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孙晓斐 崔清萍
(1,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214;2,山东省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200)
春季养鸡由于鸡只所处的气温环境相对比较差,首先要做好疾病防御工作,改善鸡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才能有效防止养鸡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染。下文将介绍春季养鸡常见的3 种疾病及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要点。
由于春季气温变化较大,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养殖舍保温工作若没有做到位,舍内温度不断出现明显波动,很容易引起鸡只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鸡只呼吸道疾病。部分养殖场没有注重养殖环境的卫生及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导致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空气质量极差。过高浓度的氨气会对鸡只呼吸道造成刺激,破坏鸡只呼吸道防御能力,最终使鸡易遭受环境中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导致鸡群呼吸道疾病爆发。同时饲养密度过大也是导致鸡舍中氨气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原因之一,要注意鸡只养殖密度[1]。养殖温度长期过低会导致鸡只呼吸道黏膜屏障受到破坏。由此可见,首先要保障养殖过程中鸡舍内的温度情况,同时还要提高鸡只抗寒能力,这是控制鸡只呼吸道疾病的关键。鸡舍内湿度过低会造成鸡舍过度干燥,干燥的鸡舍环境导致尘埃过多,尘埃会损坏鸡只呼吸道黏膜,进而导致鸡只抵抗力下降,给各种致病菌在鸡呼吸道的定殖带来帮助。
鸡只养殖过程中所遇到的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所诱发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疾病,新城疫具有高度的败血性及传染性,主要可以造成患病鸡只的发热、哮喘、呼吸困难及鸡只神经系统的紊乱和黏膜出血等,最终造成鸡只死亡。新城疫给众多鸡只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患病鸡只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鸡只的鸡冠呈暗红色,同时因为呼吸系统出现异常而发出异常音或奇音,鸡只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的稀粪。解剖患病鸡只发现其嗉囊膨胀肿大,且嗉囊中充满酸臭的液体和气体。
禽流感是通过A 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导致的一种家禽及野鸟均可患病的急性传染病,禽流感的症状由于不同的感染类型呈现出不同症状。其中最急性型的禽流感是由于流感高致病性毒株导致的,患病鸡只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型禽流感患病鸡只要以呼吸系统的疾病症状为主,慢性型禽流感患病鸡只初期只会出现一些程度的呼吸道疾病症状[2]。
春季养鸡时保暖工作是第一位的,早春时节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较快。鸡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很容易感冒,一定要注意保暖。
鸡舍通风状况对鸡只呼吸系统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在注重鸡舍保温的同时,也要保证鸡舍流通新鲜空气。春季温度低,饲养密度大,往往注重鸡舍保温而忽视通风透气,容易导致舍内空气污浊,病菌大量滋生。鸡长时间吸入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极易造成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高发。所以,通风不可忽视。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然对病原菌也不例外,在春季消毒尤为重要。早春气温较低,细菌活动频率下降,但这时气候仍较寒冷,鸡自身抵抗力普遍减弱。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造成惨重损失。所以一定要重视消毒工作,马虎不得。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鸡抵抗力相对弱,因此,合理改善鸡只饲粮的营养水平是加强鸡只机体免疫力的关键。由于不同阶段的鸡所需要的营养水平有所不同,如雏鸡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3%~5%,而育成期鸡饲粮中的能量水平可以适当提高[3]。
春季鸡群容易患慢性呼吸道病、禽流型性感冒等,所以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情要注意及早采取措施。
以上是春季养鸡常见的疾病和防治方法以及春季养鸡的注意事项,养鸡户们要注意观察、细心饲养,依据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