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12-16 14:51:59叶亚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栓塞

叶亚鹏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211)

肺动脉栓塞即肺栓塞,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因子导致肺动脉出现堵塞或者循环不畅等情况,长时间发展,肺动脉组织会出现生理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首先要提升诊断准确率,以便于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升治疗及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基于此,抽取5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入我院就诊,探究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抽取5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入我院就诊,男28例,女3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2.6±2.5)岁;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疾病史患者8例,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例,长期卧床瘫痪患者3例,受过外伤患者4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胸部闷痛、剧烈咳嗽症状,少部分患者出现咳血或者下肢浮肿胀痛情况,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查结果均为(+);患者均无其他系统功能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参与。

1.2 方法

58例患者均使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中探测器Z轴的宽度为19.2毫米,最快扫描时间为0.5秒/r,扫描范围为512毫米,扫描层数控制在16层/圈,扫描最薄层为0.75毫米,图像重建时最薄层厚为0.75毫米,最大层厚为5毫米,层距为5毫米,矩阵为512×512,图像重建时速度控制在15幅/秒,管电压控制在80kv-130kv。检查中选取左侧手臂或者右侧手臂正中的静脉位置进行穿刺,放置留置针后进行检查,患者检查中保持仰卧位,头部先进行检查,对额头以及下颌部进行固定,注入生理盐水,速度控制在4.5毫升/秒,总用药剂量为10毫升,确保静脉通路顺畅且无渗漏,扫描检查时范围为膈上部直到肺尖位置,通过平扫检查确定无出血性病变即可调整为轴扫,根据轴扫结果明确病变区域,自患者肘静脉位置注射100毫升非离子造影,收集患者扫描结果,将所有扫描结果输入工作站后进行软件处理,对患者血管情况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患者CT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58例患者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

58例患者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50例患者图像显示均较为清晰,占比为86.21%,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栓塞位置共计132处,肺动脉主干栓塞3支,左肺动脉栓塞3支,右肺动脉栓塞2支,段肺动脉栓塞90支,叶肺动脉栓塞36支;其中中心性37处、完全栓塞13处。病变侵犯左肺动脉40支,占比为30.30%,右肺动脉61支,占比为46.21%,58例患者经对症抗凝以及溶栓治疗后均完全好转,未出现死亡情况。

2.2 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患者影像学检查统计分析可见,肺动脉腔内明显可见充盈缺损情况,肺动脉存在截断征、漂浮征以及轨道征等,可判断为肺动脉完全阻塞。肺动脉血管壁均存在加厚情况,加厚程度有所不同,血栓有明显钙化。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影像学分析可见肺动脉高压、肺梗死、马赛克征、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右心房内栓塞或者右心室栓塞等症状。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因子是导致肺动脉出现堵塞或者循环不畅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能够达到20%甚至30%,尽早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采取相适合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16排螺旋CT在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需要熟练掌握检查方式,了解患者肺栓塞病变的位置、病变类型以及栓塞程度。肺栓塞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时主要从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两种图像类型进行检查和诊断[4-6]。本次研究中,58例患者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50例患者图像显示均较为清晰,占比为86.21%,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栓塞位置共计132处,肺动脉主干栓塞3支,左肺动脉栓塞3支,右肺动脉栓塞2支,断肺动脉栓塞90支,叶肺动脉栓塞36支;其中中心性37处、完全栓塞13处。病变侵犯左肺动脉40支(30.30%),右肺动脉61(46.21%),58例患者经对症抗凝以及溶栓治疗后均完全好转,未出现死亡情况。患者影像学检查肺动脉腔内明显可见充盈缺损情况,肺动脉存在截断征、漂浮征以及轨道征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影像学分析可见肺动脉高压、肺梗死、马赛克征、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右心房内栓塞或者右心室栓塞等症状。可见,容积重建技术与16排螺旋CT的联合应用能够对肺动脉血管系统的的血管走向以及病变情况进行全面的展示,通过立体显示的方式,帮助医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患者肺动脉分支中栓子状况,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综上可知,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中CT血管造影检查的实施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检查速度比较快,检查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创伤,且准确率相对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照指标。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肺动脉栓塞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危险度预测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