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贞
摘 要: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表征是多元化的,课中需要教师帮助其更好的转化,其中抽象数学变为具体数学就是教学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此理论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当前数学教学的困境,重点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将抽象数学变为具体数学,旨在帮助学生数学思维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抽象;具体;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44-0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难度大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推动其快速学习。所以教师要使用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化抽象数学为具体数学。
1.抽象数学变具体数学理论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对小学生思维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此也是数学教学必须经历的过程。小学生思维也是从直观到具体动作,最终发展为抽象思维。教师教学也需依据学生发展规律进行。教师首先要对自己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引导其从直观动作到具体形象和具象思维的过渡,最终建立抽象思维。此外需要教師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将抽象数学化为具体数学,只有此才能引导其最终实现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此过程需要借助有效工具与材料,帮助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可以快速理解,令思维自然成长,此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
2.当前数学教学困境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学生受思维约束,导致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还不能摆脱具象思维的束缚。这种情况令学生学习数学有以下后果:第一,受学生形象思维影响,对问题的理解过于浅显,不能抓住其本质。第二,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只顺着其中条件和问题思考,不能转化思维,降低对问题的解答能力。
另外,不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向有所差异性,加上其个体差异性较大,对知识点的接收能力有的强,有的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不能兼顾所有学生,面对抽象知识点或者问题的时候,如不采取有效手段,班级中会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对于教师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需要使用有效方法,帮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进而顺利解答问题。
3.化抽象数学为具体数学教学策略
怎样将抽象的数学转变为一种具象?笔者认为:其一是巧用“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其二是运用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能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新概念、新知识的距离。
(1)以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
数学教学中,很多较为复杂的知识点,看起来很难理解,但若换一种方法,就能变复杂为简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方法就是“数形结合”,可以有效将抽象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实现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算理的传授对本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比较抽象,数形结合在此运用就是一种很好的化难为易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算理,进而掌握计算方法,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中,借助工具,让学生使用小木棒,演示32+23的运算过程,如一捆小木棒是10根,先取出3捆木棒代表30,然后拆开一捆木棒取出2根。再摆出2捆和单独的3根木棒,最后将3捆和2捆木棒放在一起,2根和3根木棒放在一起,最终得出结果32+23=55。或者让学生使用算盘,先在十位与个位上拨32,然后再在十位上加上2,下珠不够,上5减3。个位上加3,下珠不足,同样上5减2。经过小木棒与算盘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个位相加,十位相加的算理,进而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手段,将算式具体化,即学生遇到计算题就想象图形,利用具体数学完成抽象问题,进而提升计算能力。
(2)以教学情景促抽象为具体
课堂设计的精彩程度,决定最终学生学习效果,而抽象数学则让学生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为了摆脱此困境,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制造教学情景,让知识点变得神形兼具,进而帮助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也能快速了解。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将抽象变具体,加快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思维,并能在生活情景中感受数学知识。例如,讲解《垂直与平行》知识点的时候,因为此属于几何知识,而此年龄段的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不高,不能理解什么是同一平面,所以可以导入生活情景:教师提问“同学们,当我们使用小木棒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当桌面上只有两根木棒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以此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我将这两根木棒画成两根直线,并对同学们摆放的位置进行总结,一共得出下面几种情况…”然后师生讨论,将木棒的几种典型位置画到黑板中,此时学生在此学习环境中,体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并能主动参与到与教师的交流中,并在此情景中,掌握平行于垂直的概念。接着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如果此时有一根木棒掉到地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经过演示,展示同一平面与非同一平面,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直观观察,最终掌握“同一平面”的概念,不但让教师教学事半功倍,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教学中情景的创建也可通过问题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将数学重难点以问题情景形式展示给学生,令其快速找出本节课的关键,化抽象为具体,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对于问题情景的创建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有一定了解,并根据其在差异性,设置阶梯式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中,数学教学也在发生变化,教师立足于学生,对于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需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构建更容易接受的数学桥梁,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更快接受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难度更大的问题,促进数学思维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