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锡泰
(泰安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科技的作用,全面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科技特派员应运而生。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大力发展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主要从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高校院所、职业学校、农技推广站、龙头或科技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组织等单位,以及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能力的农村乡土拔尖技术人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巾帼科技示范户等群体中选派。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退休技术人员、农村青年、农村妇女等群体积极参与农村科技创业。
大力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由法人主体整合专业力量,选派3人以上的科技特派员,以团队形式开展协作创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并与当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签订合作协议,长期开展对接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社会组织,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鼓励科技特派员入驻工作站,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提供各类创新创业服务。
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重点围绕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要,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良种培育、新型肥药、加工贮存、疫病防控、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和装备智能化、土壤改良、旱作节水、节粮减损、食品安全以及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新型实用技术成果,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包,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以政府购买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为引导,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完善创业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为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营造专业化、便捷化的创业环境。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共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农村粮食产后科技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民粮食收储和加工水平,减少损失浪费。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涉农企业等,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各类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加强创新品牌培育,实现技术、信息、金融和产业联动发展。
农技推广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专业性工作,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知识要得到不断的更新,所以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议采取三种培训办法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机制。一是送出去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及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业务进修、实习试验、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增加知识、丰富经验、拔高视野,拓宽思路,为改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做好知识储备;二是请进来。要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国家、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农业企业老总、成功人士及有关领导给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讲座、技术培训和专题学术报告和国际国内形势报告,提高专业人员专业水平、政策水平和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内部交流。要有计划地开展县、乡镇、村之间的经验交流、参观学习、观摩考评等活动,有效提高农技人员的实际水平。通过培训,使其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健康产业等为突破口,支持科技特派员投身优势特色产业创业,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实施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特色农产品、医药、食品、传统手工业、民族产业等走出去,培育创新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瞄准贫困地区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创新扶贫理念,开展创业式扶贫,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推动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增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这种模式通过组织和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与种植管理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品种的改良与优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这种模式以高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以涉农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民广泛参与,有效解决了企业原料不足与农民盲目种植、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
这种模式注重服务指导与典型示范,发挥示范、带动与辐射效应,拉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四是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以示范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平台,通过培训指导,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主动参与和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积极重视并倡导的一个问题。各个地区要持续鼓励和引导更多科技人员到农村和企业去创业和服务,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大胆创业,支持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创业和科技服务的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农民群众打开致富之门。在科技特派员选派、利益共同体建设、服务创业方式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科技特派员选派上,既要把本地的各类科技人才组织起来,又要选聘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才特别是离岗、离退休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以科技特派团或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参与创业服务;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方式上,逐步向涉农工业等领域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技术服务,并根据当地基础条件,采取领办企业、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组建协会、无偿服务等方式开展创业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基于新形势的背景之下,改革创新是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立足于服务“三农”角度上,农村地区应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从产业规模和经济市场销售等层面,不断改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环境,以此大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凸显农业产业的经营效益。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突出农村创业,各地政府就应当围绕农村实际需求,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农村创业主体,为科技特派员积极构建创业服务平台,针对在实际的创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有效的提出并解决,强化科技金融结合,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工作,营造农村创业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鼓励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试点,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投入、保障、激励和管理等机制。全面考虑管理、科技、人才等综合因素,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发挥各级政府以及科技特派员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对公益服务、农村创业等不同类型科技特派员实行分类指导,完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农业科技的发展其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农业产业活动的持续化推进,全面提升农民增收效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要想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就必须要重视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