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荣富 (浙江义乌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进行德育的目的是促进青少年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教师要优化德育实践的方法,让青少年能够在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水平、提高实践能力。
很多青少年表示,在接受德育时,教师常常照本宣科地讲理论。教师会直接告诉他们理论知识,并且要求他们记住这些案例与知识。其实,在接受德育之前,他们已经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如果还给他们讲理论知识,他们会觉得教师讲的知识过于教条化,没有实用性,从而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只是给青少年讲理论,而要结合具体的、鲜活的实例对青少年开展教育。
例如,教师在引导青少年学习什么是爱国情、强国志,增强文化自信时,教师可以引导青少年观看郎平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夺冠的视频。教师可结合郎平夺冠的纪录片、访谈等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到,80 年代,郎平和她的队友们带领中国得到了排球五连冠,使中国的排球队在世界扬威。在2008 年,中国女排走入低谷以后,郎平从美国回来,执起中国女排的教鞭,经过数年的奋斗,郎平以教练的身份,再次让中国女排夺冠。中国女排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精神的象征,也成为中华民众的骄傲。教师可引导青少年们进行反思:什么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教师举出的这个案例是非常贴合青少年生活的,因为青少年不仅在报纸上、网页上能看到类似的新闻,还会听到身边的人探讨类似的问题,当教师举出这样的案例时,青少年便会激发学习的兴趣。
德育中的概念如果过于抽象,便会显得空洞、说教,这样的知识内容是无法打动青少年的。为了让青少年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解德育中的道理,教师要把青少年的生活与德育理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能够带着理论去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当青少年能够从案例中抽象出理论知识时,才会觉得理论知识不是空洞的、说教的,而是立体的、丰满的。
在德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即教师会在课堂上给青少年讲案例、讲理论,青少年只需要记住教师讲授的知识,能理解教师给出的结论。教师要意识到,青少年之所以不喜欢这种教学形式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青少年觉得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当青少年认为自己失去了学习主体性时,便会丧失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第二个原因,教师采用这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培养青少年的思维水平,当青少年的思维不能和教师的思维接轨,完全理解和接收教师教授的知识时,他们便会产生学习挫折感,从而消极地对待学习。这两个原因造成了青少年的学习思维不活,他们不能够主动跟着教师的思维思考思政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给青少年讲解爱国这一概念时,可以让青少年开展辩论活动,让青少年通过辩论深入探讨爱国主义的概念,从而理解什么是爱国。教师可将青少年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观点为只购买国产的产品就是爱国主义行为,反方则视只购买爱国的产品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行为。双方要通过辩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刚开始,正方的青少年和反方的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去辩论。此时教师给予青少年提示,既然青少年要探讨一个行为是爱国主义行为,或者不是爱国主义行为,是不是应该先界定什么是爱国主义行为,什么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行为?经过教师的引导青少年们开始查找理论,获得了相应的理论概念。然后正方的青少年应用理论结合案例的说法,证明只购买国产产品就是爱国主义;反之,反方就要证明只购买国产产品只是狭隘的爱国主义。通过这场辩论,青少年们对于爱国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有了更深的认知。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结合该次辩论学习的经验来分析,哪些行为是爱国主义,哪些行为是狭隘的爱国主义。
当代的青少年,他们的思维是很活跃的,而且具有叛逆之心。当他们没有深入的理解一个理论时,往往不会接受这个理论,也难以信服用这个理论去分析事物得到的结论。如果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希望青少年接受理论知识,便要引导青少年针对一个概念、一个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在辨析中探讨理论知识。在开展这样的德育活动时,教师要把握住两个要点,第一,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激发青少年的主体学习意识;第二,引导青少年积极探索,让青少年结合理论来分析相应的案例,在案例的分析、比较中建构理论知识。
青少年在接受德育时,有时出现学习不专心,不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的现象。青少年之所以不愿意积极的学习,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没有引导青少年进入学习情境中,这导致青少年在课堂上难以集中学习注意力。第二,教师没有合理地定位教师与青少年、青少年与青少年的关系,导致青少年不能够充分地交流和探讨。教师如果希望青少年专心致志地接受德育,就要在教学活动中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引导青少年了解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状况时,由于“一带一路”是一个过于抽象的名词,他们很难对一个抽象的名词产生共情和共鸣。当青少年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时,他们便不愿意探讨。为了让青少年愿意探讨“一带一路”的话题,教师可为青少年播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会用直观的画面告诉青少年,“一带一路”经济开展的范围在哪里,现在这种经济活动影响的范围有多么广阔。当青少年发现知识变得直观,变得容易被理解时,他们便愿意了解“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在“一带一路”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受到这一经济影响的国家,他们的菜市场产品都变得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都变得富足了。当记者去采访菜市场卖菜的工作人员时,那些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菜市场十分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当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涉及菜市场的内容时,青少年会因为与这些内容共情与共鸣,从而也愿意了解这些内容。当青少年学习了相应的知识以后,教师要引导青少年自己拟定要探讨的学习主题,青少年需要集思广益,尽可能地找到他们想要学习,并且需要学习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探讨。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发挥自己的主观学习意识,主动地去想、主动地去说、主动地去探讨,让每一名青少年把学习主动权抓到自己的手上。
教师在引导青少年探讨与德育知识有关的概念时,抽象的知识会影响青少年对德育问题的理解,很多青少年会因为概念过于抽象,所以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于是,他们便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此时,教师可以打开多媒体,应用多媒体的声光效果为青少年营造学习情境。教师把抽象化的问题具象化,把抽象化的概念直观化,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德育相关的知识。在青少年理解了知识概念以后,教师要引导青少年结合以往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来探讨德育知识的内容,分析德育问题,让青少年在交流、学习中成长。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要将德育作为一个让学生充分交流、探讨的平台,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探讨和交流的主体,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
教师在开展德育中,如果只是让青少年学习理论、学习案例,那么青少年便只能够纸上谈兵,于是,在遇到抽象的理论,探讨德育现实问题时,青少年可能并不能够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理论,也不能够在遇到问题以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深化德育,教师要强化德育的实践,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教育。
例如,教师在引导青少年学习“在社会上,人要奉献出爱心,社会才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时。有些青少年表示,在这个社会上,有时献出爱心的人会吃亏上当,而有很多人则会浪费他人的爱心,只为谋取自己的私利。如果教师仅让青少年探讨这个抽象的理论,青少年会就不能找到探讨问题的切入点。如果教师仅仅给青少年讲案例,那么有可能青少年会看到能让观点成立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为了让青少年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青少年去实践。教师可以引导青少年以一个学校为研究对象,去统计这个学校向贫困青少年发放了多少的扶贫资金。接受了扶贫资金的青少年,有多少已经成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去统计有多少青少年浪费了学校扶贫资金的名额,为自己谋一己之私。经过这样的实践,青少年会了解“很多贫困的青少年会浪费社会给予的扶贫资金”是一句笼统的话。在没有数据支持以前,青少年不能以这种笼统的话为前提下结论。青少年如果要探讨一个社会问题,就要学会应用数据和样本说话。教师要引导青少年通过实践,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当一个学校的大量扶贫资金没有应用在扶贫教育中,则意味着扶贫资金监管出了问题,青少年必须研究出一套扶贫资金监管优化的方法;反之,如果学校的扶贫资金有一大部分都应用在扶贫上,而只有一小部分因为监管不力而被挪用,青少年就要就事论事的分析问题,一方面,青少年要找出扶贫资金监管的方法,另一方面,青少年要正本清源,应用手中的实践数据进行辟谣。
教师引导青少年接受德育,最终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把德育落实到实践上。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会整合以往的学习经验、以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能够通过实践行为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评估实践的结果,然后不断调整实践的方法,直至达到实践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不能只让青少年学习理论,而是要通过实践去丰富青少年的理论知识。在核心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而应引导青少年去学习知识、讨论知识、思辨知识。以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