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管理中的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0-12-16 08:59韦波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病虫虫害

韦波

(曲阜市石门山镇人民政府,山东 曲阜 2731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生态环境建设上来,而林业管理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中严重缺乏针对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导致林业资源质量严重下降,因此需加强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完善相应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林业资源质量。

1 虫害防治工作对林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林业管理对我国森林资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虫害防治是森林管理的首要工作,其实质目的是提升森林资源质量,降低对其的破坏程度。相关人员必须针对病虫害的不同种类,对其生长和繁殖能力进行了解和掌握,以此为基础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整体森林资源范围内,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活跃程度和范围进行准确的区域划分并对其进行实时监管,以便确保制定防治计划和实施的及时性,争取从根源上对病虫进行消灭。如果存在病虫害区域没有进行实时监管或离监管区域较远的情况,林业部门则需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根据不同区域病虫害特点做好应急措施,达到了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间接性的提高林区生产收益,进一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林业管理中产生虫害的主要原因

2.1 自然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崛起,建筑工程仍处于不断建设阶段中,因此占地面积也需在原有基础上向外扩展,在此基础上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呈上升趋势发展。从目前形势来说,虫害发病率较高基本都集中于森林资源覆盖面积较小的区域,但是由于对树木的过度砍伐,导致在原有较少林业资源的基础上覆盖率仍大量减少,最终对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在此基础上,病虫害还多发于后期人工林的建造区域,由于人工林种植物种较为单一,其各方面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出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功效,导致林业资源系统的免疫功能大幅度下降,从而加快了病虫的传播速度,且森林环境极易适宜病虫的生长与繁殖,最终导致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林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保证林业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就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进行林业扩充,从不同地点或国外在没有对其种植特点、适应性等进行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盲目性的引进新树种。虽然能起到预想中增加林业覆盖率的目的,但是其自身携带的病虫害会对整体林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在此基础上,如果种植区域的原有树种不具备抵御病虫的功能,且没有良好的防疫系统,就极易造成病虫害泛滥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情况,没有及时的展开防治工作,以及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购买品种质量低下的树种,切实导致林木防御功能下降,对生态平衡造成一定影响[1]。

2.3 其他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病虫害的产生造成影响,还可从多方面影响因素加以考量。比如:林业管理制度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完善,管理机制也没有达到成熟状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其中可能存在相关人员利用管理漏洞从中谋取利益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增加病虫害的活跃程度,同时相关管理单位不能根据具体的、实际的管理标准对病虫展开高效的防治工作。除此之外,我国还没有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未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同时还缺少资金的投入,这些因素都对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因此,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3 林业管理中应用虫害防治技术的具体分析

3.1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的实质就是通过物理技术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主要包括电波、声波以及灯光等。在实际防治过程中,主要有阻隔、涂白两种应用方式。第一,阻隔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有效手段将树木与病虫隔离,一般就是运用布料或在树的表面围成隔离圈;第二,涂白通常指的是应用石灰水对树干表面进行部分涂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具体操作,利用石灰水自身具有的氧化高温特性,在避免病虫害产卵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林木具有防冻保温作用,并与其他物理防治手段相结合,还可将大部分病菌进行有效杀死,对病虫害传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降低害虫传播速度,促使其扩散范围具有限制性,从而达到切断害虫传播途径的目的。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在实现对害虫进行有效去除的基础上,避免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2020年7月大兴安岭韩家园林业局多措并举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根据病虫害危害的区域、范围和程度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为减少药物对林业资源质量造成污染,利用成虫具有极强趋光性特点,优先使用悬挂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同时利用涂白和隔离方法降低病虫害传播速度,切实有效的对防控效果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3.2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指的是通过化学药物对病虫进行预防和治理,主要运用的是化学试剂和化学物质,因此为保障防治效果,需对药物的种类和配比量具有较高要求。化学药物大都是利用生物或其他成分构成的,还存在一种药物是由不同种物质共同组成的情况,其应用方面的具体手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性。在实际病虫防治工作中应用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涂抹和利用专业工具两种方法进行有效处理。而前者的实际应用会造成相对资源的浪费,比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而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而对后者的高效利用不仅存在操作简单、便捷性高、污染较小等特性,还会在单位时间内迅速提升工作效率,有利于在大规模范围内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化学药物的应用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虫害的数量,但会对林木资源造成一定伤害,因此为防止病虫出现抗药性,需对药物种类进行定期更换,避免对防治效果造成影响[2]。

例如:2019年河南举办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与林业药剂药械使用技术研讨班。会议上指出必须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工作,加快绿色防治的理念进程,切实实现以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为主向生物防治的综合转变,同时还需做好绿色环保型化学药剂的研发工作,避免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切实提升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防控能力。

3.3 生物防治技术

从目前林业管理情况看,生物防治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环保效果最好、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主要是利用生物链开展具体的病虫防治工作,达到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随着生物技术的持续高效发展,我国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在此基础上,还可利用有机生物体或不同种活性物质,再通过利用物理、化学等手段降低害虫的生育繁殖能力,真正意义上达到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的目的。生物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自然规律,有效避免了对林业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病虫绝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效,致使该项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

例如:陕西森管局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秦岭林区森林健康加大支持力度,从相关数据中显示,该区域今年有害生物成灾率为3.6%,无公害防治率90%,种苗产地检疫率为100%,为接下的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防控松材线虫病,其中主要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生物链避免对林木资源造成影响的同时,降低华山松大小蠢虫口密度,对美国白蛾入侵严防死守,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为秦岭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4 林业基础防治技术

林业基础防治技术主要是针对树苗的选择与栽种过程进行的筛查技术,在确保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的作用下,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树苗栽种过程中需对树种和土壤进行严格检查和筛选,针对树苗是否存在病虫害风险、树种是否符合生长环境需求、土壤中是否存在滋生害虫的潜在因素以及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等,如果发现土壤环境存在问题,则对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继而进行苗木的种植工作,同时还要对苗圃内环境卫生做好控制工作,对其中存在的杂草、落叶以及腐朽的树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为害虫的滋生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同时还要保证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避免涉及到其他林木资源,切实实现综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3]。在林木施肥管理过程中,为了给予其充足的营养物质,需尽可能运用有机肥料,在造林放置树种时,需与土壤条件、当地气候相结合,对病虫害树种进行有效选择,针对林分增长与当地病虫害种类、特征等具体实际情况,对林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措施,主要包括主伐、间伐等形式,对林业管理实质性效果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对林业管理质量起到一定保障作用,因此需相关部门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从而有效促使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病虫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