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坤,徐 宁*,张洪亮,张荣华,黄泽颖
(1.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2.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9)
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始于1985 年,2002 年以前种植面积处于5 000 hm2左右,2003~2004 年种植面积突破1 万hm2[1]。2005 年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的黑龙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2008 年其母公司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6 年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黑土地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北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对黑龙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多元化改造,成立了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其下辖的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九三分公司,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二龙山分公司和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克山农场淀粉分公司3 个精淀粉加工厂及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克山农场全粉分公司。2005 年之后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达到2 万hm2,2008 年达到了4.4 万hm2的最大种植面积[1],跃升为垦区第四大作物。马铃薯在垦区主要集中种植在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九三管理局和齐齐哈尔管理局,其均处于省内马铃薯加工薯种植的优势区域,播种面积分别占垦区马铃薯总面积的38.35%,28.95%和27.84%。总产量达到53.9 万t,单产平均水平达到29.9 t/hm2[1],高于国内18 t/hm2和省内的22 t/hm2水平。
2015 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2016年垦区开始了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工作。黑龙江垦区具备生产优良加工薯生产的基础和相关的科研技术贮备,促进了马铃薯主粮产品产业发展。垦区为马铃薯加工产业预留6.7 万hm2土地供马铃薯倒茬种植,并且拥有专业的马铃薯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北大荒马铃薯研究院等。
黑龙江垦区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目的,并非替代传统主粮,而是要填补主粮中的营养缺失。黑龙江垦区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和玉米为主,分别占垦区播种面积的53.9%,26.9%,15.5%,粮食产量的68.3%,9.0%,21.1%[1]。
黑龙江垦区种植的三大粮食作物当中只有水稻作为主粮,其中玉米为工业加工原料和饲料,大豆为油料作物。但水稻中的维生素B1、B2、蛋白质等含量较少,碳水化合物(糖)含量较多,容易造成营养缺乏或肥胖,马铃薯正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7 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无机盐和膳食纤维)[2],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仅为大米的25%左右,且可补充日常主粮中缺乏的维生素。
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亿kg以上,商品粮率稳定在95%左右,起到国家粮食压舱石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玉米供大于求,库存量增加,出现了阶段性过剩问题,使农民所得利润微乎其微,种植效益低[3]。根据2016年4月农业部下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4],指出应优化玉米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同时资源环境的约束压力越来越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在吃饱、吃好以后还有新的需求,要吃健康。为此黑龙江垦区2017年较2015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万hm2[5,6],马铃薯则成为种植结构调整的理想替代物。
黑龙江省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没有出台马铃薯主粮化方面的政策文件,但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政府通过马铃薯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马铃薯保险补贴、产业补贴、产业配套设施政策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为落实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开发政策,黑龙江省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马铃薯从经济作物体系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政府对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对俄出口鲜食薯的生产者进行补贴。补贴具体要求:(1)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对俄出口鲜食薯种植面积不少于33 hm2;(2)补贴1 500 元/hm2;(3)直接的资金补贴方式[7]。
马铃薯种植经营者购买大型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时,由同级政府按农机价格的10%给予补贴,推动马铃薯种植区域探索组建大型马铃薯农机租赁公司[8]。
马铃薯龙头企业和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种植保险费用政府承担50%[8]。
黑龙江省政府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的马铃薯主粮化和休闲方便食品加工企业,由同级政府给予年销售收入的1%、最高1 000 万元的补贴,用于品牌打造。对加入种薯联盟的经营主体统一种植品种和销售,对销往省外种薯量达到2 000 t及以上的经营主体,由同级政府补贴50元/t[8]。
根据黑龙江垦区自然条件、主粮化原料薯加工需求及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特点,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40余个。2016~2018年,开展了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示范,共建示范基地210 hm2。最后将产量及品质数据表现好的‘大西洋’、‘延薯4号’品种列入到黑龙江省主推目录[9]。
根据主粮化加工薯的特性、自然环境特点及影响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因素等,整合形成适宜东北地区的主粮化加工薯高产优质的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与模式。其中,马铃薯主粮化加工型品种‘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申报了地方标准。
2016~2018年,黑龙江垦区种植的主粮化示范区累计种植马铃薯面积在10 000 hm2以上,种植品种以‘大西洋’和‘延薯4号’为主。
‘大西洋’,2016年前茬作物为大豆,种植面积667 hm2,2017 年前茬作物为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1 000 hm2,2018 年前茬作物为大豆,面积调整为800 hm2。生产机械化率稳定在97%。平均单产24.5 t/hm2。
‘延薯4号’,2016年前茬作物为玉米,2017年前茬作物为大豆,2018年前茬作物为玉米。平均年种植面积为2 667 hm2,机械化率为97%。单产水平稳定在27.0 t/hm2以上。
4.4.1 ‘大西洋’的种植效益
‘大西洋’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示范种植,平均种植成本稳定在17 000元/hm2,三年(2016~2018年)分别为16 275.0,17 565.0 和17 452.5 元/hm2。其中,肥料费用从2016 年的1 950 元/hm2,降低至2017和2018年的1 650元/hm2;人工费用从2016和2017年的3 750元/hm2上涨到2018年的4 200元/hm2;地租费用从2016年的1 950元/hm2,上涨至2017年的2 640 元/hm2、2018 年的3 465 元/hm2。种子费用保持在4 425元/hm2。
2016~2018年,商品薯平均净利润连年下降,从2016年的26 677.5元/hm2,下降到2017年的675元/hm2,在2018年,农户马铃薯亏损1 369.5元/hm2[10]。
4.4.2 ‘延薯4号’的种植效益
‘延薯4号’在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示范种植,平均种植成本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14 628.0元/hm2,上涨到2017年的18 112.5元/hm2、2018年的21 217.5元/hm2。种子费用从2016年的3 006元/hm2,上升到2017 年的5 301元/hm2,后微调为5 280元/hm2;肥料从2016年的1 657.5元/hm2,上涨到2017年的1 728元/hm2,再下调到1 413 元/hm2;人工费用从2016 年的4 440 元/hm2,先上升到2017 年的4 687.5元/hm2,在2018 年下降到2 413.5 元/hm2。农药费用从2016年的871.5 元/hm2,上升到2017 年的933 元/hm2、2018 年的1 680 元/hm2;地租费用从2016 年的1 950元/hm2上升到2017年的2 430元/hm2、2018年的5 310元/hm2。
商品薯平均净利润连年下降,农户在2018年亏损,从2016 年的4 272.0 元/hm2,下降到2017 年的349.5元/hm2,到2018年农户亏损4 747.5元/hm2[10]。
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主粮加工主要以全粉和淀粉为主,垦区推广的主粮化品种‘大西洋’与‘延薯4号’分别对应全粉加工和淀粉加工,实现专品专用。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转向研制适合本地区饮食习惯的两款马铃薯主粮产品——马铃薯大列巴和马铃薯发糕。计划与具备加工生产马铃薯主粮产品条件的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线,将已研发成功的马铃薯大列巴与马铃薯发糕推向市场。
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尽管起步较早,但主要力量集中在原料薯生产方面,真正投入生产并推向市场的主粮产品数量却有限,市场占有率不高,这和产业定位及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存在直接的关联。
目前,马铃薯主粮产品与传统马铃薯主粮产品粉条、粉丝相比较销量不佳。马铃薯主粮化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产品,要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可能仍然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首先需开发符合消费者膳食需要的主粮产品,如面条、米粉、年糕、“人造米”等[11]。其次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消费观念,最后应改变产品的营销策略。当前销售模式为仅限于某些特定商场及超市的销售,普及度不够,直接限制了居民的购买力,而且缺少系统化的宣传模式,影响了市场销售量。应引导支持多种经营方式,开展专业市场建设,鼓励跨区域销售,完善“农商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连锁经营”等产销模式,规范交易行为[12]。
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省上市了馒头和花卷两种马铃薯主粮新产品,通过市场回馈,消费者对马铃薯主粮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的了解程度一般,但普遍接受并购买这两种主粮产品。同时,确定两款新主粮产品即马铃薯大列巴与马铃薯发糕,未来将通过旅游途径将产品宣传推广。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黑龙江省的消费者对马铃薯主粮产品的评价为口感不错,但对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的认同度不高,产品的选择仍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对马铃薯主粮化产品营养价值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二是本土企业无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三是饮食的惯性造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四是由于主粮产品原材料采用马铃薯全粉,成本高于普通小麦粉,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米面等主粮产品。
政府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促进了推广面积扩大、薯农增收、鲜薯食用方式多样化、加工产品产量和销量上升。在克山农场和二龙山农场,项目实施后,马铃薯主粮化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从2016 年的0.13 万hm2增加到2017 年的0.35 万hm2、2018年的0.36万hm2。
马铃薯主粮化项目实施前,马铃薯的食用方式主要是菜用,具体方式以切块炖、切片或丝炒、切条炸、制成土豆泥、烤土豆、蒸土豆等。项目实施后,马铃薯可以加工成全粉、淀粉、薯条、薯片、粉条、粉丝等产品。
政策实施后,由于马铃薯本身特点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植存在生产成本提高,尤其是地租补贴的减少及企业收购标准的提高,导致收益不稳定。
马铃薯主粮产品市场推广方面存在3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定位,如何给产品一个合理的定位让消费者接受;二是宣传力度,如何加大宣传力度,给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引导;三是生产成本,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主粮化区域布局推进是以主粮产品为核心,筛选适宜的加工品种,配以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垦区具备优良的马铃薯种植和科技研发基础,推进主粮化发展,既能填补省内面食主粮化中营养成分的缺失,又能促进鲜薯产销衔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政府通过马铃薯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马铃薯保险补贴、产业补贴、产业配套设施政策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了面积扩大、鲜薯食用方式多样化、加工产品产量和销量上升。马铃薯主食化政策实施后,2016~2018 年,黑龙江省开展了以‘大西洋’、‘延薯4号’为代表的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示范,并列入黑龙江省主推目录。黑龙江垦区将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联合在一起,主粮品种的马铃薯种植采用适宜东北地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立体化施肥的种植模式。农户种植的品种为‘大西洋’和‘延薯4号’,垦区的马铃薯加工主要以全粉加工和淀粉加工为主,从2017年转向研制和生产马铃薯大列巴和马铃薯发糕两种特色主粮产品,但由于消费习惯和销售模式局限,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度不高,市场推广程度不高,销售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