和以往不同的特点:呈现分散化——散落在脱贫村或者非贫困村的角落里;弱质化——除了种地能力,其他经营销售等市场化的能力严重弱化和缺失;病返化——相当一部分返贫人口年龄偏大,并患有各种疾病;边缘化——长期贫困使这部分人群的自信心受挫自卑感强,村中公共事务少有参与,致使很多扶贫资源分配也少有知情或得到。这些群体自我脱贫难度相当大,依靠外力帮助,短期有效,长远难以维持。

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加之南北东西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巨大,使当下脱贫的难度骤增,扶贫问题突显:一些地方脱贫攻坚的治理水平相对薄弱,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盲目提高扶贫标准、边缘户和非贫困户意见较大;一些区域扶贫工作措施不精准、建档立卡指标分配、突击填表报数、反贫率居高;一些部门还存在扶贫项目规划不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扶贫资源浪费和闲置并存等问题。

面对精准扶贫脱贫现阶段的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传统扶贫方式和方法的效果局限,可以另辟蹊径和尝试创新的方法和模式来解决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2)习近平:《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引下,在总结以往的扶贫脱贫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基础上,以适应当下精准扶贫的新特点、新困境、新问题为突破口,创新思路和手段,探索利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与精准扶贫脱贫事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战。

二、区块链适应精准扶贫脱贫的特点

区块链的理念从2008年被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泛。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防篡改性、可追溯性、开放性、安全可验证等特点,通过数据协议、加密共识机制,构建一种安全可验证的数据库,建立一种新的信任体系。通过对等网络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和平台资源等基础设施,以及资产交易、财务、支付结算等应用服务。区块链正在从技术、应用、生态和社会等方面释放其巨大的价值潜力。

目前基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以精准扶贫为关键词搜索知网的文献已达2万余篇,多集中于扶贫思想理论方面、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方面、扶贫实践工作方面、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评价方面等。同时在区块链方面的研究,虽然被提出和使用的时间不长,但是近几年国内外除了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货币研究之外,也已经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成果数量也相当可观。但是在区块链与精准扶贫脱贫二者融合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理论界,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寥寥无几。在实务界,我国部分高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区块链涉农产业和区块链金融扶贫过程中有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为精准扶贫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但是距离系统性的研究区块链扶贫脱贫,以及衔接区块链乡村振兴战略还任重道远,需要党和国家给与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和指引,需要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研究投入和创新性探索。

就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区块链还在观望和徘徊之时,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时特别指出,我国区块链理论创新和产业发展要走在世界的最前沿,要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精准脱贫等民生领域的应用(3)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2019年10月24日。。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为区块链扶贫脱贫、以及衔接区块链乡村振兴战略做了最可信的背书,表明了区块链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领域所蕴含的巨大应用和发展潜能,更加坚定了理论界研究区块链精准扶贫脱贫和区块链乡村振兴和区块链乡村治理等方向的正确性和自信心。

区块链具有独特的技术特征,可以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区块链确保精准识别帮扶信息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精准识别,解决“帮扶谁”“谁来帮”的问题,传统的手段实现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存在识别不精准的关键问题。区块链技术因其独有的“身份识别”特性,可以结合其它现代技术,解决精准识别真正需要帮扶对象的问题。在区块链技术下,帮扶对象和帮扶干部的身份信息经过加密技术处理后是一串字符串,这种匿名的特征使得相关信息难以篡改,确保了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 此外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通过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跨行业数据共享;基于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解决扶贫信息被恶意篡改、扶贫资金和物资被冒领骗取等问题。

(二)区块链确保精准帮扶因户施策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为精准扶贫建立一种基于算法的执行模式,即一套部署在区块链上可自动运行的程序。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将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安排拨付的金额和时间等信息置于区块链精准扶贫系统中,智能合约在条件满足时自动执行区块链中的脚本语言,完成扶贫项目资金安排条款的执行,期间大幅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升资金分配和监督效率,增加资金管理的透明性,确保措施精准到户、项目精准安排、资金精准使用、脱贫精准有效。

(三)区块链确保扶贫脱贫智能过程管控

目前由于数据平台和技术手段等诸多限制问题,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缺乏信息共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现场的重复检查和信息核实,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和扶贫对象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区块链技术中的共识机制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平台可以从扶贫事业开始到脱贫摘帽的所有管控过程中,实现扶贫、发改、财政、税务、审计、金融等机构部门相关方节点的共同审批和监督,有效提高数据的动态跟踪和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现场工作成本,同时实现了平台的智能化管控。

三、区块链在贫困治理中的精准应用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有属性,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现代技术与精准扶贫脱贫场景的有效应用融合(4)任仲文:《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实际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一个有机整体,精准扶贫的实质就是在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所以区块链不仅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还可以在脱贫后时代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目标服务。为了更清晰更精准的描述区块链在精准脱贫和贫困治理中的显著作用和突出效果,探索构建了区块链精准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综合平台。

综合平台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建立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智能可信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并动态对接乡村振兴价值互联网的数据综合数字化信息平台体系。平台体系主要分为基础层、业务层、治理层三大层级。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机制,平台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区块链扶贫平台基础层的数据信息精准性和业务层的相关管理能力,帮助政府优化精准扶贫业务流程,保障扶贫数据安全,提升贫困治理水平,还可以在脱贫后时代,对接区块链乡村振兴战略平台,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提升区块链技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基础层:区块链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数据基础安全精准可靠保障

通过基础层将贫困户的基础数据和相关扶贫信息等都链接在平台,并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使用诉求和信息使用权限,精准访问查询扶贫数据。区块链作为精准扶贫信息化环境中的存储基础设施之一,将扶贫对象的基础信息数据上链保存,保障基础信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区块链本身分布式记账特性,降低了单点故障,保障扶贫对象数据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可以使用区块链、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加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利用区块链防伪性,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进行扶贫对象和扶贫干部双人脸确认和绑定,并记录在区块链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扶贫资源被优亲厚友、套取挪用等违规和违法行为,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特性,能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将扶贫过程的信用情况计入守信和失信积分,通过对扶贫数据的综合智能信用管理进行自动监控和交叉验证,完成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及相关方的过程管理、监督和评价,实现自动化契约履行,建立良好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可信的精准扶贫管理平台。全国首个区块链精准扶贫项目2017年在贵阳市正式上线。通过区块链平台记录贫困、残障人员的身份信息,扶贫助残的服务信息,资金流向信息,实现精准扶贫、助残,实现数据系统精准、安全,防止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保证扶贫资金安全可控。

(二)业务层:区块链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精准身份识别和过程精准管理

区块链精准扶贫平台业务层的基本目标主要依据平台基础层的不可篡改数据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扶贫项目过程,通过帮扶对象精准识别、精准立项、精准资金拨付、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退出等过程的实时管理和监控。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多方共识和智能合约等机制,可以加大在精准扶贫中的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对资金的募集、申请、拨付、使用、效果评估和审计等过程进行全链条追踪,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1.区块链提供精准扶贫身份识别

政府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扶贫对象的身份证信息、居住地信息、医疗信息、社保信息、银行账号、交易记录等权属信息和数据,通过公安、银行、医院、保险机构、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全面验证与管理,以各方数据的共享,强化身份信息管理,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联动和制约,能够有效地识别贫困原因、贫困程度、帮扶精准需求等,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措施,通过哈希算法可以将身份信息形成字符串的形式,确保身份信息的保密和难以篡改,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

2018年5月21日在西藏自治区,中国银行的扶贫资金支持保障二期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内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的金融领域的创新尝试,由中行、农发行、用款单位等多个节点组成的联盟链,通过共识机制,实现链上资金的审批身份识别及信息的多方验证,扶贫资金使用全流程上链,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信任。

2.区块链提供精准扶贫过程管理

精准扶贫过程管理是在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精准扶贫项目立项和计划、资金拨付和使用、评估和审计、以及退出机制等。

1) 精准扶贫项目立项和计划

由于区块链技术提供了精准帮扶相关方的精准识别,因此可以有效的了解扶贫的精准需求,可以根据扶贫对象所处的具体区域、贫困原因、贫困类别、合理诉求等综合性数据,有效地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于基层常见的贫困户反应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传统的治理手段很难辨别,帮扶干部有时处于两难处境,而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从而化解基层扶贫过程中的干群矛盾,减缓基层扶贫干部的压力,合理有效的分配扶贫资源。

2) 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

针对扶贫项目资金相关信息,上链存放,全链监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使用公私密钥的方式形成资金拨付的唯一识别号,且只有扶贫对象使用私钥方能查阅自己的资金账户权限,其它人员无权进行查阅和使用,从而难以侵占和挪用资金。同时,根据区域性特点,如银行网点或支付网点不发达地区,可以建立“代币”机制,在贫困户的资金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代币”替代现金交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资金的所有使用过程接受所有区块链平台节点相关方的监控,从而实现资金安全、风险可控、公开透明。还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将资金使用的范围、额度等规则写入程序,自动执行,降低非法使用资金的风险,并为评估和审计提供公开、可靠、透明的依据。

3) 精准扶贫项目评估和审计

在传统的精准扶贫管理手段中,由于缺乏区块链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有力支撑,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现场的项目评估和审计,受项目周期,项目评估人员能力、项目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的限制,造成无法执行非现场的联网的实时审计。201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重点强化了动态监测,建立技术监测平台,对全国所有贫困村通宽带情况进行全面监测,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展示,实时了解扶贫进度与成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实时的评估和审计指标,以评估和审计指标的建模,实现事前精准扶贫项目评估规则设定,事中精准扶贫项目评估指标监测和事后精准扶贫项目问题追溯,在评估指标设置、监测和调整的过程中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共识机制,将评估过程中的节点相关方(扶贫对象、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地方扶贫办、相关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均纳入评估和审计体系,实现共同记录、评估和审计等监督管理过程,提高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精准扶贫过程管理能力(5)杨明,郑晨光:《区块链背景下政府治理与审计模式研究》,《会计之友》2018年第17期。。

4) 精准扶贫项目退出机制

贫困户按照现行脱贫标准脱贫以后,可以依据规定程序进行退出。脱贫对象的管理信息可在区块链技术平台上持续永久保留,根据需要随时查阅和数据共享,同时可以通过与政府相关委办局的公有链和私有链进行管理,对帮扶对象进行脱贫后的管理。如果部分脱贫户出现因灾致贫、因病返贫等情况,可以在区块链项目帮扶管理平台上进行精准管理,实施致贫返贫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区块链实现“智能合约”,无需脱贫户申请,也无需相关部门批准,只要脱贫户触发符合返贫规定的条件,则可实现当即自动开启帮扶模式,及时联动相关部门进行跟踪帮扶,从而降低返贫率,保证精准扶贫脱贫的质量。

区块链精准扶贫平台业务层是围绕贫困户协调和配合参与扶贫的相关部门、组织、单位和个人等之间的关系,形成内外部监督。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和多方共识机制,提高精准扶贫的业务管理能力,优化扶贫办、各级政府、村委会和帮扶对象的管理环境,降低违法违规风险。进而可以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在脱贫区域拓展区块链产业链、整合区块链生态链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接区块链治理层发展。

(三)治理层:区块链为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打造新生态

1.利用脱贫地区资源优势建设区块链数据中心

我国精准扶贫脱贫和深度贫困所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的高原和盆地等边疆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那里拥有丰富的水电、火电、风电等电力资源和冷凉的自然气候优势,可以依托这些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建设和发展区块链大数据服务中心和产业园区,带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当地贫困区域快速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就在贵州省铜仁山区的贫困乡村,给易地搬迁出来的贫困村民传授如何利用网线进行数据标注的技术,直接通过“扶智”贫困户学习技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资格——数据标注师。已经使很多贵州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农民通过自己的学习,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贵州贫困山区学习数据标注的贫困农民,有可能将成为我国第一批农民数据标注师。他们通过自己勤劳工作,消除了自卑感、提升了自信心,摆脱了贫困,使扶贫、扶智、扶志有机的统一,真正实现区块链产业带动当地包括贫困人群在内的整体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在贵州的扶贫事业,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脱贫,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可以坚定贫困地区发展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数字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真正地分享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下,现代信息技术给“老少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带去的希望、便捷和红利。

2.利用区块链优化脱贫地区产业供应链管理

通过对扶贫对象的基础环境、收入水平、贷款需求等进行智能分析,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工业或农业产品供应商等机构的数据共享和联动机制,为扶贫对象提供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如果扶贫对象需要将农产品销售到发达城市,农产品需求方可以在扶贫平台上看到供需信息,通过政府的审核后,由帮扶对象与需求方进行连接,同时政府可以监督需求方的支付资金过程和产品交付过程,利用智能合约,匹配帮扶项目和资金,自动执行到帮扶对象账户上,实现资金流动全程跟踪。(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19年5月16日。也可以针对帮扶对象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参考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使用区块链共识机制,对资金进行全流程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诚信积分管理系统,履约的情况将在平台上进行管理,对不履行诚信条款的行为人,将失信信息同时共享给公安、金融机构等,建立惩戒机制,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保障供应链中数据的透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扶贫供应链风险。

3.利用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提高脱贫地区科技治理水平

区块链通过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可以为政府精准扶贫治理提供良好基础,在上述应用得到贯彻和执行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推进跨学科、跨地域的技术和管理整合。利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区域发展规划数据、对于精准扶贫平台进行综合整合分析,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挖掘与仿真数据的整合,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科技扶贫,以“互联网+教育”实现对扶贫对象的远程教育和培训,增加其生产和生活技能,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针对生态不宜居地区和环境的分析,动态地指导扶贫工作,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指导。

4.利用区块链建立混合链实现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

按照我国的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接下来就进入了脱贫后时代,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可以说,精准脱贫后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两个目标互相联动,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基于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数据贯通平台体系。虽然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根本目的,服务对象、管控内容等方面的都有重叠和交叉,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混合链,在两者保持独立的情况下,根据信息共享的要求实现平台联动,在获取区块链精准扶贫平台中扶贫户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后,共享给区块链乡村振兴管理平台,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在乡村振兴管理平台上根据权限查阅和使用相关信息,形成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等相关方混合链式的发展。

四、区块链与脱贫后时代深度融合展望

随着区块链与相关现代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融合发展,未来数字经济时代在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领域将会取得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一)从现在到2020年底,是我国进行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决胜阶段

由于精准扶贫的地域、自然环境及技术手段的差异化,不同地区的扶贫带来了不同的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下,区块链技术的天然属性和技术特点可以帮助一些区域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和能力问题,为精准扶贫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区域范围内的实践应用。

(二)从2021年到2025年,是进入到精准扶贫脱贫后时代,全面乡村振兴阶段

区块链技术在此时也应得到了快速的完善和发展,依托区块链精准扶贫阶段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总结,适时在脱贫地区发展区块链相关产业。可以在西南、西北等电力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气候温度常年冷凉的地区(7)武汉大学国发院脱贫攻坚研究课题组:《促进健康可持续脱贫的战略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建立和发展区块链基础设施集群产业园区和区块链数据中心,进行低成本运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之快,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投入较大,当地政府在区块链产业基础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共同合作,使社会资本更好地参与脱贫地区的建设和运营,培育和打造脱贫地区区块链行业生态。在完成脱贫攻坚的同时,完善这些地区区块链技术平台、监管要求和相关业务及技术标准,同时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区块链应用场景,打造适应当地特点的安全可行的各级服务“三农”的区块链综合应用平台。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使农业、农村、农民更多地分享现代化、高科技的便利与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

(三)从2026年到2035年,是脱贫后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现的重要阶段

随着6G网络、量子计算、供应链金融、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区块链各种应用场景变得可能,从而进入到“区块链+”时代。在区块链技术平台的保障下,乡村和城镇、农业和工商业、农民和市民从数据信息的互通互联,逐步发展为可信价值的交互融合。城乡社会信息的区块链信用体系建设更加稳固牢靠,区块链技术也将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配制以相关新信息技术并进行有效融合,必将形成新一代可信价值互联网链,进而将颠覆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全新的城乡一体化链接共享经济格局。

五、结语

我国的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以及脱贫后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都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实施舞台。区块链为核心的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融合,在解决贫困户身份精准识别、扶贫资金项目精准投放和扶贫脱贫过程精准管控等诸多方面可以发挥作用,有效地完成精准扶贫的落地和跟踪,实现精准真脱贫、精准脱真贫,发挥区块链在贫困治理体系的显著成效(8)刘永富:《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5期。。

在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实施推进下,在脱贫后的乡村振兴阶段,区块链在乡村振兴综合建设和全面治理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未来可助力乡村治理,并服务整个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数字化和现代化,为国家治理质量和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赋能。

猜你喜欢
区块精准信息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订阅信息
精准扶贫二首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