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杉杉
生物有机肥料在北方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苗杉杉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276806)
生物有机肥料对水产养殖的绿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该肥料的使用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文章从企业、政府监管以及科学研发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生物有机肥料;水产养殖;北方
据中国水产养殖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的渔业发展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25 %增长到现在的56 %,放眼全球,我国的渔业产量已经超过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80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产业大国。不仅产量有了迅速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布局也进一步优化,已经突破沿海、沿江的地域限制,迅速扩展到全国。在养殖类型上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相互补充,各种名优品种不断涌现,如鳗鲡、罗非鱼、河蟹等得到推广和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国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加了农民就业,而且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贡献突出。因此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受市场利益驱动,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养殖环境污染与滥用农药等问题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该产业的绿色环保研究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拟以中国北方水产养殖为研究范围,以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与推广为研究对象,旨在为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其本质是利用微生物或有益生物菌将水生动植物难以吸收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如将他们无法吸收的氮磷钾转化为能够吸收的氮磷钾;其部分发酵有机物、生物小肽、氨基酸等能够被动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有益微生物形成的大量菌群能够降低水中富含的化学元素和重金属比重,减少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降低五氧化二磷、氨和二氧化氮等的含量,从而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或有益菌进行充分地的氧化分解,使水中溶解性物质能够有效透过养殖对象的细胞壁,借助于胞内酶的催化功效,使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实现快速氧化,形成一系列生化反应,把吸附在养殖对象胞壁周围的固形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他们的细胞内,由细胞内酶进行生化反应,产生充分的营养物质,被动物吸收。
(1)有效改善并提高养殖水环境质量。生物有机肥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微生物的活力,投入水中后能够通过微生物活动对水体起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进行氧化、反硝化、硫化等作用,充分分解养殖水体中残留的动植物尸体、粪便以及各种饲料、农药残留等,降低了五氧化二磷、氨、二氧化氮以及亚硝酸盐的浓度。分解产生的盐类物质又成为水生浮游植物喜爱的营养物质,而浮游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光合作用的不断增强为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提供了可能,从而形成了生物有机肥、养殖对象与浮游植物的有益循环。
(2)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生物有机肥料中富含的微生物不仅能够较好地排斥水体中的病原菌群,而且在一系列生化作用下能够产生抗病毒的有益菌和提高养殖对象免疫力促进因子,增强他们的抗病菌能力。研究人员对两组养殖对象分别投放生物有机肥料和不投放该肥料,在长期的观测中发现长期使用生物有机肥的养殖对象对鱼类的常见病如烂腮、肠炎以及出血病等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而另一组则对这些常见病缺乏抵抗能力。
(3)较好改善养殖对象的品质。如前所述,使用生物有机肥后改善了养殖水质环境,增强了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而且有益菌群能够有效刺激养殖对象的食欲,提高他们的摄食能力。因此在种种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养殖对象能够保持健康的肌体,亮丽的色泽,自然会有良好的口感,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国水产养殖范围广泛,在北方目前各个省份均有分布,其中集中连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大连、营口、葫芦岛,河北省的唐山乐亭县,山东省的东营、烟台、日照、威海、青岛、潍坊、滨州以及江苏省的连云港等地,其他地域则呈零星分布,集中连片与零星分布相结合构成了北方水产养殖的主要版图分布。而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范围与养殖版图紧密相关,尤其是在集中连片区域呈现较大规模的使用状态,在零星地域则呈现相反的使用现状。
以山东省日照市北部浅海养殖为例,该区域主要覆盖26 个渔村,约586 个养殖户与养殖单位,养殖面积超过13 340 万m2,养殖品种主要以藻类如海带、裙带,贝类如贻贝、栉孔扇贝、牡蛎,鱼类如大菱鲆、多宝鱼等为主,同时还有刺身、鲍鱼以及西施舌等名优产品。
该区域属于日照的集中连片养殖范围,不仅有数量较多的个体户养殖,还有兴海渔业养殖公司、万宝黄家塘湾海洋牧场以及日照市重点规划的日照海滨森林公园以北至胶南界(黄家塘湾)浅海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任家台嘴至世帆赛基地以东浅海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等重点企业和区域。因此该区域整体对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量较大,据统计2018年全年使用生物有机肥料约在3 452 万t以上,使用范围较为普遍,但是在区域内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如个体养殖户因为生物有机肥料成本高使用较低,而大型养殖公司与养殖场则使用较为普遍,两者的使用比例约在1:5左右。在使用质量上与厂商选择上也呈现一定偏差。据笔者调查,个体养殖户主要选用成本低、小作坊生产的有机肥,难以有效保证有机肥的质量,甚至出现有的厂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采用化学物质、矿物质等冒充有机肥料;而养殖公司则会较为注重有机肥中的有效菌含量与数量,选用有一定知名度和生产规模的厂家进货。
生物有机肥的选择与使用量的异同导致了养殖产品品质与养殖效益的较大分化。据了解,在日照该区域,普通的个体养殖户年均收入每亩水域在2~3 万元左右,而规模化养殖厂的年均收入则平均在5~6 万元左右,几乎是个体养殖户的一倍。
(1)生产企业方面。目前在世界上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已经得到了迅速普及,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使用得较为广泛,但是在水产养殖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而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多数生产企业是小作坊生产,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与流程。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落后,企业职工素质一般,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政府监管方面。目前我国对于水产养殖的生物有机肥料在政府监管中处于空白。国家对于农畜牧产业的生物有机肥料有专门的法律进行约束,但是对于水产养殖的生物有机肥料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监控体系,只能参照其他行业执行。这就为低质甚至劣质产品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3)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对于生物有机肥料的研究整体上处于研究人员偏少,基础研究技术薄弱的状态。实用性基础研究尤其是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少,有效研究团队更缺乏。而且研究成果与实际使用之间周期太长,甚至出现研究成果与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1)要提高基础研发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基础实用技术方面。首先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研发平台的作用,通过国家研发资金和企业奖励考核等政策引导,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科研攻关实现生物有机肥料在配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以及质量监控等关键环节的突破。其次要大力发展各类技术院校,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工人。通过技术院校的系统化学习,让技术工人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疾病诊断与防控知识以及产业发展分析能力,并通过不断实践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有效指导并服务于产业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养殖人员的业务素质。
(2)要实施产业化发展。生物有机肥料相较于传统肥料具有一定优势,但是高昂的价格让普通养殖户望而却步。因此只有通过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通过政府扶持、兼并重组等方式培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同时辅之以科技攻关,不断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是该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要不断加强市场监管。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维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质量监督流程,实现监督管理的常态化才能有效打击那些投机倒把分子,因此笔者建议完善水产养殖使用的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标准、质量检测标准,完善良好的市场秩序,以保证该行业健康发展。
[1]刘晴.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冷思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水产,2004(5):10-12.
[2]郝志凯,朱秀晶,姚守和.日照市北部浅海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水产养殖,2018,39(6):43-45.
苗杉杉(1978- ),女,汉族,本科,水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2.22
S963
A
2095-1205(2020)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