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地检疫对疫病防控的意义

2020-12-16 05:14:51程慧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饲养场产地流通

程慧

(河南省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3000)

动物产地检疫是整个疾病防控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要想保障好动物流行病不会发生,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不可缺。这是因为在科学合理的动物产地检疫下,能极大的保障好动物及相关产品的安全,并且还能从起源上减少有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促使我国动物养殖业能得到长远保障,同时极大的保障好人们的生命安全。

1 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

1.1 在较短时间内查明疫情

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对已经感染相关疾病的动物要做好及时有效的检测及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已患病动物疫情控制在最低程度或完全遏制住,这样便能起到防控动物疫情流行的效果,还能将疫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能从源头上避免动物感染相关疾病事情发生,为我国畜牧行业的正常发展带来极好的保障。

1.2 推进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产地检疫工作中,要想检疫工作能顺利实施,需要完善好相关动物检疫体制,加强对流通市场的动物及产品的监察力度,同时还可以运用推广耳标的方法来逐步完善好动物产品检疫系统,保证免疫质量大幅提升。

1.3 防止患病动物及其产品流通到市场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及其产品流通到市场前必须要开展的科学规范化检疫工作,旨在检查出患病动物,以防其流入市场、引发疫情,危害人们健康。并且,动物产地检疫的成效极好,能从源头遏制有疫病迹象的动物流通到市场,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1.4 有效监督管理饲养场

在进行产地检疫工作过程中,相关检疫人员要将饲养场的实地考察工作做到位,充分了解饲养场中所有物品的使用情况,如饲料、药物及清理饲养场的工具等,做到从源头避免对有害物质与违禁药物的使用。同时还要加大饲养场管理监督力度,针对动物疾病各方面的防控工作、动物尸体处理及日常饲养等工作,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工作。

2 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相关措施

2.1 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想产地检疫工作做到位,最基本的要求便是相关检疫专业人员要有极好的专业素质,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必要。因此,在日常检疫工作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组织相关检疫人员定期参加相应培训,提升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搭建一个学习平台,为检疫人员学习相关检疫知识提供一个极好的途径,提升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2.2 加强检疫工作的宣传

加强检疫工作的宣传对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十分重要。因此,相关领导干部要做好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如将《动物防疫法》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等法律法规宣传到位,让人们与饲养场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检疫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还要定制健全的相关检疫工作体制,对动物及其产品开展科学有效的检疫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检疫工作的作用。同时,还要借助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等各种形式来宣传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获得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来逐渐提高公众与饲养人员对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配合检疫人员的工作。

2.3 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

在监督养殖场过程中,动物监管部门要与饲养场签订协议或合同,让双方明确自身需要完成的具体责任与义务,同时动物监管部门要向饲养场养殖人员提供先进的免疫技术。同时,要对养殖户进行责任制管理,使得责任能细分给每一个人,并且将问责制落实好。另外,建立档案不可或缺,这样一来,所饲养的动物从出生到出栏都有具体记录,能给之后的检疫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还能保证有极高的产品检疫率。

2.4 加强检疫工作的监督

为了确保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必要的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动物监管部门要定期对饲养场开展科学有效的监督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未经检疫到屠宰场,如若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检疫便到了屠宰场,相关监管人员需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实际情况。对流通到市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运输没有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3 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畜牧业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力度,从根本上遏制疫情动物流通到市场,进而影响人们健康的违法行为。同时,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做到位,不但能很好地起到动物疫病预防作用,还能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喜欢
饲养场产地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警惕“洗产地”暗礁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6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阿尔梅勒动物饲养场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中成药(2018年8期)2018-08-29 01:28:16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8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
世纪(2015年1期)2015-12-06 07:47:09
商贸流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