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乡土文化于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12-16 08:04茹秀娟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永昌乡土校本

茹秀娟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

乡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语文教学资源。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全面构建,乡土文化入校园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的开发或融入方式又有哪些呢?

一、着眼互补性,开发乡土文化的语文校本课程

就课程体系的构建而言,乡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必要完善,是对地方课程开发或选用的补充,是对国家课程实施的微观观照。从乡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上说,乡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从文化的角度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赋予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感染性、熏陶式的教育。这一功能或特点是其他非语文校本课程所难以具有的。“魅力永昌”这一校本课程就从历史故事、景观名胜、文学名家、文化传承、红色遗存五个板块,用文学化的表述方式对永昌本土名人、趣事、胜景、曲艺、战役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呈现出校本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上,显然,这一特征更具区域性。和国家课程相比,微观层面的开发正是执行国家课程总体规划之下的“一枝一叶”。这样,就构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独具地方文化特点的校本课程,在内容上起到了微观方面的补充作用,在教育教学上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有效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着眼人文性,发掘乡土文化的教育升华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同样也需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从人文性方面,要发掘乡土文化对语文学习和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例如,永昌文化名人胡执礼,他是明朝时期的永昌人,九岁聪慧出众,十一岁补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用他的成长历程来激励学生学习不仅能够传承地方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发掘乡土文化“根”的作用,把语文教学植根于厚重的乡土文化之中,让个体生命在乡土文化这一“根”的滋润下得到浸润与熏陶。通过发掘西路军血战河西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着眼于人文性,让乡土文化担起人文教育的责任和提升学生生活交际能力的工具作用,那么,负载、传播乡土文化的语文教学也就成为激发学生人文情感的主要阵地。永昌文化绵延千年,各个领域均有成就,这些人文素材都是语文学习的好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三、着眼趣味性,筛选乡土文化的积极因子

在家乡人眼里,乡土文化再土也是文化。但是,就教育而言,把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其前提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且,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在教育中还需要考量时代价值需要。为此,以时间为横轴,以空间为纵轴,在定位乡土文化的融入价值方面,还要注重筛选乡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例如,就永昌历史而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商周战国时期,诸多的游牧民族在此出现。汉文帝时期,月氏占据河西,永昌就在其内。汉武帝派霍去病先后两次出击匈奴设置郡县,才有鸾鸟、番和、骊靬、显美四县的历史。充分挖掘历史中的积极因子教育学生,其教育价值就大,其教育效果就佳。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李灿,其在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就大。所以,筛选乡土文化的积极因子,把其融入语文教学中去,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乡土文化才能真正滋润学子的心田。

总之,从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角度考量校本课程的价值,要开放乡土文化语文教学校本课程;从语文学科特点的体现方面考量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要突出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作用;从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方面考量,要筛选乡土文化教育的积极因子。这样,就能很好地把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去。

猜你喜欢
永昌乡土校本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土中国
书画作品鉴赏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书画作品赏析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国画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