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星 李菲菲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 271000)
随着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三农”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但能够提高农村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满意度,而且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但是,我国目前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距较大,存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规划不合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供需不平衡、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率较低、建设后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和问题的关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如今,临沂市人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对体育设施的使用度不断提升,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强。但临沂市公共体育服务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增长趋势,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临沂市农村地区(以蒙阴县为例)的人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更加落后,经济发展较市区(以兰山区为例)有较大差距,有些地方连最基本的体育锻炼场地建设都无法得到保障。
文章以临沂市县区、城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背景和分析对象,根据具体调研情况,选取蒙阴县为临沂市县区代表,兰山区为临沂市城区代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根据2010~2017年统计年鉴,将临沂市兰山区与蒙阴县近八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发现兰山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物质和服务增加值方面始终高于蒙阴县,且随着时间推移,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公共体育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同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差距也在不断增大。数据显示,兰山区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位于临沂市首位,相比之下,以蒙阴县为代表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规模相对弱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市区的差距不断增大。
农村相对于城镇,公共体育发展的不完善与地区生产总值有着密切联系。进一步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总值是解决农村公共体育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首要措施。
政府在规划和安排公共体育设施时,主要需要考虑的三大问题:建什么、建在哪、建多少。
建什么。公共体育设施的类型多种多样,政府需要根据每个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体育需求的不同,安置具有实用性的体育设施。根据当地居民的体质健康状况,选择建设适应当地居民体质的体育设施。
建在哪。体育设施地理位置的合理安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频率。蒙阴县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占比高达90 %),结合地势情况和农村居民零散分布的情况,公共体育设施的选址面临极大的挑战。
建多少。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居民对于体育设施会有不同的需求。体育设施的建造数量不仅要站在农村居民需求的角度考虑,还应该站在政府的角度,结合财政拨款等方面综合考虑。
政府为农村公共体育器材的主要供给方,农村体育器材的供给受到政府政策和政府资金的限制。村民为需求主体,居民的观念和喜好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服务。
临沂市蒙阴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府对其发展投资多为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项目。由于公共体育设施投资回报率低,对地区GDP 快速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在体育方面投资相对薄弱。该地区的孩子与青年较多,对体育器材有一定的需求,例如篮球场、单杠等健身器材是村民需求的重点,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与政府的供给不平衡,影响了村民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和长久性。相比而言,临沂市兰山区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在学校操场、公园广场等地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大多数居民会选择在傍晚外出运动健身,因此,他们对公共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需求量不断攀升,而政府在体育方面投资的增长速度低于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的矛盾就显现出来。
根据在蒙阴县的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蒙阴县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使用频率低,农村居民反映大部分时间或下地劳作,或外出务工,几乎不会进行体育活动。结合蒙阴县当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果业的产业情况,一年四季的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与农作物播种、收获等种植阶段有关,村民在劳作之余不会再进行体育健身;村民缺乏相应的基础指导,无法保证完全正确使用公共服务提供的全部体育器材,造成体育设施使用效率低;户外健身器材由于容易受到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共体育设施器材覆盖较多灰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另外,当公共体育器材发生故障或出现安全隐患时,相应的维修服务不及时,这也是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临沂市政府的领导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蒙阴县等贫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实现临沂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合理分配、协调互助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是政府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体育方面的体现,有利于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对基础体育服务的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达到全民参与、全民锻炼、全民健康的目的。
根据临沂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农村公共体育发展方向。农村公共体育发展不能一味强调城乡绝对平衡,不能盲目将城镇公共体育发展模式复制到农村。政府应当加大公共体育与农村生活相结合,根据当地民情安排公共体育建设布局,注重发展与城镇不同的特色农村体育,开展具有“三农”特色的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
加大体育报道,提高农村居民健身观念。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政府应多加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推进有关体育服务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在体育领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近期举办的军运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社会媒体更加关注对此类大型运动会以及公共体育赛事的报道。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的了解程度,激发农村居民运动的健身观念。加大体育常识,保证农村居民健身质量。广泛宣传“互联网+”业态下运动健康类App,进行专业的健身指导、体质监测,满足农村居民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全民健身质量。
在投资建设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中,政府仍然是最主要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在每年的政府支出中合理安排体育设施服务建设拨款,增大监管力度,保质保量完成计划,切实保障居民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增加居民生活幸福感。
政府要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加入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例如,企业出资在规划区域建立运动健身广场,并可以由企业自主命名。这样在减少政府投资压力的同时,能促进体育设施建设,也可以使企业价值在社会建设中得到体现。
为改善临沂市农村公共体育的现状,政府应增加对体育人才的引进,培养相关的专业人员,加强对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管理。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具备公共体育设施的专业知识,能够向群众介绍各个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和用法,对农村居民进行必要的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关注,增加居民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真正发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的间隔期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安排维修人员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样不仅能及时处理器材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损坏,而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将公共体育设施状况反映给管理部门。
政府在进行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时,应深入了解当地农村居民的公共体育设施需求,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频率,发挥体育公共设施的价值。根据当地农村居民的劳作情况以及生活习惯,通过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与讨论,得出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真实需求,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视。
在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和数量跟不上其发展步伐的现状下,如何基于体育公共服务供求不平衡,投资和后期保障不足等问题,大力发展和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政府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大监管范围以外,还要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最终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求平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创建新时代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