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水香,娄淑华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新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认同是每一名社会成员拥有的普遍心理状态,伴随着时代发展,始终处在动态的过程中。面对世情、党情和国情的不断变化,必须科学协调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善于引导两者实现认同整合,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提高中华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汇聚磅礴之力。(1)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5页。
民族认同指个体对其所属民族的判断及对该族群的认可,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民族认同关注民族个体或群体,依托民族文化、历史以及血脉等形成整体性认知后而产生的归属感,有助于推动群体团结,并为该群体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地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民族认同关注某一民族成员个体对该民族整体的认可、向往的归属情感,表明了形成这一民族的成员的同质化发展态势,展示了构成该民族的个体对整体的归顺意识,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
国家认同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情感,即作为国家成员之一的个体对其所属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国家认同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基,其认同水平与国民的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有着密切关系。
国家认同属于意识范畴,是维系国家内部各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包含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其中,文化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及归属,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的显著标志之一。国民依托文化、历史、传统来确定其民族归属,在此基础上建构认同心理。中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民族身份认同的依据,是中国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基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养料。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历史发展进步的潮流。各民族群众应全方位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精神理念,尊重民族记忆、历史认同,全面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中各民族认可国家政治的权威性、合法性,认同国家政治体系,接纳国家的政治制度、系列政治符号以及价值理念,高度认可党、政府,做到政治信任、支持,肯定并忠于国家国体、整体,维护国家和谐稳定、国家统一。(2)王强,王瑜卿,秉浩:《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协调还是相对立?——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六》,《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5期。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递进关系,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之基,国家认同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不断发展的结果。民族认同是对整个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认可,而国家认同则是在上述认同的基础上,再囊括对法律、政权、以及主权等的认同。(3)张文树,包有或:《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1期。另一方面,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如果两者从价值视角形成共识,在功能上彼此促进,就利于构筑民族异质性与国家统一性的和谐关系,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多个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反之,就会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不利于国家完整统一,严重阻碍社会发展。(4)韦诗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版,第66~67页。
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实现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形成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实现共为一体的精神保障,以及国家实现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加强各民族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统一性的建设,充分考虑实现这两种认同的有机统一整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心理之基,是保证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重要方面。在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有机统一前提下,就能促使社会全体成员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和积极健康发展。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观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法宝之一。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加大力量促进相对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尤其是要千方百计提高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如果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不断拉大,而且这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有效加以改变的话,那就极有可能导致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群众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和谐稳定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积极举措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整合民族认同,不断提高并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同时,通过不断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性建设,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激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以此实现既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又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筑牢民族地区政治之基,推动经济稳健发展的长远目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秉持平等、互助与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对国家的认同感持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稳步推进,各民族群众对国家认同有了新认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不断增强。在新时代,凝心聚力地做好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协调整合工作,有助于汇聚强大的正能量,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5)韦斌,莫红梅:《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耦合再生关系》,《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9期。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形成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信仰以及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涵盖了特定群体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与结果的综合体。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稳定性。但是必须注意到,即便是已经形成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也会因不断变化的内外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变化,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也不可避免地将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是哪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统一性发生变化,进而采取针对性强的积极应对措施,不断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统一性建设。为此,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
首先,应该加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性意识的培育。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这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迁徙与融合的历史。在开展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各个民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注入了力量。从当前发展的趋势来讲,要紧密契合这一发展的机遇,善于从生活、学习、工作等环节发力,建立各民族群众共学、共乐以及共事的社会条件,推动各个民族的交流。(6)林艳,杨旭:《民族发展视域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鉴于我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必须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培育、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以达到不断巩固和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统一之基的目的。提高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和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统一性建设,创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不仅要弘扬并传承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整体的历史事实。在肯定、尊重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坚定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这一由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而成的整体成果。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不仅肯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更揭示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内在的紧密关联性,强调了正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这一有机整体。因此,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传统风俗、生活习惯,承认并尊重各民族都有保存、传承其传统优秀文化的权利,尊重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和平等地位,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加以传承与发扬光大。在制定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中,要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客观实际,制定积极的、科学合理的倾斜政策,强调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优秀文化因素的取向,增进彼此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以此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进而实现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统一的目的。
其次,要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他们在不断交往中形成更加密切的交流,共享彼此文化的优秀元素。加强互学互鉴,在各美其美的同时勿忘美人之美,在不断的交流中充分实现美美与共,由此建构起天下大同的美好状态。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只有在建构起这种状态的前提下,各民族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才能达成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状态,才能为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社会基础。为此,应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国家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在加强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凝练出最能反映各民族共同文化追求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使其成为56个民族共同敬仰并愿意恪守的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各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统一性的建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要紧紧围绕增强民族团结这一核心议题打造好有利于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要打造起这一文化共享的平台,必须不断加强对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科学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在做到各文化主体文化自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手段,借助各种有利平台打通各民族文化之间、各民族文化与全社会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间的有效连接通道,建构起有助于实现文化共享的平台。借助此平台,既可以实现扩大文化宣传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又有助于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市场资本有效转化的目的;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目的。要实现打造文化共享平台的目标,必须全面加强、不断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支持力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少数民族群众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统挖掘中华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名胜古迹、节日文化等功能,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夯实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文化记忆,凭借国家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全方位提升国家认同水平。(7)佟铃:《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矛盾性关系评述》,《阴山学刊》2017年第1期。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认同度,更是促进民族地区认同整合的基础,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才能让少数民族群众产生归属感,提升国家认同水平。(8)张英魁:《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各自逻辑、内在张力与群际团结的实现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1期。
首先,建立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为明显,在自然的与社会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历史的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无论是事关人的发展素质和能力的现代教育事业,还是有助于充分挖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发展体系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并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全面实施了精准扶贫工程。在此基础上,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好形势下,各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制定实施的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红利,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抓住发展机遇,让国家制定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落地,让少数民族群众能享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带来的实惠。在政策设计方面,要紧密围绕市场展开,参照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9号),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供给体系的质量重点是供给要素质量,功能性方面的产业政策要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协调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市场引导,实行公平竞争,确保资源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但在现实经济中,单纯依靠竞争的市场结构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要注意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效能,鼓励创新、防止垄断,激励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不掉队。因此,建立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以政策为指引,发挥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9)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其次,要做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统一性建设,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出发,善于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相结合,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激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提高民族地区“自我造血”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全社会广泛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进程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要做到统一协调,认真负责,确保重点项目能顺利推进。二是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基础建设水平。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设施薄弱的情况,要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出发,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等的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大力使用清洁能源,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0)杜倩萍:《新时期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实证探析——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帮扶力度。要全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建融资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后劲。四是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我发展效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意义。要瞄准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少的绿色新兴产业,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须适应新时代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构建绿色、低碳以及可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强化产业布局引导,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激发产生集群化效应。当然,政府在优化经济增长点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在重大企业引进、产业链培育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所以,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突出民族地区发展的产业优势,力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动,激发经济发展潜能。
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需要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11)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为达此目的,需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以各民族先民共同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激发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二是提高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认同之基,关键是全面提高各个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创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需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工作。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因地缘原因容易受到境外宗教意识形态、多元文化的冲击的实际,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科学营造益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力量,要善于强化情境和环境营造,注重提高全心全意的情感认同。充分依托民族地区党团组织等资源,组织开展好以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充分借力“互联网+”平台,将红色资源、时代楷模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宣传,组织创作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动漫等,善于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凡人善举、文艺作品中,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强大感染力。
培育公民人格对强化国家认同意义重大。(12)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为此,要加大少数民族公民人格培育力度,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强化少数民族公民意识教育,使其明确自身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任何一个民族个体都拥有公民身份,必须将公民身份内化为公民意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公民从心理上认同公民身份,逐渐内化成公民自身行为。所以,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将公民身份而不是所属民族身份作为第一认同,形成统一的公民意识,以遏制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带来的威胁,消解借助族群利益来影响国家政治制度、国家主权完整的一切可能。加强公民人格培育,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性建设,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促进各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