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新勇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56600)
众多研究发现,功能性低聚糖进入后肠段后,可以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血脂和胆固醇、促进矿物元素吸收和抗氧化等功能。 已研究发现的低聚糖有1000 多种,包括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棉籽糖和低聚壳聚糖、低聚果糖等。 目前已知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低聚糖产品也有几十种。 本文就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棉籽糖和低聚壳聚糖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进行试验和讨论。
已有研究证明,低聚糖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菌、抗炎以及降低胆固醇等作用[1]。 但低聚糖种类繁多,已知的低聚糖就有1000 种以上,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种类、分子构型和结合方式的不同,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各异。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筛选出调控家禽生长的最优低聚糖也成为了亟待解决难题。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针对一种低聚糖的不同作用效果,不同低聚糖之间作用效果的比较研究十分少见。 本试验根据已有研究的推荐添加剂量,在黄羽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3 种低聚糖,并比较它们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低聚糖在家禽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3 种不同低聚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通过计算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探讨3 种低聚糖分别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 日龄黄羽肉鸡360 只。 随机分为5 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 (基础日粮)、抗生素组 (基础日粮+50 mg/kg 金霉素)、低聚异麦芽糖组 (基础日粮+3 g/kg 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棉籽糖组 (基础日粮+3 g/kg 低聚棉籽糖) 和低聚壳聚糖组 (基础日粮+30 mg/kg 低聚壳聚糖),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2 只鸡。 试验期 56d,分为前期 (1~28 日龄) 和后期(29~56 日龄) 两个阶段。
试验前期,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低聚棉籽糖组和低聚壳聚糖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13%和12% ,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2%、17%和15%; 日粮中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对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各组料肉比无显著差异。
试验后期,与对照组相比,除低聚异麦芽糖组外,其余各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其中抗生素组提高了21%,低聚棉籽糖组效果最佳,提高了31%,低聚壳聚糖组提高了20%。 低聚棉籽糖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抗生素组和低聚壳聚糖组有提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 各组料肉比无显著差异。
从全期来看,与对照组相比,低聚棉籽糖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低聚棉籽糖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聚异麦芽糖组。 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无显著差异。
低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已受到广泛重视,有研究认为,低聚糖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为动物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2]。 本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棉籽糖和低聚壳聚糖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而低聚异麦芽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则无明显改善作用。 从全期来看低聚棉籽糖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且与抗生素的作用效果相当,低聚壳聚糖次之,低聚异麦芽糖无明显改善效果。
滑静等[3]发现,低聚糖棉籽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增重,且以0.3%的添加效果最好,与本试验结论相同。 研究表明,添加壳寡糖可提高黄羽肉鸡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添加低分子量壳寡糖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调节肠道菌群。 低聚异麦芽糖对的促生长作用效果不一。 低聚异麦芽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稍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1%的低聚异麦芽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以上研究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但部分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 异麦芽寡糖能提高黄羽肉鸡生产性能,饲粮中添加低剂量(0.1%和0.2%) 的低聚异麦芽糖可以改善蛋鸡生产性能,高剂量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与低剂量组相比均较差。 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聚异麦芽糖分子量及添加剂量不同,可适当降低添加水平。 另外,有研究认为,低聚壳聚糖可能通过阻断EGFR / MAPK 信号转导途径来抑制EGF 诱导的上皮细胞GE11 细胞生长和增殖。 这一作用效果是否还能影响正常体细胞,从而影响动物生长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低聚棉籽糖和低聚壳聚糖可以提高黄羽肉鸡前期和后期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低聚棉籽糖的对生长性能的作用效果与抗生素相当,低聚壳聚糖的促生长作用效果次之,低聚异麦芽糖无明显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