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四类关键风险构建管理监督体系

2020-12-15 10:52陈润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管理

陈润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服务型组织,是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的重要细胞和关键领域。要聚焦公共服务型组织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四类重要风险,构建严谨有效的监督防控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公共服务型组织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思想道德风险。

思想道德风险,指因自身理想信念失守、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产生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行为的风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格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上“缺钙”是一切思想道德滑坡的根源,也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形势下,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受西方价值观渗透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型组织中的极少数人员,产生了一定的理想动摇、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倾向,个人主义、利己观念、补偿心理代替了集体主义、群众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产生了私欲的膨胀、权力的失控、违法的行为,这些都是思想道德风险失控的重要表现和直接后果。

二是管理制度风险。

管理制度风险,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完整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从国家层面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公权力的干净、规范运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但是,在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服务型组织内部,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因制度的覆盖面不广、操作性不够、制约性不严、震慑性不强所带来的管理真空和制度盲区,往往成为权力违规行使的灰色地带,成为滋生各类问题的罅隙和温床。

三是岗位职责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重点、精准有力,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在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服务型单位中,无论何种岗位,均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权力、存在一定权力寻租的可能。特别是在承担着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相关事项的权力集中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富集型单位,关键岗位上的国家公职人员,面临着更强的外部诱惑,承担着更大的作风风险。

四是外部环境风险。

所有的行政权力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的,这些环境条件,对权力运行有着巨大影响。对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服务型单位来说,外部环境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思想環境等在内的外部环境,都会对一个单位的管理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指外部人员或外部环境对公职人员施加利益诱惑或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相关问题风险。

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服务组织,应该特别针对以上4类常见风险,实现精准治理,从以下4方面入手构建管理监督体系。

一是要常态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对于公共服务型单位来说,除了要开展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有关的政策法规、业务规范教育外,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引导全体人员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仰,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以崇高的理想引领和坚定的信仰追求,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

二是要系统化建制。

除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及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建设外,还要坚持系统论思想,在对单位内部行政、业务、党建、意识形态工作等各项管理环节、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梳理基础上,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规章制度体系。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各类情形,应明确相应的考评细则、惩戒手段和问责办法,以坚强的制度震慑,全面防控制度风险。

三是要全岗位压责。

除要真正压紧公共服务型单位中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党建业务一岗双责外,还要全面压实各个岗位、全体人员的廉政责任。具体可与各部门、各岗位签订廉政责任书、廉政承诺书,将党风廉政及作风要求列入每月考评内容,探索设立专项作风绩效考评奖,对各个岗位的廉政作风状况进行逐月考评、奖惩、兑现。同时,还应在深入、系统梳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办事流程、业务标准基础上,对各个不同岗位的廉政责任予以等级化管理、清单化明确,对廉政风险较高的关键岗位,进行人员交流、定期轮岗。

四是要一体化管控。

要发挥监督管控的兜底作用,把八小时以内监督与八小时以外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与外部群众监督、人工检查监督与信息系统监督相结合,建立立体化的监督管控机制。除应定期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形式,掌握职工思想作风动态外,还应了解其生活圈、家庭圈、交际圈,避免监督的真空地带。要通过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敞开大门邀请群众监督。除应针对各项工作开展人工监督检查外,还应借助视频监控、电子政务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360度监督管控网,让一切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体系管理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管理的另一半