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实践及问题分析
——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

2020-12-16 13:51旷紫沁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猪瘟检疫养殖户

旷紫沁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之后,猪肉消耗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很高,几乎占了全球猪肉消耗总量的一半。据统计,国内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61%,禽肉占28%;而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高达67%,禽肉占比只有18%[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肉类的消费很可能出现提升,但是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明显变化。目前我国非洲猪瘟肆虐横行,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度降低导致供需失衡,造成了猪肉价格的暴涨,猪肉价格上涨导致替代禽肉价格一并上涨,老百姓深受其苦。

猪的生产周期为6~10个月左右,从2018年12月开始我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12月生猪存栏减少了1195万头。2019年1月和2月的存栏降幅更是达到了1773万头和1584万头,远超往年水平,这就使得2019年年中生猪出栏量大幅降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政策,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尽早恢复生猪生产,控制猪价下降到正常水平。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养殖场的防疫监管;(2)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3)规范生猪产地检疫管理;(4)加强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管理;(5)加强生猪屠宰监管;(6)加强生猪产品加工经营环节监管;(7)加强区域化和进出境管理;(8)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9)加强动物防疫责任落实;(10)稳定生猪生产发展。

为了了解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现状及问题,本文选取湖南省湘潭县为研究对象,湘潭县全县常年存栏生猪120万头以上,每年调出近300万头,既是“全国生猪生产第一县”也是“全国生猪调出第一县”,以此作为研究农村地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

1 研究意义

非洲猪瘟事件对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极大,及时灭除猪瘟病毒稳定猪价成了当前我国社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正是因为猪肉与老百姓的“菜篮子”息息相关,我国政府对其极其重视。本研究探究的是农村地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实践与问题,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可以为政府在应对类似的社会安全问题时提供一点参考。同时,可以加强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也能够提升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2 存在问题

2.1 政策目标群体配合度不高

湘潭县作为养猪大县,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对所有养殖户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多家大中型养殖户的影响尤为严重。当疫情发生后,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政策,多措并举,严防严控,全力做好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工作。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目标群体即养殖户配合度并不高,并对执行人员颇为不满。养殖户对政策不了解、不认同从而消极参与政策执行。主要表现为养殖户对于防控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不太关注,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即使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政策存在的问题也不会主动提出,更不能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政策,最终导致政策执行有效性较低。其次,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众多,控制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染病的生猪进行迅速捕杀,并进行掩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这对养殖户来说损失极大,虽然政府会对其进行适当补偿,但是补偿金额与损失差距过大,绝大部分养殖户对此措施持抵抗态度,阻碍了防疫政策的有效开展。第三,养殖户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普遍特点之一就是教育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在与执行人员的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障碍,执行力度也大打折扣,因而大大阻碍了政策的效力,使政策有效性达不到很高的程度。

2.2 基层防疫队伍专业素质较差

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效益的唯一途径。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事关公共政策的成败。美国学者艾利森也说过,在政府工作中,为了实现政府政策的目标,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2]。基层防疫机构的工作就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并且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还直接面向群众,需要处理的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基层防疫人员必须拥有协调配合、依法行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准确掌握管辖地的疫情变化的同时,还要做好处理突发疫情的准备。但是基层防疫机构人员大多都是综合性人员,由非防疫专业人员兼任,专业性较差。防疫人员大多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其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问题[3]。并且对动物防疫工作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因此在工作中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让非洲猪瘟防控政策执行受到限制。在基层防疫体系中,“缺人、缺钱、缺物”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基层工作队伍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难以满足防疫工作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基层人员的管理意识松懈,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消杀就在养殖户家中、运输车辆之间相互串场,造成了传播隐患。

2.3 检疫监督存在漏洞

非洲猪瘟具有蚊虫叮咬、污染的饲料、接触传播、引种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并且感染后的病猪具有两周左右的潜伏期,这就造成有些生猪已经被感染却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稍不注意就会通过车辆运输或人员流动扩大传播面。这也是非洲猪瘟防控难度大的关键所在。湘潭县采取了防堵的举措,对出入县的主干路设立路障,对每一辆进入县内的运输车辆都进行了消杀,还需出示检疫合格证明才放行。但是,这一举措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检疫部门或畜牧站,还需要交通部门、林业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这就造成了部门间由于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原因出现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检疫监督也因此出现漏洞。

4 对策

4.1 加强信息公开,增强民众认可度

政府是信息的最大的控制者和拥有者,民众在信息的获取方面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当疫情发生时,如果无法及时了解情况,养殖户极易陷入恐慌状态,会大大丧失其判断力,谣言也随之而来。谣言的出现,为他们渴求了解内情的心理找到了发泄口。信息不透明一直是我国政府执政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在非洲猪瘟事件中,养殖户与民众往往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无法主动获取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没有这个渠道,没有这个资格。但是猪肉问题是关乎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问题,他们内心充满了疑惑,例如补贴什么时候到位、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非洲猪瘟还会不会再复发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通过村内广播、宣传栏、电视、微信群等各种传播途径大力对公众进行疫病知识教育,引导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特点和危害进行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要与养殖户进行及时沟通,让疫情信息双向传播,避免养殖户轻信谣言导致心理恐慌。

4.2 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防疫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防疫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防疫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从而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前沿动向,对已经爆发或可能会爆发的动物疫病有细致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时做好防疫准备。其次要加大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投入,确保防疫设施设备齐全,对防疫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出现专款滥用的现象。第三,加强动物防疫的信息化建设。如今是大数据时代,将动物防疫纳入大数据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辖区内外的疫情动态的追踪、处理、上报都要依赖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这也很好的满足了基层防疫人员对数据共享的需求,能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加快防控准备,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防控效率。并且,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在大大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提高行政效率。

4.3 加大动物检疫监督的执法力度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任何行政人员都必须准确的遵行法律来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要想高效防控非洲猪瘟,就要加大生猪检疫监督的执法力度。为了高效的完成检疫监督,建立一个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检疫人员要协同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多个部门做好生猪检疫工作,不断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对辖区内的生猪及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同时要消除交通工具传播疫情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对乡镇市面流通的生猪及生猪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只有多个部门同时行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联防联控体系才能更好的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强对生猪检疫的执法力度,协同治理、整顿养殖场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实施严格的检控机制,把好生猪养殖、屠宰、产品检疫关。

猜你喜欢
猪瘟检疫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