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雄 高岩 王丽波
[1,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镇畜牧兽医站(桦甸市二道甸子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132412;2,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畜牧兽医站(桦甸市红石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132412]
农村养猪业在持续发展中,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不断上升,为增加农村养殖户经济收入,提升养殖业总体发展水平,需要高度重视猪场疫病防治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管控。
第一,农村猪场分布不够合理。农村猪场选址不够合理,密集度较高,且分布地区的交通、水电条件不够良好,无法良好应对多种突发状况,不具备较高的防疫水平。第二,猪场免疫操作规范度较低。农村猪场开展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不论是疫苗保存还是运输都没有较高的规范性,从而影响防疫效果。疫苗管理、接种工具清洗等方面都有一定不足。第三,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农村猪场养殖户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受系统性的畜牧培训,缺乏专业的疫病防治知识结构,养猪过程中容易凭主观想象用药,无法正确判断疾病和药物。
农村猪场养殖工作的健康稳定开展,需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养殖管理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防治疫病,需要注意现阶段农村猪场疫病防治环节还存在较多不足,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和改进,切实提升疫病防治水平。
猪场选址会给猪场疫病带来重要影响,选址不当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威胁猪场的顺利生产。为降低猪场疫病发生概率,需要注重合理选址和布局: (1) 选择良好的避风场地,猪场要求向阳和排水条件良好,一般要远离居民区至少500m 以上,在不同的养猪场中同样要隔8m 以上的距离[1]。(2) 在养猪场门口设置专门的消毒池,便于消毒工作顺利开展,并在猪场四周建立围墙,减少其他人或动物进入。(3) 积极建设专门的污水排放系统和粪尿处理系统,促进污水能达到相应排放标准。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为有效开展农村猪场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良好支持,而具体实施该项工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从现实情况入手,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切实开展免疫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农村猪场实际选购疫苗过程中,需要按照说明书开展规范性操作,有效掌控疫苗的保存和使用工作。而在接种疫苗时,还要明确接种环节和步骤,最大限度降低应激反应,减少误种、漏种和感染问题,同时还需要针对接种后的猪进行细致查看,观测其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农村猪场防疫活动进行中,要注重科学合理使用药物,确保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1) 养殖户在平常养猪过程中要减少用药,或者尽可能不用药,禁止滥用药物,有效提升猪的免疫力。注射疫苗的过程中减少疫苗和抗生素混用情况。(2) 切实开展猪群观察工作,及时发现猪群生长中的一些异常情况,并加以准确诊断,结合具体原因,采用合理行方式准确控制病猪疾病,按照疾病具体症状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有效增强用药效果,确保对症下药,更好的促进猪的健康发育和生长[2]。
切实有效开展种猪养殖工作,不仅要提升畜牧兽医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不断强化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养殖户要能不断更新和转变思想理念,全面提升提升自身防疫水平,在日常养殖工作进行中,良好应用相关养殖知识和防疫管理知识。兽医站可以定期开展养殖户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 养殖户要积极建设专门的消毒池,使用2%的氢氧化钠作为消毒药物,按照每周换一次药的方式进行。(2) 定期开展猪舍清理工作,做好全面消毒工作。(3) 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工作,按照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申请备案工作,在得到当地兽医部门批准后积极开展检疫防疫工作。引种后需要定期实施隔离观察工作,明确其中没有不良症状后再开展并群饲养工作[3]。
农村猪场养殖工作进行中,要高度重视疫病防治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合理选择猪场地址和布局,科学规范猪场免疫操作,准确开展药物防治工作,提升养殖户的总体防疫水平能起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