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认同危机及对策

2020-12-16 11:55靳君梅
广东蚕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认同感人口农村

靳君梅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003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上仍然存在城乡不均衡的问题,大批农村青壮年来到城市,导致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老人和儿童,农村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教育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的入侵对乡村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农村人口逐渐被城市文化吸引,对乡村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排斥,使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甚至一部分农村人口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些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并且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农村人口加深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推动乡村文化的转型。

1 农村人口文化认同危机的危害及表现

城镇化政策的推出,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村逐渐向城镇的方向发展,农民开始转型成为城市居民,农村所具有的传统乡村文化也要向现代乡村文化进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逐渐渗透到乡村,使乡村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打击,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并且出现了乡村文化认同危机。农村人口作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潜在动力以及未来乡村的主要建设者,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将会对乡村的未来发展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1]。如果对乡村文化缺少认同并且存在排斥心理,那么就会缺乏进行乡村建设的动力,使乡村文化逐渐失去成长的土壤,对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智慧的传承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

农村人口的乡村文化认同危机主要体现在对乡村文化的否定、排斥和对城市文化的盲目推崇[2]。随着城市文化的入侵,农村人口对乡村文化产生一定排斥,反感与乡村文化的接触,导致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将造成严重的打击。当农村人口对城市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后,他们往往会对城市文化予以全面的推崇,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到一些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当这种影响逐渐深入就会使农村人口的乡村情怀退却,失去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精神羁绊。

2 农村人口乡村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乡村文化主要是农耕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环境已出现一定的脱离。现在的农业经济与工业文明相比,受到生产模式的限制,生产力的发展较为落后,使上层建筑也就是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样比较落后,导致了农村青少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危机。农村人口相比精神文化往往更加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落后的农业经济往往无法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也就使其更加向往物质资源更为丰富的城市生活,对城市文化更加推崇,并且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以走出乡村进入城市生活作为发展的目标,导致乡村文化将出现无人继承的窘状[3]。

2.2 城市文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所创作的经济收入占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份额,城市居民在面对乡村文化时往往具有一种优越感,而农村人口在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后会对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他们对乡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质疑,对生活的乡村产生一定的排斥,进而就会使其文化认同感逐渐降低,其乡村文化的烙印也会在城市文化的冲刷下逐渐消退。而且由于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的扩张速度较为迅速,所以在城市文化中还存在着一部分较为浮躁、消极的风气,当这种风气传播到农村时就会对农村人口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剧了乡村文化认同危机。

2.3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目前,我国以城市文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往往与乡村文化呈现对立的事态。城市文化会体现出先进、现代的形象,并且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在对立中,乡村文化则被冠以落后、过时等负面的评价。农村人口很容易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乡村文化出现排斥心理,出现缺乏认同感的现状。

2.4 农村人口自身特点的影响

农村人口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对不了解的城市生活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怀揣着融入大城市的梦想。然而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在信息传播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城市文化日益深入人心,他们对城市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了解,并且会将城市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一定的对比,这就会使他们对城市生活产生向往而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产生一定的厌恶,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

3 解决农村人口乡村文化认同危机的对策

3.1 加速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由于我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农村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以要想使农村人口能够产生一定的乡村文化认同感,那么首先就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进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4]。这样才能够让乡村产生不亚于城市的吸引力,使农村人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进而促使其今后能够积极地加入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

3.2 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使我国现在的乡村文化发展状态与历史上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乡村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5]。由于我国乡村文化有着极其多样的内容,并且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而且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也就给乡村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再次繁荣的契机,所以这时为乡村文化创设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且对其发展予以一定的支持,能够很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农村人口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势必会有所增加,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加热爱乡村文化,促使其今后加入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6]。

3.3 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学校是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以及接受乡村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地,所以乡村学校要肩负起传承乡村文化的重任。首先,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平等,学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并且要大力引入优秀的教师资源,使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进而缩小与城市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使农村学生能够进行更加高质量地学习。最后,乡村学校在进行教学时,要立足乡村、回归乡土,重视教育的乡土性,使教学符合乡村的实际环境,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7],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乡村生活的魅力,从小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3.4 实现乡村文化的时代性与多元化

要想实现乡村文化长久的、持续的发展,那么就要将它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融合,让乡村文化能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新时代的农村居民的精神需求相适应,实现与时俱进,这样的乡村文化才能够更加具有发展的动力[8]。与此同时,在进行乡村文化的发展时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可以结合多元文化的优势,并将其与乡村文化进行一定的融合,促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要注重农村人口时代精神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知识积累,进而使其自身素养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实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9]。

4 小结

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群体,对乡村文化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要对其精神面貌的发展予以重点关注,为了更好地使得他们对乡村生活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要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以及实现乡村文化的时代性与多元化,为乡村文化的未来发展创设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认同感人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新农村 新一辈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