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宽带、无线网络的普及化,农业经济也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发展出许多新的可能,农业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户和经营者适应时代的变革,转变思路,探索更利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谓互联网+农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进行展示及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知晓,并方便用户在线下单及购买。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开始认识到网络营销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性,许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农业信息网站,开通网上展厅,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当地名优特新农产品,通过大型电商平台对本地产品进行推广营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采用网红直播带货的方式,提升产品的流量,并把流量转化为销量。湖北地区的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地方经济,黄石市、大冶市地方领导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推广本地农产品,引来110万人观看,下单金额达273 万。但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则不太普及,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还不够畅通。另外,由于缺少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知识并懂得网络营销的专业人员,这些地区的农产品线上销售也有待发展。其三,农产品在质量和品类方面的不足之处也对线上销售造成不良影响。综上所述,通过电商平台对本地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网络营销,对于提高产品销量,提升当地特色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农民收入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并且这种“互联网+农产品”的模式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发展空间。
黄石,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一颗明珠,农业及其副业发展潜力巨大。
1.印子粑,湖北黄石的传统名点,一般在春节和花朝节才会制作。主要选用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为主要原料,填入粑印,再放入蒸笼里蒸等过程精制而成,印子粑分为甜、咸两种,出出笼的印子粑,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堪称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2.灵溪豆豉,黄石大冶的特色产品之一,选用优质的黄豆和黑豆,引用灵溪天然山泉水,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精心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滋味鲜美,无论蒸、炒、拌食、调味,荤素皆宜。
3.松花皮蛋,又称灰包蛋、变蛋,是黄石特产八珍之一,历史悠久。选用优质鸭蛋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蛋体离壳容易肃取,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明显,宛若松柏盆景,蛋黄油泣,略带糖心。口感独特,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麸酸钠,呈弱碱近中性,有降火,促进食欲之功效。
4.金柯辣椒,黄石大冶的特色农产品,是黄石的八珍之一。黄石的金柯辣椒大多数种植在海拔700 多米的山地上,吃起来有点酸,不太辣,香脆可口。金柯辣椒腌制的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堪称一绝。
5.黄石港饼,湖北黄石的传统名点,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 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精选优质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原料,经过传统的工艺制作而成。这样制作出来的港饼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2011 年3 月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
6.太子豆腐,起源于阳新太子镇,是黄石知名小吃。太子豆腐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在古代曾作为宫廷贡品,被称为“荆楚一绝”。太子豆腐风味独特、鲜嫩可口,可煮、可压、可煎、可烧、可炸、可冻,还可制成腐乳,来黄石阳新,一定要吃太子豆腐!
7.大冶云雾茶,是黄石的特色名茶,出产于幕阜山脉北部山地的太婆尖,此地土壤肥沃,山高坡缓,终年雨水充沛,云雾缭绕,所产出的“云雾茶”味醇、汤清、香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云雾茶属于绿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长期饮用有降血压、血脂、抗氧化之功效,是人们公认的健康食品。
8.河口螃蟹,是黄石河口镇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镇位于长江与大冶湖的水源交汇处,水草丰美,所养殖的螃蟹存活时间久,个儿大肉满,肉质鲜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9.富川山茶油,是黄石阳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绿色食品。阳新县被称为“中国油茶之乡”,该产品以阳新自然野生的山茶果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科学的提炼方法精制而成。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10.保安狗血桃,是大冶保安镇特产,因其果肉颜色血红而得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狗血桃个头大,水分多,味道香甜,在黄石及周边县市较有名气。
除此之外,黄石地区还有大量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传统风味,是非常亲民接地气的食品。
黄石为我国知名的矿冶城市,受到矿冶发展的影响,黄石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并不高,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策略的转变和政府对“互联网+农村电商”的重视,如何把黄石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品牌,成为本地政府部门关心的重点。首先是保证产品质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例如,黄石农业局为了改变稻虾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面,经过实践,成立了一个稻虾产业联盟,效果是立竿见影,使黄石稻虾产业成为了黄石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然后,通过与电商合作,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对产品进行推广,虾农们与本市农产品电商联盟协作,通过电商联盟拓宽产品销路,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大地增加了小龙虾和水稻的销量。在黄石市农产品电商联盟的推动下,许多农产品与电商相互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依托此平台,黄石地区许多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获得了更大的商机,更多的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产品销量直线上升。
但是,与不少特色产品的问题类似,黄石地区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不高,仅本地人所熟知,省外知名度低、销售渠道单一,大部分商家仍然依靠线下销售渠道。除了虾稻之外,黄石地区还有许多特色农产品,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黄石港饼、云雾茶、灵溪豆豉等等,其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更便于储存和运输,拥有很大的网络销售空间,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综上所述,尽管黄石“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效应,但品牌知名度仍然不高,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黄石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城市,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间,正在探寻适合本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黄石的新发展具有优越的内外部条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北邻武汉,南邻南昌,与长沙等重要城市距离相近,市场广阔。境内有武九铁路贯穿,并有大广、沪渝、福银、杭瑞四条高速公路交汇,有黄石北站,大冶站等多个车站,还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为黄石本地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农产品+电商”模式已初步形成规模,农民对线上线下一体化,直播卖货等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包括市农业局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对黄石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政策帮助,积极牵线,大力促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出台有利于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的政策,将农产品销售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既有利于农产品走出去,增加知名度,也有利于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黄石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特色农产品,且交通便利、行业基础牢固,这些都为黄石地区的农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模式不断成熟。黄石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把黄石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品牌。
本文从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黄石“互联网+农产品”这一农村产业模式。通过对“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现状、黄石农产品线上营销现状、黄石的特色农产品以及黄石的交通、行业基础与政策的深入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黄石和黄石地区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也有利于拉动以阳新为代表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当地把特色产品向外输出,增加经济效益,实施精准扶贫。实践证明,“互联网+农产品”的经济模式在黄石地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依托“互联网+”模式,黄石农副产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