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活动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20-12-16 04:49:48张荣花
广东蚕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张荣花

从日常活动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张荣花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重视日常生活,也要走向日常工生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注重对日常活动的组织和规划,在此基础上创新日常活动形式。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日常活动概念的含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日常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日常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重要载体,因而要重视日常生活,也要走向日常工生活。前不久,曾两度荣获陕西教育厅优秀教材奖、两度荣获教育部颁发创新成就奖的陕西语文名师贾勇,再度受邀给全国教师在线讲座,数千教师在线聆听且纷纷给予好评。笔者深受启发,进一步印证了自己以前的一些观点,文章主要论述如何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逐步向“生成式”培育方式转变,以及如何通过日常活动参与、日常观念、日常休闲、日常交往群体、日常教育载体等日常生活多个方面进行培育。

1 大学生日常活动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动作的总和。日常生活从根本上是与所有活动相关的,而大学生日常活动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寝室活动、班级活动、院系活动、学校活动和社团活动等。

21 世纪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日常生活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使大学生日常生活动出现了信息化趋势。他们从传统交往过渡到现代交往,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势,活动图式方面从自在走向自为,同时新媒体也促进了大学生日常活动由日常交往向非日常交往转变。

2 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知道活动是受一种完整目的和动机系统制约的系列动作构成的系统,人通过活动认识世界,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需要,在活动中也形成了人的心理和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班级、院校和社团构建了一个“大学生活圈”,这是他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交汇处,也是大学生精神情感、价值意义的发源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理论层面上为人们生活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基本原则,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真正被人民群众理解、认同和接纳,使其常态化、长效化,就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日常生活。

其一,意识形态是以日常生活为始源的,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发生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日常生活的重复实践中得到强化。日常活动是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不同需要而做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活动实践中去感知、领悟,并形成价值认同自觉指导实践行为,从而获得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其二,大学生日常活动包括了他们学习、娱乐、休闲、社交等各个方面,借助生活情景和生活氛围改变存在的传统的宏大叙事和正面灌输等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有效果。

其三,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非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必须走入日常生活才能发挥作用。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加速打破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大学生日常活动的对象、动机、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要充分发现和发掘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教育元素。

3 大学生日常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3.1 熟悉日常活动类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可以通过活动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然后逐步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为让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日常活动的类型深刻理解和把握。

按活动对象划分,日常活动可以分为寝室活动、班级活动、院系活动、学校活动和社团活动。寝室活动的对象是寝室舍友及寝室管理等相关人员,班级活动的对象是班级同学、教师,院系活动的对象是院系同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学校活动的对象是学校范围的同学、教师、管理人员及其他社会公众或组织,社团活动的对象是社团同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社会公众或组织。

按活动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生(存)活活动、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等。生(存)活活动指的是在学校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保障活动;学习活动指的是参与学业学习活动,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习等;劳动活动指的是劳作为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的活动,如兼职锻炼等;游戏活动指的是满足娱乐需求的系列活动等。

按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正式活动和非正式活动。正式活动,有正式组织形式、制度体系的活动,其他的术语非正式活动。

3.2 注重日常活动规划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注重对日常活动的组织和规划,才能更好释放学生潜能,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广大师生之间达成某种不言自明的共识,进而引导大学自觉在思想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加强正式日常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督导。大学生的正式日常活动指的是学校各级组织机构发起的组织活动,有班级、院系和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既包括第一课堂的课程学习,也包括第二课堂的实践锻炼;还有大学生参加的有组织的以学习、游戏为内容的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一般都是由学校的组织机构统一发起,有着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形式和要求,具有活动组织机构化、活动对象明确化、活动过程系统化、活动评价标准化等特点。系列活动构成了日常生活,与大学生社会日常活动实践高度融合,才能指导他们更好地生活。(1)要在教学中继续加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通过教学改革形成一系列可以推广的教学活动,探索特色教学活动的培育路径,能形成班级、院系、学校等层级不同、规模不同但都具影响力的教学活动;(2)要重视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专业见习创业实践活动,形成品牌效应,营造浓厚的校内外活动氛围,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3)要重视社团的组织和引导,学生社团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团委要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尤其是正式活动,让社团的文化活动也都能落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其次,要注意非正式活动的指导和引导。非正式活动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外的日常活动,如寝室的生(存)活活动、依托人际传播形成的小群体活动等,与正式活动相比,非正式活动具有活动组织自发自主、活动内容琐细丰富、活动形式隐私、活动评价个体化等特点。非正式活动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最“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去组织和安排学生的非正式日常活动,但还是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对指导和引导学生的日常交友、消费、休闲、娱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是要通过开展专题思政讲座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指导和引导;二是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宿舍、班级等非正式发活动中发挥影响力;三是鼓励各种兴趣小组,帮助指导进行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去实践并践行主流价值观。

3.3 创新日常活动形式

时代在不断发展,成长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参加日常活动的动机、对象、形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媒介即信息,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活动信息传播的环境和传播的方式,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认知和实践日常活动的方式和途径。为了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我们必须创新日常活动的形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联系日常生活世界,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首先,活动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关注热点。每一代大学生都有自己关注的日常话题和问题,因而我们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活动主题。西安外国语大学周怡杉老师发表于2015年第19期《长江丛刊》的《鱼化龙文苑以留学通道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中,高度评价了语文名师贾勇及其亲自创建的鱼化龙文苑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培育其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实践。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有很多,如2016年第19期《知音励志》的《转型高校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据有关文献和中国知网:国际巨星章子怡曾通过影视巨星金巧巧在线结识贾勇老师,就其改编的剧本及角色扮演向贾老师求教;跟随崔永元老师学习口述历史研究的李韵涵,在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就读时,高三全学年追随贾老师学语文……贾老师早期学生被誉为“少年大师”者难以枚举,其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显然具有推广价值。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师曹永谊和胡兆辉分别在《读写一体化辅导案例分析》《刍议鱼化龙文苑创建者贾勇老师》《贾勇老师及其学生作品点评》等文中,于婷在《培养阅读思考力的策略思考》中,丁秀红在《语文个性化辅导计划的经典案例分析》中,王妍在《基于微课应用的翻转课堂实施策略研究》中,以及某高校二级院长刘敏、海归派大学教师王剑涛等研究者的学术文献中都曾对贾勇老师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其次,活动表达要结合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是琐细的、细微的,要通过日常活动进行价值观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宏大的、纯理论性的、说教式的方式,要融入大学生日常惯于使用、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2016届本科生孙垲智、2017届本科生刘雨亮,都曾在贾勇老师指导下成功入选“十佳大学生”“十大校园之星”。刘雨亮在《我渴望鱼跃成龙》一文中说:感谢恩师,把我培养成为课业和各类竞赛的学霸,让我成为游刃于校园活动的全才,还让我站在对外交流的会场俨然外交官。还有2016年为里约奥运会代言的“尚子”、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女老板“盼盼”,曾被凤凰卫视评为最佳导游的段书卿,以及曾求教于贾老师的国际巨星章子怡,迄今都还是贾老师的线上好友。可见,教师关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活动表达要结合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用大爱点灯引路,用灵魂启迪梦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最后,活动传播要结合大学生的媒介习惯。数据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工具,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了网络化倾向,线下现实世界和线上虚拟世界的活动共同构成了他们的生活。西北政法大学胡兆辉不久前通过微信群,推介李昕容的《什么样的老师配让学生称恩师》,原文为感恩贾勇老师而写的;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延松博士,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的马强老师等,也都多次发文盛赞贾老师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倾心培育。某高校二级院长刘敏等研究者认为:贾老师为学生提供适时在线服务,是学生信得过、聊得来的领路人、陪伴者和守护者。这就启发我们要研究把握大学生喜欢的新媒体产品,将活动做到他们喜欢的媒介终端上。

[1]崔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平台[J].文教资料,2019(7):239-240.

[2]丁帅.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3]朱健.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8.

[4]化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9.

[5]雷安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J].教育观察,2019,8(31):22-23,29.

2019年度西安培华学院党建工作研究专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途径研究(NO:PHDJY1904);2019年西安培华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思政教育图像化在《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实现策略研究(NO:PHKCSZ201908)阶段性研究成果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2.68

G641

A

2095-1205(2020)02-107-02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