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

2020-12-16 12:01:59李久兴广东建鑫投融资住房租赁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20年47期
关键词:投资决策单位成本

李久兴(广东建鑫投融资住房租赁有限公司)

■ 前言

建设单位是项目的核心参与者,在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也是承担主要责任,项目成本控制水平与其管理实效性紧密相关。在项目开始前,需要完成策划、立项、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以及确定合同条款等多方面工作,在项目推进时,涉及钢筋、商品砼、设备等成本,还应控制项目进度,以降低成本支出。项目结算是成本控制的最后环节。应确保控制措施覆盖全周期,实现项目投资低耗高效。

■ 筹备阶段

(一)投资决策

在项目推进全周期,其建设都处于成本投入的影响之下,成本控制是项目总投资控制的基础,并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全过程。在建设初期,建设单位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和技术控制策略是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建设项目规格由总投资额决定,基于投资决策,确定建设标准,明确建设内容,选择建设地址,规划建设方案。相关研究表明,成本控制中决策阶段的影响权重可达85%左右。基于上述原因,成本控制应以投资决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投资决策时,首先应保证项目建议书编制符合实际,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经济上可性性,然后评价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做出科学判断,最后予以批准。此外,在进行项目结算以及项目分析时,也可使用可行性报告对比分析。在规划设计限额时,也应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便于控制设计成本。应强调的是,成本控制要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也应注意分析对投资产生影响的动态因素。

以某棚改项目为例,其总投资估算为15亿元,项目推进过程成本控制不足,项目建设进度为50%时,实际完成投资达9亿元,预计总投资将明显超出估算。经深入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在投资估算中,缺漏了部分内容,如某个地块拆迁安置补偿费及地下室停车场等未包括在内,此项需增加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12%;二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部分设计方案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需进行较大调整,此项需增加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9%。故而在决策阶段应强化控制措施,强调全局性和前瞻性。

(二)设计方案

从投资占比而言,设计费所占总投资比重不高,仅为项目投资的2%以内,然而纵观全局,设计与整体造价关联性较高,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可节约(5~10)%成本,部分工程通过优化设计可将其占比提升至(10~25)%,就其权重而言,不容小觑。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有效沟通,明确设计及预算要求,促进优质设计,加强设计审查,并完善设计缺陷,消除非必需设计造成的成本浪费。例如重大设计变更会导致建设成本增加,延长建设工期,还易造成赔偿施工单位等问题。在设计审查时,应将其与项目策划方案对比,以技术规范为标尺,衡量其可行性。当设计内容不符合立项要求时,应立即组织优化设计,或考虑优化立项设计内容。进入实施阶段后,杜绝设计大幅变更。设计周期应进行科学控制,设计应符合精细化要求,保证可操作性,在此过程中明确设计接口,尽早纠偏。

(三)招投标

在招投标时,需要经历项目招标、投标、评标和定标等程序,然后开展后续合同谈判,确定合同无异议后即签订合同,明确合作关系。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先行设定预算限额,明确控制目标;此外,建设单位还应明确招标范围,确保竣工验收标准严谨,投标报价要求应科学合理,须认真拟定合同条款,考虑合同各个细节,并严格审查合同专用条款[1]。例如,在描述造价调整内容时,应明确适应对象及相关条件,保证用语严谨,防止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产生不同理解,以免引发合同纠纷。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概念理解差异可能导致高额差价,不仅影响项目推进,而且影响成本控制。基于此,应严谨制定招标文件,确保文件全面、准确、完整。此外,对合同专用条款应加以细致、明确描述,保证合同与招标文件相一致,以致发生设计变更时,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皆无权未经与对方协商同意即做出实质性变更。

■ 建设阶段

(一)管理制度

在项目周期中,建设阶段是成本投入占比最高部分,在此过程中,科学的组织管理可促进权责明确,实现优质高效管理,从而控制成本。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建设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制度可对建设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在建设阶段,建设单位应尽量优化项目建设流程,去除赘余的环节。大中型项目要求在建设现场设置指挥部,指挥部肩负现场管理职责,可根据管理制度及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建设。例如,某棚改项目中组建了建设指挥部,下设综合部和工程管理部,其中综合部从建设单位抽调骨干管理人员参与,在材料品牌审定、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需签证时,均须进行审核把关,符合制度、规范要求即予以审批;工程管理部由建设单位外聘管理人员和借调相关单位人员,核心职责为监督建设过程,控制建设质量,执行安全管理,降低施工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费用变更签证时,由工程管理部进行初步审核,报建设指挥部审批,审批前应召开指挥部领导班子会议,进行充分严肃讨论[2],从而作出科学决策。

(二)变更管理

在项目启动后,应依据计划,进行科学有序推进,尽量避免大的工程变更。造成工程变更的可能性因素众多,部分项目是因设计图纸发生修改,然而普遍性因素为建设单位修改或调整设计方案。也存在个别管理人员未规范执行程序,自行升级装饰装修要求,造成成本升高。基于此,对程序变更应加以严格控制,执行设定程序,有客观变更需求时,应加强审查审批。

(三)建材与设备

建材与设备是项目造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成本占投资比重约75%,应将成本控制重点落实于建材和设备方面。在建设时期,应对关键材料品牌进行科学选择,审批材料价格时要求程序规范合理。在选材时,应避免对材料品质要求过高或过低,标准过高易造成非必要成本增加,标准过低则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应依据采购制度,保证材料采购比价科学并作出最优选择。在选材时,应将材料使用功能作为主要指标,进行科学选择。大型设备方面,设备应符合项目需求,加强审查管理,控制项目成本;设备可综合比选购买或租赁成本孰低,从而择优选择是购买或是租赁。

■ 结算阶段

进入工程末期,应对结算加强控制。从表面上看,结算属于工程后控制,然而其对整体成本控制而言具有不可或缺。项目结算应基于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合同规定,保证规范执行。计算工程量时,应进行审查,避免重复计算,在审查时应核对建设内容,而非将工程名称作为依据。例如,部分工程结算存在结算项目造假问题,将结算完成的项目更改名称以求重复结算,或将已结算项目进行拆分,混入其他子项目,此种重复结算直接造成成本增加。此外,结算也易发生工程量增加部分进行了费用累积,但未去除缩减工程量的费用部分,导致只增未减,成本虚高。因此,应强化审核,精细检查项目,杜绝审核漏洞,精准核算工程量,做好成本控制。

项目实践显示,建设单位通过加强工程内部审计,可促进工程造价精准度大幅提升,进而控制成本,从而提高效益。因此,应加强对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对投资成本实施科学管控,促进优质高效投资。此外,也应争取基建管理部门支持,争取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促进投资控制[3]。

■ 结论

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成本控制为管理核心,成本控制依靠优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实现。为促进成本控制,建设单位应从筹备阶段即加强管理,科学制定投资决策,优化设计方案,强化招投标管理;在建设推进中,应高效执行生产计划,完善管理制度,控制建材成本和设备成本;在结算环节做好最后把关,加强审查审计,合理降低成本,进而增加效益。

猜你喜欢
投资决策单位成本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探究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当前形势下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4
协办单位
延迟期权在水利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