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新建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策略,最初来自于企业管理的探索,这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细的一种必然要求。随着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精细化管理移植于学校管理中,以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将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文化、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中,为学校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是学校管理者谋求学校发展、实现管理创新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即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按照这种理论,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学校根据战略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稳定的管理体系,并依照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为进一步把学校常规管理引向深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所谓精细,词典的解释为精密细致。学校精细化管理是运用系统论观点,对学校管理中的细节进行合理分解,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实现组织的精准施策、高效运转、协同并进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为学校管理的个性化、特色化做好准备。在共同的目标下,学校对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对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整合、改进、评价,做细做实,让学校运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精细化管理常常表现为精确化、标准化、程序化,给人的印象是过于琐碎、呆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在认识和实施上容易走入误区。这些误区源于对精细化管理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式运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只有深刻理解其内涵,贯穿于师资、学生、教学、后勤、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之中,才能发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积极效应。
很多校长谈到学校精细化管理时,往往就管理谈管理,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我们看不到学校的理念、目标和发展,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精细化管理不是时髦的标签,不是学校发展的目标,而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因此在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时,必须围绕学校规划和发展目标,把长远目标和当下目标结合起来,确保学校按照既定目标规范平稳地运行,最终促进学校各项目标的有效达成。
精细化管理要重视、促进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即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管理要适应人的发展需要,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我们不能因为固化的管理束缚了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有的学校一谈到精细化管理,仅仅是对学校大小事务的制度化和量化,人被制度和“数字”牵着鼻子走,这样的管理抹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学校处于僵化和固步自封的状态。管理中要见人,要尊重人,虽然精细化管理重视制度化,也有量化的技术手段,但它更注重制度和“数字”后面的人文精神,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为决策、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管理要有温度,精细化管理也是这样。学校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科学、有效的制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让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行规范化可操作的管理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虽然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特点,但也要做好标准化和差异性的平衡,构建学校良好的文化生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在高品质育人中的作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细化为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要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管理实践中,从整体统筹到细化落实,体现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学校对班级、教师、学生的日常管理,要有明确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具体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的精细化管理落实、科学的精细化管理评价,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精密细致。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校每学期、每月、每周学生行为规范目标,班级结合实际,对突出问题进行分解,跟踪和反馈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强化行为规范训练重点,在评价中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促进不断改进和完善。
学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在精细化管理中也要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的学校强化学生智育水平的评价,一切管理都围绕着它转,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相违背,应该坚决纠正过来。要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纳入精细化管理中来,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细化管理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打造更宽广的空间。既精致细密,连贯衔接,又多元开放,精准服务,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的优势,创造适宜学生学、教师教的学习空间。
课程和教学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课程的精细化管理,要贯穿规划、开发、实施、评价全过程,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优势,比如课程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开发策略是否可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的反馈和改进功能等等。课堂教学是每所学校管理关注的重点,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实施到课后的管理,全过程对教学质量提出标准和要求,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在保底的同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恰当的衡量标准,学校依据国家的要求对课程实施的质量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根据标准明晰常规工作流程。标准要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教学准备内容,学校有明确的要求,从哪些方面做好教学准备,质量标准是什么,教师依据工作流程进行备课。教学反思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列出具体的必要指标,兼具开放性要求,指导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精细化管理要参与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但精细化管理可以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促进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精细化管理要深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培养。
增强教师团队协作,把个人提升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联系起来。精细化管理从制度层面要完善教师团队协作机制,比如通过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教研组建设等,加强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氛围。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比如在培训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摸清教师专业需求、发展意向,为实施有效的教师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在培训中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培训;培训结束时再次进行调查,了解培训效果,改进后续的培训。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精准目标、精细过程和精良结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追求精益求精,促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精细化管理与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相融合,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锻造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学校品质,在实施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